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良乡县衙。

赵志鸿到任知县已经五天了,这五天里,他几乎都没有休息过,却仍然忙的焦头烂额。

工部问水利,户部问粮米,礼部问香烛,吏部问效绩,尤其是刑部要追查良乡驿纵火一案,前任知县就是因为这个案子丢的官,而兵部才不会给他一个县衙派兵,去追查飞天妖人。

赵志鸿忙的都糊涂了,都没去想想自己怎么就稀里糊涂地当上了这个知县……

“大人?”良乡县衙主簿时金风在外面敲了敲门。

“进。”赵志鸿连头都没抬。

时金风走到桌子前,禀报道:“大人,陕西清吏司主事吴文亮吴大人到咱们驿站了。”

赵志鸿把头抬起来,还有些茫然:“吴大人怎么啦?按规矩好好招待不就行了吗?”

“哎……”时金风早就听说了这位知县大人是用硬关系塞进来的,但你的关系再硬,县官不如现管不是:“大人没有看邸报吗,吴大人这次可是调任京师,高升户部员外郎了?”

“怎么啦?”赵志鸿还不明白,难道吴大人高升户部员外郎,就要吃龙肝凤胆不成。

“啧……”时金风抿了抿嘴,这还能怎么了:“大人,您得过去接待一下吴大人啊,万一接待好了,说不定咱们县的赋税就能免去几成,晚一点交也成啊?”

“……”赵志鸿的脸色一下就拉下来了,驿站是朝廷的驿站,接待过路官员,每个品级都有每个品级的规格,可是一旦执行下来,就成了私底下的规矩,为了巴结上司,给上司上什么的都有。

良乡驿被一把大火给烧了,上级衙门根本没有给拨银,只能是良乡县自费重建,县衙里好不容易攒了点银子,这新驿站还没盖起来,得先紧着过路的大人们吃好。

赵志鸿本来就因为这个事别扭,现在还不得不去陪吴大人,也罢,就当是为了全县百姓吧。

赵志鸿只能去了。

去是去了,赵志鸿可是骑马去的,为了给县里省钱盖驿站,他把轿夫都辞了。

到了新驿站,赵志鸿看到工匠们都去一旁歇着了,心说他们这不是磨洋工么,他们的工钱可是按天数结算的,就过去问了问,一问才知道,是驿站里的老爷让他们停工的。

赵志鸿又悄悄找到了驿丞,驿丞告诉他,是吴大人嫌这些人工人在外面敲敲打打的心烦,就让他们停工了。

赵志鸿无可奈何,只好进去拜见了。

“下官赵志鸿,参加吴大人。”赵志鸿想咬着牙说这句话,但又怕这个吴大人看出来,连累了本县百姓。

“哦……”吴文亮一听到是下官,架子就摆足了,连眼皮子都没抬:“赵大人是哪一年的进士啊?”

“回禀吴大人,下官不是进士出身。”赵志鸿说这句话的时候一点儿都不心虚,虽然自己不是进士出身,只要能当好这一任父母官就行。

“那赵大人是哪个省的举人?”吴文亮以为这次肯定能问着了。

“回禀吴大人,下官也不是举人出身,只是一介秀才。”赵志鸿还是不卑不亢,秀才怎么了,只要有救国安民之心都行。

这一下,吴文亮可惊着了,一个秀才当了知县,这得是多硬的后台,赶紧站起来拱了拱手:“敢问赵大人是?”

赵志鸿就比较尴尬了,他也说不上来自己怎么就当了这个知县,按正常的程序怎么录也录不上他,但他就是当上了。

“你们谁是赵志鸿?”就在这时候,刘起路闯进来了。

他不是个疯子么,越是见了衙门里的人越是横,就这么直眉楞眼地闯进来的。

赵志鸿到任良乡县知县的事儿虽然没上邸报,却在县衙内外都传开了,这位赵大人原来只是京城里的一个穷秀才,不知道攀上了那位大人物,直接就补了实缺了。

因此,被刘起路问到的人,都以为这个牛气哄哄的家伙是那位大人物派来的。

“在下就是,敢问您是?”赵志鸿才当了五天的知县,就知道有些管家奴仆一类的人也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了,如果他还是那个敢拿着刀去砍飞天妖人的秀才,不知道会不会被刘起路唬住。

“我要问你点朝廷里的事!”刘起路可横的很呢。

吴文亮也以为刘起路是哪位大人物派来的,知道自己得罪不起,赶紧拱了拱手:“正好在下有点事,两位轻便。”

吴文亮到后院歇息去了。

赵志鸿看着刘起路,还是一头雾水:“你找我有什么事?”

“朝廷里最近出了什么大事,你知道吗?”刘起路真的就只是来问问赵志鸿知不知道。

赵志鸿摸不着头脑也不敢打听:“在下赴任良乡知县,只求能造福一方百姓,朝廷里的大事,在下不知。”

“你不知道?”

“在下真的不知。”

“真的不知道?”

“是。”

刘起路问完了这几句,又大摇大摆地走了。

赵志鸿站在驿站客厅里、酒桌前,迷茫了,等他反应过来追出去的时候,刘起路已经找不见了……

京师,都察院。

邹应龙也迷茫了,只不过他现在的迷茫,跟赵志鸿过去的迷茫是一样的:

飞天妖人在这里刀在那里自己怎么选……

君不正败坏朝纲在这里刀在那里自己怎么选……

严党乱政荼毒天下在这里刀在那里自己怎么选……

万古纲常就要被他们践踏了在这里刀在那里自己怎么选……

只不过,次序有点相反,当夜赵志鸿要选择的是拿起刀去砍飞天妖人,今天邹应龙要选择的是,把自己的脖子伸过去,让他们砍。

那就让他们砍!!!

身为御史的职责就是,忠君爱国,扶忠臣,除奸佞,眼下,皇上受妖邪蛊惑,浪费国帑,严党一味媚上,视国家百姓为无物,满朝上下,竟无一人敢言,这天下,还是大明朝的天下吗!?

既然朝廷里没有忠臣可扶,那自己就来做这个忠臣吧,人生自古谁无死,一片丹心照汗青!!

大明纲常,吾宁死乎!

就这么,邹应龙怀着满腔的怒火与悲愤,写下了这篇《治天下正气事疏》。

写下了这份奏疏,邹应龙谁也没有告诉,自己怀揣着这份奏疏去了承天门,交了这份奏疏以后,他就跪在承天门前了,等着皇上批示。

邹应龙是个刚直的人,也不算太莽撞,他知道,这份奏疏一上,要么使得皇上醍醐灌顶,要么惹得天子龙颜大怒,可能,还会波及一些无辜的人,所以,他谁也没告诉,就一个人来这儿上疏、跪等了。

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但大明,总得有一个忠臣站出来说句真话吧,要不然,就是对皇上不忠。

邹应龙不想一鸣惊人,也不想哗众取宠,就想用自己这一腔热血泼在承天门前,给大明留下点痕迹。

壮哉……

嘉靖皇帝很快就拿到了这篇《治天下正气事疏》,打开一看,眼睛就发亮了——你看,你看,有人跳反了吧!!!

事实就是,不管邹应龙怎么悲壮,在嘉靖皇帝这里,就是正中下怀。

嘉靖皇帝那个兴奋啊,常人绝对难以理解。

嘉靖皇帝几乎是幸灾乐祸地看了里面的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弹劾刑部尚书张永明,抓飞天妖人名义上就是刑部尚书的差事,邹应龙就借题发挥谈到了飞天妖人或者是蓝神仙之于朝廷之于皇上是何等的祸害;第二点,弹劾严嵩父子,欺君罔上,鲸吞国帑,内容就是严嵩父子找嘉靖皇帝要这六百万两银子,就是该死,当然,嘉靖皇帝也不该花这六百万两银子;第三点,陈述大明朝当下的祸患以及治理祸患的办法,正君常,除奸佞,以浩然正气治天下,则国泰民安。

这还证明了,邹应龙也不是个莽撞的人,他弹劾的是刑部尚书张永明、严嵩父子和那些妖邪,没有提皇上修道修仙的事儿。

让谁看,这都是一份有礼有节、忠肝义胆的奏疏了。

但前提是,正常人。

黄锦就站在一边看着嘉靖皇帝读奏疏时的反应,怎么看,这都不是一个正常人的反应,但他也不敢说什么,这根本就是一个挖好的坑,谁曾想还真有人眼睁睁看着也往里跳,有什么办法。

“去,把这份奏疏送到严阁老府上,让严阁老来处理。”嘉靖皇帝最厉害的一招就是让听他话的人跟不听他话的人斗,要不然,严嵩也不会留下那么多恶名。

“是……”黄锦只能祈祷了,祈祷这次的血,能少流一些。

邹应龙的奏疏很快又到了严嵩的手里。

严世蕃看到奏疏以后,自然也是兴奋的:“爹,让大理寺抓人吧!”

“不,把他交给刑部。”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严嵩只能展露他的老辣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三国之双曹争雄

三国之双曹争雄

仨横一折勾
东汉末年,曹操一代枭雄,争霸天下,逐鹿中原。如果曹操有了金手指的帮助还会不会经历赤壁之战的惨败,能不能一统中华山河。开辟曹家天下。
历史 连载 23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