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不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重耳等人相邀来到重耳庭院,围着石桌坐下。季隗,叔隗两姐妹回屋做饭,伯修,叔刘两兄弟跑到各家把狐偃,先轸,魏犨,介子推也找来一块畅饮。席间才知道,九方皋是伯乐(孙阳)推荐给秦穆公让他到全国各地寻找一匹千里马的相马师傅。

魏犨感叹道:“秦国现在真是人才济济!文臣武将各有千秋,连相马的师傅都个个不凡先前给秦君相马的伯乐孙阳大人我倒是见过几次,还讨教了些相马的经验,比如他说的:马生,足坠地,无毛行千里,尿举一脚行千里,阑筋坚者行千里,就特别的实用!”

九方皋笑道:“魏将军说的很好,不过相马还需要从马的头,目,背,腹,四下蹄脚各处说起,有些好马是用眼看不出来的,得凭相马多年的经验,细心感受。这种马身上千里马的外形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只是马的主人没有发现,以劣马的喂养方式喂养,不是用来骑行而把它用来驮物拉车,马的精神自然不如普通的战马,一般人是不会把它归到千里马的行列的。世上能相到此种马的人到目前为止我只见过伯乐(孙阳)一人,恐怕再无第二了!”

魏犨笑着说道:“先生既是伯乐(孙阳)所荐自然也是相术非凡。只是那伯乐家的公子也能相得好马,伯乐为何没让他与您一同寻马呢?”

九方皋说:“伯乐家的长子与伯乐真是差的太远了,只能相些普通的好马,要相出千里马倒有些难为他了。前些年伯乐想检验检验儿子的手艺,便对他说:‘好的马匹自然要额头隆起,双目突出,蹄子好像垒起的酒**子,你到各处找找,找到这种千里马再回来见我吧。如果真能找到就证明你得到了我的真传,以后就不用我操心了。‘我那好心的侄儿找了一年也没找到。想回家见他的父亲,又怕遭受伯乐责骂,于是在离家不远的池塘里逮了一只特别大的蛤蟆带回家对伯乐说:’父亲,总算找到好马了,马的额头和双目跟您说的一模一样,只是蹄子的形状跟您说的有些不同。‘伯乐见到那只蛤蟆后哭笑不得,对好心的儿子说’你倒是找到了一匹好马,只是它太喜欢跳,你可驾驭不了!‘”

九方皋刚一讲完重耳等人就都哈哈大笑起来,就连站在边上的伯修,叔刘两个小家伙也跟着笑了起来。

狐偃说:”那伯乐不是给楚成王相马的?怎么又到秦国的?“

九方皋说道:”狐先生有所不知秦君听说了伯乐(孙阳)为楚王(楚成王)相马的经过:伯乐为楚成王相马,在齐国见到一匹拉盐车的瘦马,拉着盐车吃力地爬坡,见它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便走近了瞧。由于伯乐向来对马亲近马见了他都有一种亲切感。当伯乐走近时那马突然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伯乐从马的声音断定他是一匹十分难得的骏马,便要向驾车的人出高价买下了它,那驾车的人觉得这马吃的又多,又瘦又没有力气,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了。伯乐把马带回楚国后,楚成王见马太瘦便很不高兴。伯乐便对楚成王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只不过马的主人用它拉车送盐,又不好好喂养,所以看起来比较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能恢复体力。‘楚王(楚成王)便命马夫尽心喂养,半个月后果然筋壮神骏,健硕骏逸,后来驰骋沙场为楚王立了不少功。秦君(秦穆公)听说后便向好好拜会拜会这个伯乐(孙阳),想把他拉拢过来为秦国相马选马。于是秦君送了厚礼给楚王,说是想借用伯乐一年。正好这时楚王想联合秦君抗晋国,就答应了秦君的请求。“

秦国养马成风,伯乐也想到秦国学习学习养马的经验,于是便跟着秦国使臣来到了秦国。楚国人不好马,楚王自然没有秦君看重伯乐,也没把伯乐当回事。可秦君就不同了,自从伯乐来到秦国之后便想尽办法想要留住伯乐,无奈伯乐是个死心眼,一心想着回楚国报答楚王,侍奉家中的老父母,享受夫唱妇随,儿女绕膝的温馨生活。

一年之后,秦君没有办法,只能将伯乐送回楚国,可送伯乐回楚国的同时派人将伯乐楚国家中的父母妻儿一并接到了秦国。

伯乐回家后见不到一个人,不知是怎么回事,便向邻居打说:”老哥!我家里人都哪里去了?出门了?怎么一个也不见了呢?“

邻居便说:”哟!前两天来了几个秦国人接走了。那些秦国人说你喜欢相马养马,觉得在楚国无用武之地,想要在秦国定居,无奈不放心家中的父母,妻儿,怕一年期限到了以后不回楚国,楚王会做出有损你家人的事,于是便请求秦君将你的家人接到秦国。这不,就这样吧你的家人全部带到亲过去了。“

伯乐一听,心想:糟了,这事可不能让楚王知道了,他要会知道了一定以为这是我孙阳(伯乐)的主意,恐怕就真要做出对家人和自己不利的事情了。于是找了一匹好马用金饼买来,又骑马逃回了秦国。回到马场之后,跟他一块养马的人便笑眯眯地问他:“孙阳,你不是回楚国了?怎么,楚王不用你了?是不是拉下什么东西回来找来了?”

伯乐叹了口气说:“哎!一言难尽呢!说不定这楚国是回不去了。”

那些养马的同伙听伯乐这么一说脸上都乐开了花,笑着说:“好!回不了楚国就待在秦国吧,秦国人好马,你待着多有意思!楚国又没有养马的习惯,你光给楚王养那几匹宝马,也没个谈论马的老伙计,时间长了不心烦?“

伯乐又叹了口气说:“我还是快找国君问问情况吧,待会再找你们聊,有点急事!“说完便急匆匆四处寻找秦君去了。

最后伯乐打听到秦君正带着卫队在庄稼地里赶收庄稼,(庄稼成熟之后得赶紧收回去,要不然,干庄稼淋了雨就开始发芽,存放不了了。)于是慌忙赶过来让卫士给他通报一声。

秦君听说伯乐来了,自是非常高兴,亲自迎了上来,笑呵呵地说:“伯乐回来了!本君实在舍不得你走,耍了点小手段,不要介意!”

伯乐急忙回应道:“秦君!先不说这些,我的家人呢?您安排到哪去了啊?”

秦君(秦穆公)笑着说:“不着急,先坐下来喝口水,”说完旁边的卫士就把喝水的皮水壶递了过来,伯乐拿起水壶“咕咚,咕咚“地喝了一会便放下水壶。刚要说话秦君安排卫士说:”把伯乐(孙阳)先生带到他的家中,让他们快点团聚吧。“说完之后伯乐揖手退去,跟着卫士去找他的家人了。

秦君卫士带伯乐走进一个不太大,但四方四正,干净利落的小庭院。一进门就见正对面四间房整整齐齐地坐落在北墙正中。东边院墙内有两个马圈,马圈旁盖有鸡窝,西边院墙栽了一排一人多高的枣树,南边靠门这边门两旁的院墙内钉了一溜的拴马桩子。一进来伯乐就感觉特别的温馨,情切。这是秦君前几个月派人到伯乐楚国的家中慰问伯乐的老父母时,让他们偷偷记下伯乐家老院子的格式布局,回来后照原样修建了,自然让伯乐倍感亲切。

这时伯乐的两个儿子都围了上来喊伯乐:“爹爹。”喊完之后便拉着伯乐往屋子里走。屋子里一家人正在吃饭,见伯乐回来,都站起身子迎了上来。伯乐的老母亲先开口说:“听说你帮秦君到各处寻找马匹去了,刚回来?秦君也来过两趟,让人送了些日用的东西过来,还送了些鸡,给你爹送了两匹好马让他养。秦君可真是大好人呢!比那楚王强多了,我们在楚国住了那么多年,连楚王的面都没能见上一回。孩子!你这一回真是找对人了,秦君真是仁义!”说着不由得落下了泪珠。

伯乐见老母亲落泪,心里一酸,也跟着落泪了,一时之间全家人都眼泪汪汪。这时伯乐的父亲才注意到送伯乐过来的秦君卫士。便招呼道:“小伙子,来,快来坐下吃点饭。”说着便让卫士往炕上坐。

卫士也感觉特别亲切,无奈军务在身,要赶紧回去收麦子,便辞谢道:“老人家不用客气,把孙阳先生送到家,我便要回去收庄稼了。今天还有任务,可别耽误了,完不成任务,又要遭人耻笑了。”说着嘴角微微笑了笑。

伯乐赶紧过来揖手谢道:“壮士幸苦了,我这边没什么事,你赶紧回秦君身边吧!“

卫士一听便回道:”孙先生客气了,那我就先过去了。“说完后卫士揖手退了两步便扭转身子朝院外走去。

伯乐与家人团聚后,一家人日子过的舒坦,整天乐乐呵呵的,就这么着再也没有离开秦国。“

九方皋讲完后,重耳等人对秦穆公如此爱惜人才,自然佩服的五体投地,连连点头,赞叹不已。

就这么东一句西一句,聊了一天。九方皋说他明天就走,重耳等人见他去意已决便没有再留。当天晚上重耳和季隗带着隗渡来到九方皋房前。

九方皋见重耳夫妇过来,从门里迎了出来说:”公子这么晚过来,有什么要紧的事?“

重耳回了个揖手礼说:”深夜来访,叨扰先生了。“

九方皋笑着将重耳夫妇及隗渡迎进房说:”公子客气了,公子贤明,曾数次辞谢秦君的美意,拒绝接受秦君的援助回国争夺晋国国君的位置。对父母,兄弟礼让谦和,又处处为善,天下名士都以能结交工资为荣。如今我九方皋能有此等殊荣也算是上天的厚赐,怎能说是叨扰呢?快请坐,来!夫人也坐。“说着就将两人让到土炕上坐了下来。

见旁边站着奴隶隗渡,便问:”这位是?公子何时多了一个奴隶做卫士?“

重耳忙回答道:”冒犯先生了,此番前来,正是为了此人,这位原本是我家夫人的二哥。“接着便把季隗姐妹以及隗渡的身世,遭遇跟九方皋细细描述了一遍。

接着又说:”翟国国法有规定:战俘奴隶,三世(三代)之内不得改变奴隶身份。当今中原各国也只有秦国奴隶能通过军功除去奴隶身份,我想请先生将他带到秦国,还望先生帮忙。“

九方皋说:”公子不必客气,能为公子办事是我九方皋的荣幸,带他到秦国不难,可到了秦国以后的事,不知公子如何安排?“

重耳掏出两封家信对九方皋说:”我这里有两凤家信,先生带着我这个二哥到了秦国之后,先将他安顿到先生府上,再分别将这两封信交给秦君和我的妹妹秦国夫人穆姬。秦君光明磊落,定会给隗渡一个好的安排,有劳先生了。“

九方皋道:”这个不难,明日我走的时候,就以需要人手帮忙为由将隗渡以奴隶的身份买下,给我帮点小忙,一路就把他带到秦国了。只是这途中还得受些委屈,我还得以奴隶身份待他,以免遭人怀疑,不让他出翟国国境。“

重耳揖手道:”全凭先生安排,重耳在此先行谢过了。“

九方皋笑着说:”公子客气了。“

重耳夫妇见都已安排妥当便坐了起来,站着说:”多谢先生,那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我们先回了。“

九方皋忙揖手相送说:”天色已晚,公子,夫人,路上小心,九方皋就不远送了,明日听公子安排。“

重耳回礼道:”先生不必客气,早点休息吧。“说完重耳,季隗,隗渡三人便走出房门,九方皋目送他们离开便回房歇息去了。

第二日一大早,九方皋起床在村子里转了转,回到屋中等着重耳的消息。过了一会,重耳让伯修将九方皋请到重耳家中吃饭。吃完饭后九方皋辞别重耳等人便带着”买来的”奴隶“隗渡一起上路了。一路上隗渡帮了九方皋不少忙,也学到了不少相马的本领。

九方皋回到国都将重耳的信分别交给秦穆公夫妇,秦穆公看完信后便与与穆姬商量好,先将隗渡暂时安排在马场养马,再后来参加了几次战斗,立功后便除去了奴隶身份。

九方皋办完隗渡的事后向秦穆公汇报说:”千里马找到了,就在晋国沙丘一户养马的农人家中。我已经交了定金,国君让人带上我的定金简和足够的金饼去把马取回来就行。“

秦穆公问:”那是一匹什么样的马?“

九方皋说:”是一匹黄色的公马。“。

秦穆公派人到沙丘将马取回来,看到士兵牵过来的是一匹黑色的骒马(雌马),便将伯乐叫到身旁说:”糟了,你推荐的九方皋连马的颜色,公母都分不清,怎么能说他相马的本领比你还高明呢?“

伯乐叹了口气说:”唉!这正是九方皋相马本领比我高明千百倍的地方!他相马能够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内而忘其外;他观察的总是马的重要部分和奔驰能力,至于马的颜色,公母,他是从来不大注意的。“

说着领秦穆公走到马前指给秦穆公说:”国君且看,此马,头高而峻,方重而少肉;眼满而泽,大而光;耳近而立,小而锐;鼻宽而广,色如火;口吻长而色艳;唇上紧而下缓,齿上钩而下锯,骨望之大而就之小;足垂薄,欲厚而缓;膝方而庳,圆而张;腕结而促,促而大;龙颅,突目,平背大腹。果真是一匹千里好马!“

秦穆公走到马前观看一番,又见那马目中五彩毕具,口中红白光如穴中着火,知道此马寿命且长,便叹道:”果真是一匹百年不遇的好马!“于是转怒为喜厚赏了九方皋。

(本章完)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特种兵之无限复制技能

特种兵之无限复制技能

飞絮流沙
历史 连载 1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