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左将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兴平元年春。(194年)

寿张。

农地。

县丞侯声站在田埂旁,看着在农地中辛苦劳作的人民,廷掾张东陪在左右。

头发半白的侯声缓缓的开口:“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今日是也。”

张东:“东闻天子服元,二月亲耕藉田,仁政始也。”

侯声:“然曹使君志在伐徐,兖徐百姓,苦也。”

说罢,也不等张东回答,转身离开。

张东望着越显老态的侯县丞,沉默了。

酒舍。

南来北往的商客们在此闲谈。

薛议和李敢(军功升为都伯)坐在一张桌前,听着商客们谈论着。

只听得有人说道:“长安最近可不太平。”

马上有人问到:“何事?”

“征西将军马腾与刘范、种劭等谋诛李傕,凉州韩遂亦来助战,两军大战于长平观,马腾、韩遂不敌,种劭、刘范战死,听闻刘范的弟弟,益州牧刘焉的次子刘诞也被诛杀,李傕这是要和益州完全决裂啊”

“听闻益州牧刘焉有遣兵助马腾?”

“然也,可惜长子、次子皆死,刘益州后继无人了。”

“刘益州雄踞巴蜀,未可知也。”

“听说河北最近也有战事?”

“嗯,幽州牧刘虞死于公孙瓒之手,幽州诸郡震动,鲜于辅率军南下迎刘幽州之子刘和同袁绍、乌桓、鲜卑众部同讨公孙瓒,公孙瓒大势已去矣。”

“刘幽州勤政爱民,公孙瓒死有余辜!”当即有人愤怒的发声。

“慎言、慎言!喝酒、喝酒”旁边的同伴左右看了一眼,马上劝下激动的同伴

“天下战乱不休啊”薛议想到。

扬州。

朝廷任命在扬州避难的刘繇为扬州刺史。

由于原来的州治寿春被袁术占据,袁术接待了刘繇,使丹阳太守吴景、丹阳都尉孙贲迎刘繇渡江到曲阿。(曲阿,吴郡。也有监控刘繇的意思。太史慈在此时投奔刘繇。)

刘繇到了曲阿后,招兵买马,又将袁术所置的吴景等人赶到江北去了,遣樊能、张英驻兵江南,与袁术划江而治。

(三国志孙贲传:术表贲领豫州刺史,转丹杨都尉,行征虏将军,讨平山越。为扬州刺史刘繇所迫逐,因将士众还住历阳。九江郡的历阳)

刘繇与袁术对立,导致丹阳得而复失,于是袁术只能自署“故吏琅邪惠衢为扬州刺史”,并以周尚为丹阳太守,保障后勤,继续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率领孙贲等人进攻刘繇。

益州。

益州牧刘焉徙治成都。

结果长子兵败身死,次子,被李傕诛杀。刘焉痛失二子,又感祅灾,疽发背卒。(而天火烧焉车乘荡尽,延及民家。)

州帐下司马赵韪、治中从事王商等贪璋温仁,共表代父。以刘璋为益州牧。

(刘焉死后,继任的本应是三子刘瑁,但州帐下司马赵韪等人认为四子刘璋做益州牧更利于自己掌权,于是一同上表让刘璋替代亡父担任益州牧。)

长安朝廷派颍川人扈瑁代替刘焉,从汉中入益州。扈瑁与荆州别驾刘阖策反刘璋部将沈弥、娄发与甘宁(即吴将甘兴霸),共同攻击刘璋。他们被刘璋打败后逃入荆州。刘璋遂命令赵韪攻打荆州,军屯朐忍。

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军经过休整之后,再次启动讨伐徐州的战事。

这次,薛议没有被征召,而是协守寿张。

这次曹操没有再从亢父县进军,而是改从(兖州)泰山郡进入(徐州)琅琊国。这大概是曹操想亲自前往父亲遇难地点寻找线索,或者是兵行诡道,出其不意(陶谦安排刘备驻守小沛,就是为了抵挡曹操从东海、彭城国进军。)。

曹操此举也让泰山郡太守应劭始料未及,应劭对曹操去年在徐州大开杀戮有所耳闻,更自知未能及时接应曹嵩导致灭门惨案发生,于是应劭畏惧曹操会拿自己问罪,便弃官北投(冀州)袁绍去了。

(故范书《应劭传》将此事载于兴平元年,以致后人误解曹嵩死于一伐之后。)。

曹操便任命从事薛悌(薛议的兄长)接任泰山郡太守,薛悌又征辟本地名士高堂隆为督邮,高堂隆后来成了曹操孙子曹叡的老师,这是后话。

陈志《陈矫传》裴注引《魏晋世语》:(薛)悌字孝威。年二十二,以兖州从事为泰山太守。

陈志《高堂隆传》: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鲁高堂生后也。少为诸生,泰山太守薛悌命为督邮。

在泰山郡还有一个本地名士,他就是故河内郡太守王匡。

自从初平元年(190年)冬,王匡在孟津为董卓所击败后,他便与袁绍决裂返乡。王匡在泰山郡又招募了数千人的军队,准备去投奔陈留郡太守张邈。

因为王匡曾经为了表示反董决心,杀害前来劝降的妹夫胡母班,胡母氏家族的人对王匡这种行为恨之入骨,趁着曹操进入泰山郡后,联合曹操,一同讨伐王匡,将其诛杀。

陈志《武帝纪》裴注引谢承《后汉书》:其年(190年)(王匡)为(董)卓军所败,走还泰山,收集劲勇得数千人,欲与张邈合。匡先杀执金吾胡母班,班亲属不胜愤怒,与太祖并势,共杀匡。

(曹操杀王匡、杀边让等名士也是导致兖州士人叛变的原因之一。)

随后,曹操对泰山郡的费县、华县也进行复仇性攻击(曹嵩死于费、华县之间,且臧霸为华县人),再进入徐州琅琊国境内,攻克即丘、开阳两县。

泰山郡、琅琊国都是臧霸等人染指的地区,这帮悍匪也无法抵挡曹操军的凶猛攻势,陶谦派出徐州军前来增援,曹操让曹仁领骑兵迎战,自己率军北上攻打莒县。

陈志《武帝纪》:(兴平元年)夏,(曹操)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

陈志《曹仁传》:(曹仁)从攻费、华、即墨(当作“即丘”)、开阳,(陶)谦遣别将救诸县,仁以骑击破之。

《名胜志》:曹公城莒州南七十二里,魏太祖征陶谦拔五城,略地东海,筑以戍守。今谓之“五花营”。

曹仁击败陶谦援军后,又与曹操军主力汇合,南下东海国,攻打陶谦据守的郯县(州治所在)。

陶谦部将曹豹率丹杨军(陶谦为扬州丹杨郡人)与刘备的军队(刘备从小沛回援郯县)在郯县东列阵待命,以期阻挡曹操军的攻势。

即便如此,可能是徐州军士气低迷,一场激战后,徐州军溃不成军,败退回城。

曹操军无法攻克防守严备的郯县,便绕过西进,攻克了襄贲县。不用多说,这一路来,曹操军自然又是大开杀戒。

自此,陶谦见即便有刘备的援军亦难取一胜,心胆俱裂,甚至都想到了弃官回乡(扬州丹杨郡)避难。

陈志《武帝纪》:(曹操)还过郯,(陶)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陈志《陶谦传》:兴平元年,(曹操)复东征,略定琅邪、东海诸县。(陶)谦恐,欲走归丹杨。

曹操在二伐时,又对泰山郡、琅琊国、东海国三地进行扫荡,所造成的后果,陈寿只用一句“所过多所残戮”概括了。所以说,史书上一些轻描淡写的几个字的背后,经常是成千上万的生灵涂炭和家破人亡。

最后是统计的是约在此时,迁徙至江东的徐州人。

徐奕:琅琊国东莞县人。徐奕本年避难江东,投奔刘繇;后来孙策得了江东,想要征召他为下属,他却偷偷逃回徐州;建安年间,他又成了曹操的幕僚。

陈志《徐奕传》:徐奕字季才,东莞人也,避难江东。

诸葛玄、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琅琊国阳都县人。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扬州豫章郡太守,带着从子诸葛亮和诸葛均前往豫章郡上任;诸葛玄死后,诸葛亮、诸葛均投奔荆州牧刘表。诸葛瑾则直接从家乡去了江东。

陈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陈志《诸葛瑾传》: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

张昭:彭城国人。张昭年轻时便与赵昱、王朗齐名,同为徐州名士,陶谦至徐州后,征辟赵昱、王朗为向下属,唯独张昭是拒绝出仕;张昭入江东后为孙策所重用。

陈志《张昭传》: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张)昭皆南渡江。

张纮:广陵郡人。张纮入江东后,与张昭同为孙策所用。

陈志《张纮传》:张纮字子纲,广陵人。游学京都,还本郡,举茂才,公府辟,皆不就,避难江东。

袁迪:广陵郡人。袁迪与陆瑁(陆逊之弟)关系不错,大概是投奔陆瑁去了。同样的,因为友情,陈留人濮阳逸也去了江东。

陈志《陆瑁传》裴注引《献帝春秋》:(袁)迪与张纮等俱过江。

陈志《濮阳兴传》:(濮阳兴)父(濮阳)逸,汉末避乱江东,官至长沙太守。

吕岱:广陵郡海陵县人。吕岱时为县吏,也因为躲避战乱而南渡。

陈志《吕岱传》: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也,为郡县吏,避乱南渡。

-----------------------------------分割线-------------------------------

曹操两伐徐州,虽然事出有因,但是屠戮无辜百姓也是事实,后世史家对此都是持批评态度。

1孙盛曰: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陶)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

2康发祥曰:承祚(陈寿)《魏志》每多回护,此言“多所残戮”,直笔也。

3何焯曰:(曹操)以报仇兴师,实志在并兼,所过杀戮,所以不能定徐。

4韩菼曰:兖州甫定,遽行忿兵,几失根本,(曹)操之不危,幸矣。()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东线启示录

东线启示录

凉宫的虎式
历史 连载 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