龙虎山顾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最新小说在/三/江/阁/wwW.SanjiangGe.cOM,感谢书友提供本章节。

把整个灶台改造完,也就不到一个时辰,徐乙泡了壶茶,坐在院子里柿子树下品茗,十分的惬意。wwW.SanjiangGe.cOM三江阁

上午十一时,徐母和阿莲做衣服刚进家门,徐乙就对两人说道:娘,莲姐和大哥以后不用去拣柴火了,我已经把咱们家的灶给改造过了。”

“什么,什么,你把灶拆了?”徐母和阿莲都不敢相信,两人径直去了伙房。

“这个灶,好用吗?”看着徐乙修过的灶,徐母半信半疑地问道。

从外表来看,徐乙修的这个灶比从前大了一些,这主要是炉壁加厚的原因。四下里抹的泥倒是很平、很光的,与原来那个用了好几十年的灶相比,的确好看了许多,这让徐母和阿莲对徐乙有了一点信心。但灶的好坏,毕竟不是靠外表来决定的。

“你烧一烧就知道了。”徐乙站在伙房门边,微笑道。

“娘,刚好我要做饭了。”阿莲道。

徐母满脸疑问的回屋去了,阿莲到柴房抱来一捆稻草,拆出一小把,拿火镰点着了塞进炉膛,开始烧火。阿莲往锅里舀了几瓢水,盖上锅,也就五六分钟,就见锅里呼呼地冒出了热气。

“这么快?”阿莲真的震惊了。连忙对屋里的徐母喊道:“娘,这个灶真的很好烧,火特别旺,还没有烟。”

徐母闻声也来到了伙房,惊异的向徐乙问道:“乙儿,你啥时候会打灶了?”

阿莲也甚是惊喜,说道:“才放了几把草,火就烧起来了,真的很省柴!”

徐乙只能把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往书里推了,他说道:“娘,有道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修灶呢,都是知识,书里都写着呢。”

翌日,徐乙受陆云飞教谕的邀请去县学,给南和县的生员义务讲了两节课,吃完午饭,方才回家。

徐乙没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十分的热闹,进门只见有十几位乡邻,正围在伙房的灶台参观呢。

众人见到徐乙回来了,都连忙施礼:“解元郎,您回来了!”

徐乙一一回礼之后就回屋了,但是还能清楚地听见外面众人议论:

“这解元郎,真是多才多艺。”

“是啊,一定能考上状元,徐夫人啊,你真有福气……”

“你看人家解元郎真是一表人才……”

阿莲去送众人,徐母回到屋里给徐乙解释道:“乙儿,今天母亲不小心把你修灶的事情,说给了八姑,谁知道整个镇上的人都知道了,她们都想来看看这省柴的灶台!”

正在这时,徐宝山也回来了,进屋就兴奋地向徐乙问道:“兄弟,刚才我在门口,听说你发明了一种修省柴灶?”

徐乙微笑着,还没说话,徐母就回答道:“宝山,不是听说,就是真的,你去伙房试试看!”

徐宝山立即跑去了伙房,不到一刻,就兴冲冲的回来对徐乙说道:“兄弟,这灶真的很好用啊!”

“大哥,你要感兴趣,我可以给你说说其中的窍门!”看到大哥的表情,徐乙微笑的说道。

原来徐宝山在衙门工房,书吏毛三对他是礼遇有加,什么重活也不让他做,只让他负责些登记接待的轻松工作。这一段时间,徐宝山发现各村镇反映最多的事情,就是灶台费柴的问题,目前南和县农家用的都是传统土灶,耗柴草极多,田间出产的秸杆根本不够用,因为南和县地处平原,植被稀少,几乎是无处砍柴,所以各村镇都希望衙门工房能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徐宝山就把情况向毛书吏反映了,其实这个情况,毛书吏早就知道,可是工房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他也是无能为力。

所以,今天徐宝山发现自己兄弟发明的这个省柴灶这么好用,就想学来推广一下。

其实这种省柴灶并不复杂,只是有几个关键的诀窍要掌握而已,徐宝山也懂一些瓦工,经徐乙这么一点拨,很快就学会了。

话说翌日上午,王有德处理完几件琐碎的公务,正在内堂品茶,这时侍卫禀告吏员徐宝山求见,王有德微微一皱眉心想:莫不是毛三惹了他不成。

徐宝山一进屋,就连忙施礼道:“吏员徐宝山参见大人!”

“宝山兄弟,快快请坐,你在工房感觉怎么样?”王有德满脸笑容道。

徐宝山回话道:“大人,我在工房挺好,毛书吏对我很照顾!”

“那是他应该的,徐兄弟,你以后有事可以直接来找我!”王有德一听,就把心放下了。

徐宝山一脸感动道:“多谢大人的抬爱,给我了这份差事,还对我如此的照顾,宝山无以为报。当下,我有个事情,想向您请示一下?”

“宝山兄弟,有事你就直说吧!”王有德微笑道。

“小人近日与毛书吏等人一起,研究出了一种省柴灶。经过我等反复测试,确信可省柴一半以上,一个四口之家,一年可省柴最少二十担。

目前咱们县每户用的都是传统土灶,耗柴草极多,田间出产的秸杆尚不够用,许多农家还要花钱购买薪柴。小人考虑,如果我们能够在全县推广这种省柴灶,那么每户非但不用花银子去购买薪柴,而且秸杆还能节省下来,无论是用于沤肥还田,还是用于养牛,对于普通农家来说,都是大有禆益的。故此小人特来向大人报告此事。”徐宝山很快地就把省柴灶的事情说了一边。

“在全县推广?”王有德心念一动,他隐隐地有些理解徐宝山的意思了。身为县令,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能够想象得出,如果这种灶真的能够省柴一半,在全县进行推广成功的话,这个倒是一个很大的政绩啊。

中原地带的农村自古以来就知道秸杆沤肥还田的道理,只是苦于秸杆不够烧,所以很少有人家能够做到。如果推广省柴灶之后,农家能够有多余的秸杆用于还田,对于农业生产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惠而不费的政绩,哪有人不喜欢的。

“你打算如何能够做到向全县推广呢?”王有德追问道。

<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

免责声明:本文小说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http://www.sanjiangge.com/)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其他类型推荐阅读 More+
医仙传人在都市秦立楚清音

医仙传人在都市秦立楚清音

山村小伙夫
其他 连载 78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