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猛男青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农耕和游牧并肩跑步。”

“黑瘦的游牧看着白胖的农耕跑着还吃着,心里面万分恼火,于是他趁农耕不注意,抢了一口农耕的零嘴吃。”

“农耕很不爽。”

“吃的就那么多,你游牧抢了我的,那我就没得吃!”

“于是农耕对游牧说:你再抢一个试试!”

“游牧鄙夷看着白胖的农耕:我抢你一把就跑你撵得上吗?”

“说着,游牧真的抢了就跑。”

“农耕拔腿就追,但是很可惜,他太胖了,追不上。”

“于是农耕就想减肥。”

“在某一次,游牧抢完之后,农耕终于拿出了自己的减肥成果,他追上了游牧,把游牧按在地上打。”

“但是冬天来了,农耕疏于锻炼,加上脚下打滑,自己就摔倒了。这一次,游牧终于抓到机会按着农耕打。”

“快冬天了,你觉得,游牧有没有机会,再按着农耕打?”张余问道。

“你想说的是……匈奴?”张角沉吟。

片刻,他又摇摇头,否定了自己先前的话语:“不,以往是匈奴,现在,应该不只是匈奴。”

“现如今势大的,应该是乌桓、鲜卑、匈奴、西羌才对。”

残阳如血,黄发与垂髫的师徒两人慢慢行走在荒原之上。

长风悠悠,掀起道袍的宽袖,又浮升天际。

对话还在进行。

“你是想说,那些化外之民,会袭扰我大汉?”张角问道。

张余面无表情:“你怎么理解都可以,反正就是一种全无形状的臆测。”

张角看着张余,叹了一口气:“你这孩子,心中思索什么事都不肯与师父分说清楚,遮遮掩掩的,也不知你在想什么。”

张余瞥了一眼张角,没有回话。

刚才的那一大段话,已经是他所有想说的话了。

张角,后世称之为大贤良师,他是原始道教分支之一的太平道教主、黄巾起义军首领。

在黄巾起事之后,张角这人被彻底钉在了乱国贼道的耻辱柱上,再没有人记得他之前是什么人。

不过现在是光和五年,也就是西元182年,距离他带领黄巾军起义,还有差不多两年时间。

这个时期的张角,还不是黄巾贼道。

他此时是正儿八经的在野遗贤!

甚至,张角这个名字,被天下人所景仰!

他医术精湛,甚至更胜华佗;他道德高尚、广布善行奔波数十年,免费为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个州的百姓治病,十数年如一日,麾下信众足足三十万人!

郡县之中、大汉境内,大小官宦,都以能与张角一起吃顿饭为荣!就连十常侍之一的封谞都是他的信徒。

这说来很梦幻,但是却又无比真实。

张余,则是张角捡来的小孩儿。

也是一个……穿越者。

应该是这个词汇。

穿越十三年多,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都已经忘却了。

张余看了一眼日暮景象,问道:“前面应该是有村庄的吧?”

“嗯,徐州之地,村寨犹如繁星,正是天下少有的富庶之地。”

张余叹了一口气:“富庶之地还农人连一日两餐饭都吃不起。”

“这……”张角话语噎住了。

“哪能人人都有饱饭吃呢?”良久,张角叹气:“天有四时之序、人有四等之贵贱、贵者自然得食、贱者……”

贱者不得食。

这是人所公知的常识。

张余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尽管贵贱伦常的存在是天下人都接受、都习以为常的事情,可是穿越者仍然本能地抗拒。

“贱者……”张角说着,自己也说不下去了。

张角是一个践行宗教信仰数十年如一日的人,他对于社会的看法或许落后,但是却绝无袖手之心。

原始道教中的太平道,原就是贫贱者的宗教。

因为后来的起义行为,所以之后的历史之中,为维护王朝正朔和朝廷的正义性,张角长达数十年的传教行为自然而然被定义为密谋造反。

历史往往如此。

“天比去年时候凉一些了。”张余说道。

张角愣了愣:“是比去年时候凉了……照理才入秋不久,徐州又不是冀州苦寒之地……”

张角有些疑惑看着张余:“天时变了?”

“会越来越冷的。”张余说道:“这两年饿肚子的越发多了,天也一年冷过一年,这你自己都是看到了的。”

张角捋着胡须想了想,发觉还真是这样。

他忧心忡忡:“这可如何是好啊……”

“担心这些有什么意义?”张余问道:“上次州牧问你做官,你为什么不做?做了官,稳定下来,你就可以一展胸中所学。”

“做了官……”张角怔了怔:“为师哪里有什么牧民一方的本事啊……人贵自知,为师的能耐,也就是我们在庙堂之外担心一下,真要去主政一方,怕是……”

张余咧咧嘴。

“你还是怕湿了名声吧?”张余讥笑:“你怕你十余年扶危济困太平道道主,大贤良师张角的名声毁于一旦!”

“你看得清楚,汉室已经完蛋了,朝堂众人没有一个不是湿鞋的,上到皇帝,下到县官,就没有心不黑的。”

“你怕你当了官,在泥腿子当中的美名、在天下的名声就毁掉了!”张余笑了笑。

张角很平静。

按照现在的道德观念,他是应该生气的。

一般的师徒也好,前辈与后辈的交流也好,相互的关系都必须是晚辈敬重长辈。

这是纲常。

而这对师徒,不是如此。

远远地,张余看到了冒着炊烟的小村庄的轮廓。

“走了走了,今晚有热饭吃了。”说着,张余一瘸一拐地朝前走。

在大汉,泥腿子每天最多两顿饭。

早饭和晚饭。

教科书里面所说的生产力低下,原因方方面面,表现嘛,无非就是地里产的粮食少,农民吃不饱,没有多余的粮食换钱,所以文化、娱乐基本上都不怎么存在。

太阳完全落山时候,张余赶到了视线所及的这一处村庄。

这是比想象中更加破旧的村落。

落日之后,甚至不存在灯火。

天星熹微的光芒之中,张余看到几个人影端着饭碗在门口吃饭。

张余心中一喜。

“贫道太平道道士张余,与家师太平道道主张角一道路过贵所,因着今天天色已晚,故而想要在你家借住,吃一碗热粥菜,不知道你家可否招待我两个?”

“当然,按照惯例,借路钱不会少你家的!”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盛宠之医路荣华

盛宠之医路荣华

小妖重生
历史 连载 3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