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先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 公孙先闲来无事,就来书院的水榭走走。不想在这里遇见了黄月英,大老远就打招呼:“月英姑娘,别来无恙啊。”

黄月英看着眼前的面带微笑公孙先,心竟然莫名的一阵悸动,看着他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这种亲切感并不纯粹,黄月英心知肚明。也可能是跟黄承彦极力主张她嫁给公孙先有关。

“你怎么来了?”黄月英小脸一红,有点足无措。

公孙先看着黄月英的举止有点不明所以,旋即笑道:“哈,我说我是来特意看望姑娘的,姑娘可信否?”

黄月英看着他,无言以对。随即将身子转了过去,心开始默默的碎碎念:特意来看望我的……特意来看望我的……

公孙先看着黄月英的背影,就觉得越看越可爱,真想抱一抱她。可是公孙先知道不行,本来给人家的印象就是个登徒子,这要在一抱,就真的成臭流氓了。

见黄月英背对自己,沉默不语。这是不是有点冷场了?公孙先自顾自思索着。而后没话找话,突然想起诸葛亮,就玩味的问了一句:“月英姑娘可认识一个叫诸葛亮的吗?”

语不惊人死不休,黄月英听到诸葛亮个字,整个人都不好了。旋即转过身来,脸色阴霾,十分愤慨的盯着公孙先一字一句说道:“不……认……识。”

公孙先见黄月英这个状态,有点诧异,心道:这明显就是认识吧,怎么说不认识呢?而后笑道:“既然如此,权当我多言了。”

公孙先自然还不知道诸葛亮如今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可诸葛亮住在庞府,十分尊敬待庞德公,每次探访庞德公,都独自一人拜见于床榻之前。后来逐渐得到庞德公的喜爱,诸葛亮想拜入庞德公门下,庞德公归隐山林,自然不会轻易收徒,他笑而不答,只是让诸葛亮看管鹿门山藏书楼。

所谓:黄石公降一子房而隐谷城,庞德公降一孔明而隐鹿门。收不收徒,那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如何,诸葛亮能待在鹿门山藏书楼自然是受益匪浅。

黄月英以为公孙先跟诸葛亮相识,思索了半天,就黑着脸接着问道:“你认识孔明?”公孙先耸了耸肩,说道:“我也不认识,只是诸葛孔明乃当世奇才,月英姑娘久居荆襄之地,故而问之。”

无巧不成书,黄月英听公孙先这么一说,又想到庞德公当时跟黄承彦闲谈的那一幕。心惊讶:他怎么跟庞伯伯说的话如出一辙?思量间,黄月英又说道:“你去过鹿门山?见过庞公?”

“没有。”公孙先摇摇头。

“那你见过水镜先生?”黄月英又问。

“不曾见过。”公孙先接着回答。

黄月英挠挠头,旋即说道:“算了算了,我不管你怎么认识孔明的,反正以后在本姑娘面前不准提诸葛孔明,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公孙先频频点头,陪笑道:“喏,谨遵姑娘吩咐。”说完,见黄月英脸色好了许多。公孙先心也或多或少明白了点什么,暗道:一定是诸葛亮这小子看不上她,拒绝了她,否则也不会让她这个样子。

黄月英解下腰间的天马玉佩递到公孙先里,说道:“这个还给你。”

公孙先看了看玉佩,又看了看黄月英,问道:“怎么?想好了?要我答应你什么?”

“无功不受禄,还是还给你吧。”黄月英莞尔一笑,说道。

公孙先自然是不能收回来了,连忙摆了摆,咳嗽一声,言道:“咳咳,本将军送出去的东西,岂能有收回之理。更何况答应你的事,我会信守承诺,你还是再想想吧,说不定有想要的东西,或者想做的事。”

黄月英见公孙先不肯收,也不纠结,把玉佩收了起来,又说道:“既然如此,别到时候办不到,说本姑娘为难与你。”

“请月英姑娘放心,在下决不食言。”公孙先言辞凿凿。

二人又再水榭之观鱼赏花少时,相谈甚欢,两个人相互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在这时孟兕来了,朝二人一施礼,说道:“公子,黄姑娘。承彦先生开讲,蔡老大人叫我前来请你们二人过去。”

公孙先点点头,带着黄月英跟着孟兕走了。来到书院学堂,黄承彦看着公孙先、黄月英二人结伴而来,心老怀大慰,不由得点了点头,心暗道:好,二人皆生异相,颇为登对,看来婉贞(黄承彦对黄月英的昵称)确是找到了好归宿。

黄承彦喜不形于色一脸肃容,指了指面前预留的桌案,示意二人入座。二人纷纷施礼入座,黄承彦这才继续开讲:“先秦诸子百家之,为儒、道、墨家为‘显学’。墨子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之后……”

在今后的半个月里,蔡邕、黄承彦、胡昭轮流讲学,公孙先与黄月英每次上课都为同桌,关系也更进一步,只是二人都不曾表漏心声,反倒是这样让二人的关系更加暧昧了。当蔡邕讲解琴艺之时,公孙先再次抚琴一曲,弹奏了《琴操·鹿鸣》让颍川书院所有的学子都交口称赞,黄月英也被公孙先的琴音深深打动。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一曲鹿鸣琴音散起,柔落,整个都是在舒缓的琴歌意境婉娩而来,古风宛然,可见音律更能打动一个女孩子的内心。别人听不出弦外之音,黄月英蕙质兰心岂能不知其之意。

蔡邕、黄承彦、胡昭个老头儿也是频频点头,相视而笑,公孙先跟黄月英的婚事也在琴音戛然而止的时候定了下来。至于黄月英为妻为妾也显得没有那么重要,现在公孙先正妻的身份连蔡琰都没捞到,黄承彦自然不会在意,反正自己的女婿是当朝卫将军,这黄家的地位在荆州也会变得举足轻重。

却说弘农王刘辩死不见尸,自然是被别人救了。那日里车驾滚落山崖,何思玲当场毙命,而刘辩则被甩飞了出去,掉落河被冲到了下游。

东汉时期,世居弘农郡的杨氏家族从杨震起,四世连任宰相,成为了当地望族。

杨震为官清廉,德高望重,在他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昌邑县令王密感念其“察举”之恩,特备黄金十斤欲趁夜赠予杨震。此后,便有了杨震的那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的名言,杨震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四知先生”。弘农杨氏,从此也将杨震奉为开基之祖,并取堂号“四知堂”。

如今杨家家主乃是临晋侯杨赐,表字伯献,杨震之孙。他曾预言黄巾,屡谏灵帝,是为大汉肱骨元老,因痛恨十常侍而辞官回乡。刘协登基再邀请杨赐入朝为官,并拜其为骠骑将军,封烈侯。而杨赐则以老迈不堪大用为理由推脱,刘协听公孙先之言,不在为难于他,只是赐予侯爵封号,颐养天年。杨氏一门名声鹊起,杨赐在四知堂广招门徒,传授平生所学。

老侯爷杨赐老当益壮,武双全。崤山围猎,救下了溺在水奄奄一息弘农王刘辩。刘辩感恩戴德,遂拜杨赐为师,杨赐自然老怀大慰的答应下来。而此时的刘辩也经过这一次的风波脱胎换骨,他内心总觉得母亲的死跟自己的懦弱有关,逐渐的刘辩开始彻查此次事件的缘由。

杨赐也一本奏章呈于金銮殿之上,天子刘协得知了刘辩生还,龙颜大悦。一纸诏书赏赐千金,命杨赐修建弘农王府,从此弘农王府与杨家四知堂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一日杨赐亲自指点刘辩杨家枪法,别看弘农杨家书香门第,其枪法也是与众不同。

杨家枪出枪甚长,且有虚实,有奇正。进其锐,退其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枪基盘在两足,身随其足,臂随其身,腕随其臂,合而为一,周身成一整劲。舞动之时宛如暴雨倾盆,梨花盛开,又有暴雨梨花枪之美称。

“殿下,武学要旨追求神形合一,须心无杂念,心如身行。枪法之化境,变化莫测,神化无穷,人枪合一方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杨赐微微一笑,银髯飘散开来。

刘辩擦拭了额头上的汗珠,躬身一礼,问道:“敢问恩师,何为人枪合一?”

杨赐摇了摇头,看向天际,缓缓说道:“据老夫所知,这天下的枪术大家,唯有蓬莱枪神散人童渊童雄付有此造化,老夫当年曾有幸与其切磋……”

说到这里,刘辩急忙打断,问道:“那胜负如何?”

杨赐微微一笑,说道:“显而易见,老夫绝不是对。”说完伸出一个掌,晃了晃。

刘辩点点头,说道:“恩师的境界只能支撑五十回合,这枪神童渊果然名不虚传。”

杨赐扬天大笑,点指刘辩以后,扬长而去,只留下一句:“五个回合而已。”

“五个回合”这四个字深深的击溃了刘辩的自信心,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心五味杂陈。

要知道,剑神王越跟枪神童渊齐名,刘辩本以为自己的枪术已经十分厉害了,没想到却是如此的不堪,旋即暗自思忖:要找王越报仇,岂不是遥遥无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话虽如此,若是真等到自己枪术大成,王越恐怕早就老死了,还谈什么报仇?

想到这里,刘辩屏息凝神,消除心杂念,再一次舞动起长枪,更加勤奋的苦练起来。

来自,第一时间看正内容!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红楼之贾琏攻略

红楼之贾琏攻略

徐十五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 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 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 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
历史 连载 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