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小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贞观十年,对唐太宗李世民来说是悲伤的一年,也是刻骨铭心的一年。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享年36岁。自13岁嫁给李世民,先后为李世民生下三子四女。

长孙皇后患病期间,太医院御医会诊也未能有所好转。派人去寻孙思邈,孙思邈外出,寻找未果。患病期间,太宗寝食不安,常成夜陪伴在榻前,亲自喂药给皇后。

长孙皇后仙逝,太宗辍朝三日,亲自为爱妻撰写碑文,谥号:文德顺圣皇后。皇后虽死,李世民常盘桓于皇后寝宫,回忆着皇后以往的音容笑貌。并赋诗一首以描述以往皇后的样子,诗曰: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整整三月,太宗不临幸任何后宫女人,独自躺在龙床上想念着另一世界的长孙皇后。记得有一次下朝回到后宫,自己怒气冲冲,气急败坏。皇后问何事生气,太宗说:“我一定杀了这个魏征,在朝堂上居然不听我的,公然顶撞我!”

这时长孙皇后跪倒恭喜太宗,太宗愣了,长孙道:魏征是个忠臣啊,只有忠臣才为社稷考虑,因此不阿谀奉承,直言上奏。因此不但不能杀,还应重赏。

太宗转怒为喜,听了长孙皇后的话,后来魏征确实为大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此后,后宫再也没有出现长孙皇后这样的贤内助。历史上也再没有过。

太宗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又梦到了自己的贤皇后,一起玩闹,一起研究朝政。醒来知道阴阳两隔,不觉两行泪簌簌落下,打湿了枕头。又想起了以前自己经常做噩梦,梦到建成元吉向自己索命,吓得不敢睡觉。皇后出了个主意,让秦琼、尉迟敬德拿锏持鞭站在寝宫门两侧护卫。之后真就不再做噩梦了。太宗心疼两个大臣,不忍心受风寒之苦。

又是长孙皇后提议命画师给秦琼敬德画像,将二人的画像贴在寝宫门上,自此也没有邪祟事情出现。京城百姓也纷纷效仿,而后秦琼、敬德就成了门神。家家张贴以避邪祟。李世民思念皇后情深,上朝问百官还能给皇后做点什么,沈小阳谏道:“可在皇宫空地建一宅舍,供奉皇后画像,命侍女照拂,象皇后活着时候一样。陛下也可随时凭吊。再建一层观(可以观望远处的建筑物)以观昭陵(长孙皇后葬处,唐太宗死后也葬在这里)”

太宗闻奏大快,准奏建设,每年太宗都要携重要的大臣在长孙皇后祭日里登层观缅怀。

只因皇后临终前一句:照顾好我们的孩子,于是李世民不顾大臣的反对,将晋阳公主和幼子李治留在身边抚养,直到李治被封为东宫太子才回到东宫居住。

贞观十一年,一日上朝未见秦琼秦叔宝上朝,太宗问其故,得知卧病在床不能上朝。下朝后,太宗亲自移驾秦府探望秦琼。见曾经征战沙场的开国元勋秦叔宝,伤病累累,进的气多,出的气少。

太宗也是非常感伤,感觉这些当年打天下的重臣陆续老了,于是第二日上朝说了自己的想法,要见一处纪念的场馆。这个场馆是在皇宫内三清殿旁建一小楼,亲自命名为凌烟阁。凌烟阁内挂上与真人一般大小的画像,并亲自拟定了开国功二十四人。

建造的任务和画像的任务顺理成章的又落到了沈小阳的身上,沈小阳三月完成了凌烟阁的建造任务,并找到了唐朝著名的画家阎立本为画师画像。

画像上的二十四位功臣分别是:房玄龄(沈小阳),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

柴绍、程咬金、徐茂公、秦叔宝

凌烟阁建成后,太宗经常登上楼看画像,对追随自己战功赫赫者已逝的痛哭流涕,健在的也唏嘘不已,因为连年的征战也多有伤病,也逐渐老去。沈小阳作为二十四位功臣之首也常常陪君王凭吊,也心里难受,陪着掉眼泪。

见多了李世民的悲伤情绪,为了尽早能够让皇帝走出哀伤。一天下朝后,沈小阳私下建议要陪太宗出去走走。太宗也是想去看看百姓的疾苦,另外出去透透气,竟然同意了。

沈小阳做好了安保工作,两人乔装改扮,装扮成员外和账房先生的模样,出了皇宫在街上转悠。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处宅院门口,太宗停住了脚。原来从府内传来一阵阵古筝的声音,弹奏的正是《高山流水》,悠扬的声音吸引了太宗,让他驻足聆听。一曲奏完,太宗意犹未尽,问旁边的沈小阳是何人府邸,沈小阳答:“这是武士彟的宅院。”

太宗听完,做出了一个决定,不禁吓了沈小阳一跳

(本章完)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这个唐朝有点乱

这个唐朝有点乱

如果初遇
历史 连载 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