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宁听完这前面的部分,问:“这五指的会不会是五种相互作用啊?”

陈静坐在虚拟的讲台前,“什么相互作用?”

“就是物理学中五种作用力啊,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呃,少了一种。”安宁看起来是把数量记错了。

“你没有记错,这四种力都是由几种粒子来传递的,但是这几种粒子之中都包含有另外一种微粒子。。。这就是金木水火土中,土也存在于其他四种之中的原因。”

安宁自动略过了中间听不懂的地方。。

(只是一点有趣的猜测)

安宁看着陈静,这完全就是陈雪的双胞胎嘛。。

他也不清楚为何给她起了个静的名字,或许是想让她安静一点。。

或许一个人平静的状态下更具有智慧。

有的时候,人可以欣赏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有的时候,人可以欣赏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动有诗意,静有禅机。

动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展现,静是我们回归自己的修行。

休息了一会儿过后,陈静穿着道士袍,拿着教鞭那光线,直指安宁。

阴符经的下篇相比比较复杂。陈静也很有耐心的做了讲解。

只见陈静言道: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瞎子有目不能视,却擅长于听;聋子有耳不能听,却擅长于视。不能听或不能视就杜绝了外界的种种诱惑,胜于众人十倍;如若再能昼夜反省自己,则就胜于众人万倍了。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

心(人的思想)来源于客观事物,并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灭亡而灭亡,其机关就在于目(目是“三要”之首)。

心如主人,目如门户。

陈静停下了踱步,嬉笑的问道:“徒儿,有什不理解的?”

安宁:“陈静师傅,感觉这是教人如何集中精力。这机在目什么意思?”

“上篇不是讲过三要吗?这眼睛就是三要之首。”

陈静看安宁略微思考了一下又继续。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这句是讲,天本空空洞洞,无识无知,毫无施恩之意,而其行四时,育万物,大恩遂生焉。迅雷烈风受其驱使,而蠢蠢然不能自主。此乃大道隐含之力量,不可思议,修真悟道之士,当由此参证之。至乐的人,心胸坦荡,性有余闲。至静的人,心性收敛,廉而不失。修炼的人悟到虚静之时,心忽开朗,舒适畅快,妙不可言,就是达到至乐至静的境界了。

天道驱风使雷,运行四时,看似至私,而作用于万物生化,却无偏无倚,一视同仁,实为至公。犹天性降之于人,虽为个人所私,实际贤愚皆同,人人均有。天性与太虚等量,大公无私,若至私而实至公也。制服的诀窍在于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一气上升,万物皆随之生长,一气下降,万物皆随之敛藏,生长敛藏,总是一气擒制之,一本散而为万殊,万殊归而为一本。私而公,公而私,非私非公,即私即公,一气流行,循环无端,活活泼泼的也。”

安宁听着有点头大,只好在她停下来的问:“至乐,就不会有什么心思杂念,那样就可以在内心中空出来思考大道了,是这样理解吗?”

陈静:“小子愚钝。”

“至廉,就是指清廉没有枝蔓吧?”

“是也,孺子可教。”

安宁看着陈静气人的样子,就想像陈雪一样拉出来闹闹。。

陈静继续讲课: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这句是讲,万物有生必有死,则生乃死之根源;有死必有生,则死又是生的根源。人间社会也是如此,无害则无恩,因救害而有了恩;若知恩不报,则害又生于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安宁感觉有点难懂,“这个恩害是干什么的?”

“恩害就如同生死一样,生死是万物的终极道理,恩害就如同平时的道理。”陈静师傅指点了下安宁。

安宁还是不太明白,“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究竟何解?”

“给的过多,对方就不珍惜,夺取的多了,突然不要了,对方就会感恩。”

“奥,有点明白了。”

陈静继续讲: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这一句呢,愚蠢的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形的,是不可知的神圣之物;而我却认为,天地万象都是有形的,是可知的。有的人用愚蠢的办法揣测、预料天地的表面现象,以为自得,自称为圣人;我却认为,聪明智慧,能体察万物之理的人为圣人。人们以为能够推度出神奇事物的出现是圣人;我却认为,能体察天地、成就万物“不奇期”者是圣人。

天地神道不可见,因物以见之,观於物之生死有时,而天地神道之明哲可知矣。圣人也,所参天地之化育,而德配天地者也。”

陈静停下来等着安宁发问。

安宁高兴的说,“我明白了,参化天地之理为圣。圣人来自于平凡。在平凡中显示,成就万物。至于德配天地,我感觉生死恩害都是造化的两端,不用特别在意。”

陈雪于是继续: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这句是讲,追求愚虞和奇期的,如同于投于水火之中,自取灭亡。

人之悭贪恩爱,如水渊也;酒色财气,如火坑也。一切常人,不穷天地造化之道,不究圣功性命之学,自暴自弃,以假为真,以苦为乐,沉於水渊而不知,入於火坑而不晓,自取灭亡,将谁咎乎?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这句话中的浸,指浸润,充满。胜呢,指的是主宰。

自然之道,主静立极,空空洞洞,无中生有,天地之道充满其中,天为阳,地为阴,因此阴阳之道主宰于万事万物之中。静极生动,阴极生阳,阳极消长,互资互根。如此相推,则天地万物生生化化,顺其自然,不失其序也。”

陈静看了安宁一眼,示意是明白?安宁顺从的点点头。

于是陈静师傅继续: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而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这句是指,圣人知道天地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人应该与天地合,顺其道而行。至静之道是无形的,而天文历法是有形的,却无法揭示和包括无形的“至静之道”。于是,圣人就发明了一种神奇的东西,用以昭示天地万物之象,这就是阴阳八卦和六十甲子,神之申机,鬼之屈藏,无不包括在内。阴阳相生相克之术,与天地之道暗合(阴符),故能昭示天地之间的万象。

这样这阴符经就讲完了。”

陈静还是停下来等安宁发问。

“原文比较艰涩,但是你讲的挺好懂的。”安宁对陈静师傅报以微笑。“我感觉是在讲天道,成圣之理,不过,究竟该如何成圣?”

陈静略微作一思考,言道:

“圣人不违自然之道,因而制之,观天道,执天行,从后天中返先天,在杀机中盗生机,颠倒五行,逆施造化,以阴养阳,以阳化阴,阳健阴顺,阴阳混合,由观窍而至观妙,由神器而入至静,由勉强而抵自然,有无一致,功力悉化,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於色象之外矣。要知此术非寻常之术,乃窃阴阳、夺造化之术,乃转璇玑、脱生死之术。”

玄幻魔法推荐阅读 More+
癫神路

癫神路

萌臣
玄幻 连载 179万字
与妖齐行

与妖齐行

书海痴人
花果山传说不休,永恒停驻的云霞,永不低头的顽石,还有一只浑浑噩噩的小妖,吾争身负仙根决意成仙,巨人族、龙族、万族出世,只为寻求仙之一字。 吾争,有了心才是悟,遇了水才是净!
玄幻 连载 43万字
神奇预言家

神奇预言家

吾爱高
虚无的国度,罪恶与黑暗盛行的世界。
玄幻 连载 13万字
明末女侠启示录

明末女侠启示录

大浪滔滔
玄幻 连载 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