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魏文候的赏识下,吴起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他的计划。

第一步:招兵买马!

如何进行那?吴起想到了个妙招,吴起在吴城西门立了个木柱,说:“谁要能将这根木柱抬到东门去,就给他十两黄金。”

魏国人民皆在四周观望,没有一人出手。等到日至中天,吴起热的坐在木头上心想:“他奶奶的!咋没人相信我,热死老子了!”

终于从人群里走出一大汉,在吴起惊愕的眼神中,直接抱起木柱从西门跑到东门,连大气都不带喘的。

吴起当众就给了那大汉十两黄金。并说:“乡亲们!我叫吴起,是文候新派来的将军,今天我们部队要征兵!我吴起说一不二,只要乡亲们来参军,合格的士兵从此家中田地不收任何赋税!子女优先从学”

从吴起嘴中说出的好处,让这些世代为农的贫民不敢相信,一个个争相恐后的去参军处报道。

可吴起的征兵条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行的,据史书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要想成为魏武卒就要先经过吴起的体力测试:身穿三重铠甲,背十二石的弓弩,携带三天的口食,日出而起,跑进八十里,不倒下才算通过第一条测试。

第二条测试,是吴起要考验你的纪律性!就是服不服从管理,适不适合当一名真正的军人。在吴起心中兵分五种: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

这五种分别对应: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

吴起要的不是义兵,而是强兵,因为战争的本质就是争利!

选人完毕,望着地下从魏国百万人中选出的不到五万的精英,吴起心中的骄傲油然而生。他们都是经过吴起设下的考验而存活下来的人,他们都是魏国年轻的一代,他们都是魏国人心中人人敬畏的英雄。

兵有了,下面就是武器装备的事,魏国的武器有点标新立异,长戟两丈四,短戟一丈二。两丈四,相当于今天的五米多,一丈二,相当于今天的两米五六。

长戟是用来对付骑兵的,短的自然是用来对付步兵的。在战场是真正的一寸长一寸强,骑兵的威力绝对不是一般步兵能够抵挡的。

在中世纪欧洲的重骑兵手持巨型锥茅,借助马的冲击力,直接冲刺过去,一下能穿透五六个人。然后在丢掉巨锥,手持短兵器作战。

这种猛烈的进攻一般步兵如果不用特殊的武器根本抵挡不了。什么武器能真正的抵挡骑兵那?自然是越长越好。魏国这种长戟不比唐朝的陌刀可以一个人操作。而是要两个人共同来进行,一个人在前面提着一个人在后面突刺。如若不中,在用短戟进攻,以二打一没道理不赢。

这样两个士兵组成的攻击方式也许并没有什么,但当五万精兵都用这种方式组成一个方阵,刺出长戟如寒光铁林,拿出短戟如身上的尖刺一样密密麻麻向你袭来你会如何想。

但这种方式也有缺陷,如果遇上蒙古骑兵那就没办法了,蒙古骑兵不跟你正面冲锋,而是不停地打游击,你打够不着,追跑不过。但这是战国,还没有蒙古骑兵。有的只是与魏国一河之隔的强秦!

这支精兵正如吴起所想一样,在魏国以西八百里平原纵横无敌!这架战争机器只要一开动就没有人能让他停下来,所过之处如墙而进!

每当秦国铁骑冲过来时,五万魏武卒严阵以待!马至血处,白刃霜飞,红血星流!

这座战争堡垒就像刺猬一样,能攻能守!战无不胜,将悍勇的秦军打的落花流水。

史书上对魏武卒的记载是:“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魏武卒成为了魏国最重要的屏障。

有了赫赫军功,吴起终于是如愿以偿的成为了魏国最高军事统领。但吴起并不满足,他还想要更大的官,在他之上的只有两个人,宰相李俚和魏文侯,这两个人吴起那个都不敢惹。

宰相李俚的功绩世人皆知,足够比得上吴起。至于魏文候吴起是从来没想过的,先不论吴起是否忠君,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是深深刻在他脑子里的。

于是吴起就一直磨,终于等到李俚死了,可魏文候也死了。

即位的是魏武侯,儿子从小娇身惯养自然没有老爹的气魄与胆识。

那不管皇帝是谁,宰相论功劳应该是他吴起的吧,可这回还是没轮到吴起,任职的是田文。

那吴起不服嘛!心里自然窝火,于是就去找田和争辩。

田和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吴起心服口服了。

听完吴起长篇大论讲述自己的功劳后,田和微微一笑说道:“将军左手掌兵权收拢军心,又想右手握相印控制民心,你这是想与君王争利吗?”

吴起当即吓出一身冷汗,灰溜溜的跑回家去。

什么叫与君王争利?咱们就举一个例子:在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子路坐了个县令一样的官,一日孔子来看望子路,子路想:“聊点什么?官场上的斗争老师肯定不爱听,不如说点关于“仁”的事情”

于是子路就说起了一年前县里闹饥荒,他私自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的事。本以为孔子会夸赞他,谁知孔子听后竟勃然大怒,说道:“我没有你这个徒弟!”

事后孔子告诫子路万万不可再犯,因为他这是与君王争利!子路不解,孔子道:“粮仓乃是君王的财产,你以自己的名义私自开仓放粮,百姓感激的是谁?是你呀!君王的利,就是民心!你这是再与君王争民心呀!是图谋造反呀!”

所以帝王之术高深莫测,吴起只适合安安稳稳的当个将军,却不适合当一名率领百官的宰相!

再说的吴起的性格,真的一点不适合官场。皇帝变了你的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可吴起就是个愣头青,一直拿对待魏文侯的方式对待魏武侯,有事没事挑一下魏武侯的错误,在找个时间进行一番说教。

这要换成魏文侯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可魏武侯不是他一直对吴起笑脸相迎,背地里却暗暗忌恨。

其实这是正常,你想想吴起手握重病,还隔三差五的拆皇帝的台。皇帝能如何,罚怕他反。不罚有没法彰显自己皇帝的威信。所以只能一笔一笔的给吴起记在账上。

终于等到魏国第三任宰相公叔上台后,吴起的好日子算是过到头了。

公叔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靠溜须拍马坐上了相位,本身没什么功劳,自然会害怕吴起不服他。再加上魏武侯也想除掉吴起掌握魏武卒的大权,两人一拍即和,准备迫害吴起。

该如何迫害那?二人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办法,因为现在的吴起已经变了,他清正廉洁,不好女色,当然也不好男色。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杀妻拜将后吴起一直没有娶妻。是对他妻子的思念,还是对自己的愧疚,我们无从得知。

反正到最后二人终于相处一个可笑办法,没办法嘛!总不能用“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大臣吧?那多丢人!总要想个名头。

这个办法就是魏武侯将自己最刁蛮的女儿嫁给吴起,若吴起答应则一切无事,若不答应就说吴起与秦国有勾结!

先不说结果如何,你丫的!这办法是有多笨呀!吴起这时候已经五十好几了,你把一个大小姐嫁给他,傻子都看得出来有问题!还说与秦国勾结,你以为吴起杀这么多秦人,秦国会原谅他?可笑!

反正最后事是成了,不过没有杀掉吴起,吴起得到消息连夜逃到楚国去了。

二十年!在魏国勤勤恳恳的努力,却换的这样的结局,这是老天对吴起的嘲笑,还是吴起自身的报应!

(本章完)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萌新系统之我在大理寺

萌新系统之我在大理寺

我自伤别离
“喂,不是说穿越过来大理寺的吗?是不是穿错了”李亦白有些懵的看着眼前的景象。说好的去大理寺玩耍呢,说好的吃穿不愁呢?萌新系统第一次穿越原谅她原谅她,李亦白不断催眠自己。“没错呀,是这里呢”该死的系统,该死的萌音!“没错你妹啊,这里是大牢,知道什么是大牢吗?”李亦白有咆哮了起来,用力抓了抓自己身上的囚衣:“这TM是囚衣”,指了指旁边几个穿着囚衣的人“这tm是犯人”,死劲地踹了几下封住牢房的铁柱喊道
历史 连载 6万字
特工王座

特工王座

洗小白
历史 连载 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