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的小傻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斗鸡金宫里,蹴踘瑶台边。暑往寒来春复秋,一年又一年。“

小太子朱佑樘在宫里生活着肯定比安乐堂里好了很多,个头也是渐渐长高了。转眼间朱佑樘在太后宫中生活了三年,朱佑樘已经9岁了,这日早朝两名大臣上书宪宗奏请太子出阁讲学。

朱佑樘正位东宫三年了,是出阁讲读经书的时候了,宪宗下旨开春后命钦天监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冠礼以及为太子选择老师。

对的这就是古代的拜师礼仪,先挑个好日子,太子读书拜师傅,还需要举行很隆重的礼仪。

朱佑樘从小就聪慧过人才九岁就出阁讲学也算是很早的了,然而当的了大明太子你就得受得了的大明朝的教育培养制度,尤其是皇家的这一套教育制度。

宪宗在给儿子选老师这一块还是比较重视的,宪宗先后选了右春坊右庶子刘健,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黎淳,右春坊右庶子汪谐翰林修撰谢迁,以及后来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李东阳等数十名才华横溢学识修养极高之人为东宫讲官。

还有总负责太子读书的就是当时的“纸糊三阁老”,这三人是典型的成化朝孙连城式官员,不作为是他们的最大特点,这类官员在成化朝末年很常见。这时的宪宗本人也没有了刚即位时的抱负了,单从庞大的传奉官和任用的大臣可见一斑。

对朱佑樘影响最深的恐怕就是谢迁、刘健以及李东阳这几位直接给太子授课的老师了。

这几人不止是朱佑樘的启蒙老师更是前后陪伴着朱佑樘很久,这几位和朱佑樘一起扭转大明帝国的颓势,缔造“弘治中兴”盛世,当然这些后文会提到。

自此以后,朱佑樘的学习生涯就开始了,朱佑樘乖巧懂事勤奋好学,深得各位老师喜爱。

繁重的课业朱佑樘一点都没有厌恶,反倒是像一个幼年学霸,其实在明朝当太子学习是真的很辛苦,每天要读四书五经里的文章,听老师讲解汉字,还要狠狠地苦练习书法,放在现在感觉就没几个小孩学的来,还不如掰掰手指算算术来的简单。

每学一篇新的文章,必须在规定的几日之内会背,后边老师还会不定期抽查,听老师讲解汉字那更是枯燥,练习书法写毛笔字那就更恐怖了,一天写个一百字再正常不过了,当皇帝你长得丑不影响你找三妻六妾,但是字写的丑那就丢人丢到家了。

当然最辛苦的还是老师,讲课你得讲的清清楚楚,太子理解错了要大胆纠正,太子贪玩不学习也要敢于严厉批评,批评不听还必须要向皇上打小报告。

一般当太子老师的,太子即位后自己的老师往往都能加官进爵,太子是储君,这些太子老师们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内阁大学士,就像朱佑樘这几位老师。

当然也有仇恨老师管太严格的,比如宪宗他爷宣宗就杀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怀恩的族兄戴纶,怀恩因此没入宫中为奴。

朱佑樘幼年在安乐堂里自己的母亲就教他些诗词古文什么的,从小就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对于学习这一块比起他爹宪宗和他之后的明朝皇帝那简直是秒杀。

这日宪宗下了朝前往东宫视察自己儿子读书情况,来到了太子读书屋外,看到自己儿子站着正在背诵文章。

宪宗走进屋中后,朱佑樘立马停止背诵的文章给宪宗行礼,接着继续背诵文章,再接着面对老师的提问,自己对答如流,宪宗很是欣慰。

天底下没有几个老子不喜欢自己儿子刻苦学习的,皇帝也一样。

一恍又几年过去,此时的朱佑樘在老师们的眼里俨然是一个合格的儒家知识分子了,朱佑樘在他的学生生涯里深受这几位老师的影响。

这时的朱佑樘读书更加刻苦,摇摇欲坠的帝国他一切都看在眼里,从几位老师那里得知现在的大明是土地兼并不断,各地流民闹事,边备松弛,朝政散乱,而自己的父亲却越来越不关心这些,早已经没有刚即位时的勤于政事。

刚开始的几年里,宪宗经常会亲自来视察朱佑樘学习,慢慢地宪宗的子女越来越多,宪宗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又是冷淡了起来,很少再去视察太子读书学习情况,平日里也很少关心过问朱佑樘。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云袖策

云袖策

笑应人
女主一个偶然的机会嫁给了当朝七皇叔——一位神神叨叨的怪咖皇叔。她十五,他三十二,这日子怎么过?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奇书《云袖策》,进而一步步携手走出一段如火如荼的传奇故事……
历史 连载 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