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谢的提阿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雒阳又陷入了一个平静的夜里,只是在这夜中,有多少暗流在涌动,谁也说不清。

位于东城的“学堂”,今夜某处却是灯火通明,难得地,学堂已知的教授除院首王允等寥寥二三位,尽数而至,便是东方朔也来了。

众人脸色都是沉凝,既是为此时雒阳和天下局势,也是为他们即将商议之事。

近来雒阳颠覆之乱,尽管实际上声势没有那么大,只是局限在朝廷、和禁军部分,至少民间百姓受到的波及很小,只是一些消息灵通的商贾被影响,进而削减了雒阳的繁华盛态,而他们亦没有及时站出来,除了因为错过了郭汲灭门之祸这个最佳时机之外,自然还是在等待外界的反应。

董卓愈来愈肆意张狂,但欲要使其灭亡,自当令其先疯狂,毕竟二十万百战之兵组成的西凉骑兵,可谓是当今天下除禁军之外最强的精锐兵团,更别说禁军数量还不及他们,现在更是被董卓掌控在手中,虽然“学堂”的教授们都是治国级谋士,但且不说他们不是都擅长于战斗方面,光光凭借着他们的力量,也很难掀翻西凉大军的力量。

治国级谋士可以达到“一人万军”的战力,这指的自然是普通的万人军团,西凉兵却能做到以一当五甚至当十,何其恐怖?

若非如此,董卓又怎么可能坐稳他的权臣位置,早在进入雒阳暴露真面目的时候,就已经被斩了。

当然对于他们而言,更加忌惮地,还是另一个方面,与董卓、刚封棺不久的先帝以及当今天子都有关系。

“吾听闻,那董卓吞噬国运龙气,已有数月,如今不知到哪个程度了?”说话的是晁错,也是当今大汉“六大谋士”之一,仅在陈平、王允之下。

晁错表字公丕,时年已过百岁,只是面貌仍是个刚烈的中年人,眼神炯炯、气息抖擞,不过谋士只要自己保养得到,一百五十岁之前都少有老态,平天下级更是有留侯、献侯等人四百余岁,才到大限。

晁错最有名的便是当年提出“削藩策”,当时当政的还是汉景帝刘启——

说起来,自高祖之后,大汉历经吕后统治的混乱时期,不过当时有萧何、曹参等人在,事实上并没有乱到哪里去,毕竟天下各处野心家已经被高祖花费十数年一一扑平,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实质性的一统,与西秦共同平分当年秦国的疆域,并且仿照秦,设立了十三州部,同时因为高祖起家于巴蜀,此处也成为一个特殊之处,只是随着岁月流逝,终归还是被闲置下来,现在竟成了“五斗米教”聚集之处。

谁也想不到当初侥幸被高祖临幸过一次的薄姬生下的孩子,竟然有朝一日会成为这个帝国的最高权柄执掌者,成为开启大汉盛世的汉文帝,不过汉文帝因本人便有治国级谋士实力,竟然寿延过百,晚年更是不可避免陷入了昏聩中,被他一手带上巅峰的帝国,险些被生生玩坏。

其后继承位置的汉宣帝英年早逝,尽管还算睿智英明——否则也不至于被文帝看重,却根本没来得及施展,而后宦官弄权、外企乱政,沆瀣一气,若非是光武帝刘秀及时地横空出世,打造了“光武中兴”,恐怕当时都不用已经缓过气来虎视眈眈要夺回领土的西秦还有杨隋、李唐等邻国动手,自己内部便要先陷入崩溃了。

再之后便是又一个盛世到来,而且是个与文帝一般在修炼中很有天赋的天子,那便是景帝刘启,不过他在位七十年后,便明智的选择退位让权,虽然只是以太上皇身份暗中操控朝局,到底没有在重蹈文帝晚年覆辙。

只可惜他熬死了一子一孙,待他死后不久,重孙汉桓帝刘志才能即位,且似乎因为被压抑太久的缘故,登基后不仅无所作为,反倒像是将父祖辈没有犯的错误都积累下来,及至灵帝也就是先帝朝,不仅天灾**不断,异族窥伺、黄巾乱起,中央对于地方的掌控力首先出现了缺口,而灵帝更是使出了一招败笔,将宗室中有威望能力的人派去各地,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等人便是这么产生地。

……

话归正题,晁错的“削藩策”,在景帝的强势推动、以及晁错本人的威慑下,终归是推行了下去,大汉的刘姓诸侯国们会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与他可以说不无关系,只是原本想要借此跨入平天下之境,毕竟都知道欲从治国突破平天下,可不只是修为上的进展,还需有冥冥中的国运龙气加持,还需得是被吸引主动过来地,相当于是受到了大汉国祚的认可才行。

可以说,但凡到了治国级的一定阶段,定然就会想着更上层楼,只是至今仍然只有开国三位达到那个阶段,他们这些后人终究差了一步。

削藩策的效果终究没有达到晁错的期望,最大的赢家其实是景帝,因为他大肆收权,在刘姓宗室中的话语权空前强大,因而当时他想要周擎死,竟无一人敢出声辩护。

周擎何许人也?表字亚夫,大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之子,文景两朝都数得上好的名臣,官至丞相——这一职位在周亚夫死后,直接被景帝撤除了,这是景帝又一霸道之处。

可以说,晁错苦心孤诣的“削藩策”,最大赢家其实是景帝,而他之后在当时影响力尚存的各刘姓诸侯国暗中施压抵制下,逐渐被景帝冷落,四朝元老——排除汉少帝、治国级谋士,竟到了御史大夫的位置就升无可升,这一次晁错与刘姓诸侯们的碰撞反倒是两败俱伤。

至于他口中的国运龙气,就与大汉国祚、龙脉仙灵有关系,实际上也是治国级谋士突破下一步最需要接触地。

相比于一流武将凭着天赋和努力总归有希望突破超一流,平天下谋士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不说晁错,在场另一位与他齐名的议郎贾谊,一篇《过秦论》惊艳于世,甚至连当时的秦帝都为之拍案,写尽西秦之“过”,对于大汉亦有绝对的警示意义,甚至比晁错还要接近突破至平天下,因为他已经获得了龙脉认可,体内有了一丝国运龙气。

然后晁错提出了“削藩策”,梁怀王因一时激愤竟然坠马而亡,当时的贾谊乃是梁怀王太傅。

师徒情深,贾谊因此心境大破,甚至积郁成疾、大病一场,若非底子深厚——他是武将转修谋士,恐怕那一次就要了他的命。

不过时间过去那么久,双方都是理智之人,所以贾谊倒不至于归罪于晁错,反而因两人遭遇有惺惺相惜之感。

此刻接着晁错,贾谊便冷笑道:“原本倒是无人可以阻止,他一切顺利,已准备开始吸食地下龙脉之气,但后来大家也知道,出了曹孟德行刺一事,中断了他的吞噬,而后又有各种琐事,将他目光转移开。如今他身体康复,想必若非是近来风波太急,他早便忙着去吞噬地底龙脉了。”

杨彪皱眉道:“龙脉仙灵,诸位都知道在雒阳地底,只是无人见过。那董卓又怎么会知晓?”

黄琬道:“董卓应当是在吸噬了先帝的龙气之后,便能感应到地下仙灵所在,吾更好奇的反倒是,他究竟从哪里得到那吸噬之法地?”

“项羽!”

“嗯?”众人纷纷转过头去,疑惑的看着突然发声的东方朔。

“诸位,想必都听说过‘西楚霸王’,项羽之名?”

大家自是点头,说起来有些不太光彩,大汉起家,便是捡了项羽的便宜,高祖当年还是人家跟前小弟呢。

不过这世界成王败寇,高祖这样的雄主,起于微末、就算有些不太光彩的黑历史,也谈不上什么。

有人已经听出了东方朔的意思,或者说他们知道项羽身上的一些事——当年的“西楚霸王”横行一时,他虽然不是第一个公开反秦的西地诸侯,但绝对是其中最出彩一位,而他当年能够令一十八路诸侯追随,总是有些其他缘故。

外人或许会说“霸王”项羽乃是超一流武将,在西地堪称天下无敌——呵呵,若是如此,那当今雁门守将李广亦是一名超一流武将,就算实力比不上项羽,他怎么却没有能够成为一方诸侯呢?

深层的原因很简单,龙脉和国运龙气。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百年繁复

百年繁复

草海
这是一段被强奸的历史;这是一段被扭曲的历史;这是一段被刻意隐瞒的历史;让我们抚去历史的尘埃,看历史真实的——百年繁复
历史 连载 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