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五章夜遇

经过了漫长的跋涉,戴瑾一行人终于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渡专县。

因为众人到渡专县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因此夕阳西下,已经有些颓坯的城池映衬着天际血色的残阳,倒是多了一丝沉郁的苍凉之感。与枫县不同渡专县城墙还算比较齐整,在昏黄的晚霞里有些暗沉沉的城墙倒是有几分断崖一般的锋利。

只是一呼一吸之间,眼前的光明却一点点地褪去,望着在夜色中逐渐模糊的城市,沐浴在如血落日中的人心底或多或少地多了些莫名其妙的压抑。

戴瑾看着远方殷红的落日,不禁眉头紧皱,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而落日金灿灿的余晖落在他深邃的瞳孔中则让他的眼睛多了一丝妖异的瑰丽。

常思雪看到如此悲壮的落日,不禁想到,眼前这个王朝似乎也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了。而此刻残存的余晖照在渡专县城门之上那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上,使得渡专县这三个字越发显得黑如墨漆,凝在城门之上凄凉如早已干涸的道道鲜血。

戴瑾静静地看着城门之上的三个字沉默不语,只是常思雪看到他落日之下的背影,突然有感觉有一点很细微的难过。

就在这时,赵奕欢突然说道:“县尊,我们已经到渡专县了。”

众人依次无言走进渡专县的城门,仿佛走入一个绝望的迷宫一般让人晦涩。与此同时,一群乌鸦正扇动着漆黑的羽翼,漠然地略过落日依稀的光影。而常思雪却第一次突然有一种朝圣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很奇特。

夜来无事,戴瑾便换了一件月白色的直缀,悄悄地出来闲逛。只是因为出门的时候有些打草惊蛇,因此被老何发现了。

老何拗不过戴瑾的固执,便找了几个人悄悄地跟在戴瑾后面保证戴瑾的安全。并且为了不让戴瑾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烦闷,老何还特意安排了常思雪和赵奕欢二人跟在戴瑾身边随侍。

就这样戴瑾便和常思雪,赵奕欢二人一起出去散步不提。渡专县显然比枫县繁华些,因此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渡专县内还是颇有几处繁华明亮的地方。戴瑾闲着没有事就信步走到一家茶楼之中。

因为渡专县是西北地区,因此条件有些艰苦,自然不能和江南地区的优雅奢靡相比,因此戴瑾这些人也就随意点了一碟红枣糕、三小碟花生和三杯清茶不提。

虽然是茶楼,但是渡专县的茶楼也还是有些喧闹,茶楼上身穿直缀的众人一边饮茶一边在谈论什么事情,因此破坏了现在饮茶的局面。赵奕欢看着这些吵闹不休的人,不禁露出一副极为苦涩的表情。常思雪见赵奕欢如此也只是微微一笑,毕竟现代社会guān chǎng应酬商业交际什么的比这还要吵闹。

戴瑾这时见这二人表情如此不禁问道“你们是不是觉得这里太喧闹了?”

常思雪低头不语,而赵奕欢却说道:“戴先生说的是,这里的确有些吵闹了。”

现在因为众人是微服私访,因此大家称呼戴瑾为戴先生。

戴瑾只是说道:“哎,你们不懂。真正的安静不仅仅于空谷旷野中心如止水,更要在闹市红尘中闹中取静。”

听了戴瑾如此说,赵奕欢这时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不禁说道:“还是戴先生见识深远,在下自有不及。”

常思雪听到赵奕欢半是赞叹,半是马屁的这一番话,突然问道:“不知戴先生自己能否做到在闹市红尘中闹中取静。”

戴瑾听常思雪如此问,突然感觉有些诧异,他本欲随便说几句话糊弄糊弄他,但是不知怎么回事戴瑾却偏偏对他如此说道:“你问的很好,我也没有办法做到在闹市红尘中闹中依然心思平静。”

听到戴瑾如此说,常思雪第一次对于戴瑾的豁达坦然突然莫名其妙的感到一丝敬佩。

只是戴瑾接下来却说道:“我虽然做不到在闹市红尘中闹中取静。但是这里却有人可以做到。”戴瑾这时一边说,一边目视前方一个孤独安静的饮茶者。

之间这个穿着一身墨绿色直缀,带着网巾的清瘦中年人正在静静地坐在茶楼靠窗的雅座之上慢悠悠地品着茶。此刻月色在他的鬓角划过,隐隐约约一根根细微的白发便在常思雪的眼中化作了一根根闪烁着奇异光辉的银丝。

昏暗的灯光和清冷的月光一起落在他的衣服上,使他的背影更加渺小,而即使是这样,他却有着让人感觉异样的镇定。

戴瑾突然对此人极为感兴趣,因此便在他边上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而常思雪和赵奕欢二人见戴瑾如此就跟在戴瑾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下品茶。

此人好静,因此看到戴瑾一行人坐在他边上让他很是不满。只是戴瑾这些人也都是彬彬有礼的读书人,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举动,久而久之那人也就习惯了。

戴瑾仪态优雅天成,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讨人厌。只是常思雪和赵奕欢二人在饮茶时的举止仪态却有些暴殄天物。常思雪不太明白这些明朝读书人如今的幽静风雅到底有什么道道,他只知道明朝即将灭亡,这些官僚文人们如今的好日子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末路。只是他们不觉得现在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对,常思雪也犯不着冒着得罪这些人的风险去劝诫他们。

常思雪知道明末众人不少人虽然明白国家即将倾覆,但依然有不少人安然享乐,其昏聩疯狂可以用据明季吴伟业《蕉鹿纪闻》记载的这句话表述,即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下,而不知覆溺之将及。

而常思雪穿越之后却察觉有不少的人虽然身处漏舟焚屋之中,也察觉到了覆溺将及,他们也没有如上述表述所描绘的那样疯狂无耻。但是这些人只是静静地看着漏舟之中,焚屋之下的疯狂与悲凉,然后静静地与这些即将垮塌的大厦一起被毁灭,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居然什么都没有做,就这么静静地死了,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来。

此刻戴瑾所注意的那个人身边的窗外就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大街,并且大街车水马龙,还算比较繁华,并且其中还有几个张灯结彩的青楼。而常思雪注意到其中一个青楼高约四层,楼外的每一扇窗户均用灯笼点缀,而这些灯笼均用粉色灯笼布做灯罩,起码在常思雪的眼中,这使得整个楼层被渲染地更加梦幻。

周围是浓重的夜色,而远方的天际则是一片渺远而深邃的墨色。冷冷的月光洒落大地,在给夜行的人们带来一些细微的光明的同时,又给众人的心灵渲染了一丝莫名其妙的凄清。而就在这黑暗的海洋之中,如此梦幻而高耸的建筑仿佛大海中永恒不灭的灯塔,虽然只有那么一点光,但在众人眼中却有如神启一般地玄妙。

就在这时,店小二走到众人身边为大家添茶水。常思雪看那店小二添茶水的技术很是熟练,应该是干这一行很长时间了吧。

戴瑾喝了一点茶水之后便对店小二悠悠说道:“我看这渡专县的夜市看起来很繁华,感觉这渡专县知县还是有几分治理之才啊。”

戴瑾说完这句话脸一下子就红了,他知道自己如此说的确有着很明显的探寻意味,因此戴瑾有些窘迫。但是事到如今他也只能这般生硬地打听这渡专县的情况了。

店小二听了戴瑾如此问自然有些敷衍地说道:“您说的没错,咱们王县尊治理渡专县就是治理得不错。只可惜王县尊被调走了,现在又来了一个姓戴的新县尊。”

戴瑾听小二如此说,感觉有些不对劲,正欲再接着说些什么时,突然那个喝茶的人转过身子对戴瑾说道:“什么不错,王县尊之所以还凑合主要是最近老天爷给面子罢了。”

戴瑾一听便问道:“不知仁兄所言何意?”

那人缓缓转过身子说道:“王县尊之所以在百姓心中做得还凑合,主要是因为最近这几年渡专县还算风调雨顺。只是今年西北旱情进一步恶化,说不定今年渡专县也要遇到旱灾。只可惜这位新任渡专知县了。”

戴瑾听后假意说道:“不管怎样说渡专县如今百姓安居乐业,王县尊还是有功劳的。”

那人一听戴瑾如此说不禁冷笑道:“你也以为王县尊做得还可以?”

戴瑾说道:“起码渡专县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这在如今一团乱麻的西北已经很难得了。”

那人说道:“你不明白,王县尊其实做得远远还不够啊。”

戴瑾听后问道:“那王县尊还有哪一点没有做得很好呢?”

那人说道:“整修水利,清量田亩,整饬渡专县吏治这些真正能救济天下百姓的事情。”

戴瑾这时问道:“这有利于天下百姓,可为什么王县尊为什么不去做?”

那人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这当然有利于天下百姓,只可惜不利于渡专县那些为非作歹的士绅富商。这些人有钱有势,并且同气连枝,单单一个普通县令是没有办法和他们抗衡的。”

戴瑾这时突然问道:“王县尊既然明白这些为非作歹的士绅富商是天下之害,为什么却无法豁出性命去为天下除害?”

那人不禁苦笑道:“或许那位王县尊真的不够勇敢,起码不够勇敢到为了渡专县百姓的千秋万代而得罪那些士绅富商吧。”

戴瑾一听立刻就明白了此人表面孤高之下的脆弱,他这时突然反省道:“自己扪心自问,难道自己作为知县就真能豁出一切去为民做主?自己也是一个红尘之中的俗人,也有着俗世中无法拜托的各种羁绊,也无法真的不顾一切地去为民除害,如果不是自己知道了日后……之后,自己也不会有为了那个理想不顾一切的勇气。”

这时戴瑾问道:“不知王县尊的名字叫什么?”

那人这时说道:“王明博。”

戴瑾这时问道:“先生言辞清朗,令人心折。不知以后我还能遇见您,聆听您的教导吗?”

那人听后低头缓缓说道:“你应该是没机会了。”

那人说完之后,戴瑾突然问道:“不知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反而说道:“我叫什么无所谓,只是你有没有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能给天下百姓一个安稳的明天?”

戴瑾这时说道:“之前我应该没有,但是现

在经历了一番事情之后我却有要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情的打算。”

那人听后微笑道:“你不用把自己的志向说出来,只要日后你能记得自己当时真诚许下的志向就可以了。”

戴瑾听后若有所思,而那人微笑不语。

只是那人看到月色中戴瑾有些沉郁的脸色时知道他在认真思考一些东西,想到这里他不禁感到一丝欣慰。

那人说完之后便在众人的面面相觑中飘然离开,戴瑾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若有所思。

最近这几章是过渡章,可能有些无聊,还请原谅。

(本章完)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最佳男神:黑粉恋爱吧

最佳男神:黑粉恋爱吧

浅阳
作为一直在网上跪舔偶像的追星狗,意外成为幸运粉丝、要与偶像同住一星期,南絮第一反应却是拒绝。“拒绝这个节目,是不喜欢我?”韩宥谦邪眯着眸子,里面满满的玩味。“不是。”“不是?那我们就恋爱吧,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第一个认证的女朋友了。”韩宥谦邪魅一笑,慢悠悠的加了一句,“而且还是同居过的。”
历史 连载 8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