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郢东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吕用之这个人还真是比较让人头疼,吕用之勉强能算是这个事情的一方谋主。只可惜,这个人最擅长的还不是计谋。没错,他最擅长的就是炼丹。

而且还自称得道高人,对天下儒学之士,嗤之以鼻,很不待见。

若是在先秦时期,吕用之一定能找到很多道友,可惜自从汉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和儒家齐名的各大学派,倒显得有些门下凋零了。

但说吕用之说的多少道家真传,那倒真不见得。

吕用之是谋臣,但估计也是唐末最坑主的谋臣了。

生生将高骈弄的疯疯癫癫,他不坑主,谁坑主?

不过现在高骈还比较好运,他还没遇到吕用之,吕用之现在也还在占山为王。

高桓前来拜访吕用之,就是用高骈这个大蛋糕诱惑吕用之为他炼丹,然后让他主臣二人提前相见。

顺水推舟,送一个人情,换来粮草,这是包赚不赔的买卖啊!

高桓越想越兴奋,只是接触吕用之还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高桓让高茹递名帖,拜见吕用之,这叫投石问路。

“公子,你又让我去犯险!你可知道九华山是狼窝吗?我区区一个弱女子……”高茹日常抱怨道。

高桓瞥了她一眼,淡淡道:“噢!你不去,那么我自己去吧!”

高茹无奈,只得接过名帖。接过名帖,还忍不住抱怨道:“得了吧!公子,就你那瘦胳膊瘦腿的!”

高桓白了她一眼,像是在说,你知道,你还不快去。

高茹真不愧是打通了阴阳跷脉的武者,脚像踩着风火轮一般,一溜烟过去,便再难见她的背影。不愧是风一样的女子!

不过这高茹还真是有点“中二”病,就平常无奇的送一个名帖,非要像抽风了一般,围着九华山的寨门绕了一圈。

玄罡之气四处溢散,吓得寨门上的喽啰面色雪白,还以为是有人来攻营,急忙吹了号角。

高茹见此景,不禁捂嘴偷笑。本来就放风天性的她,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等高茹跑累了,才在寨门前叉腰停了下来。

高茹梳理秀发,毫不在的问道:“你们这里可是有一个叫吕用之的人?我家公子要拜会他!诺!这是我家公子的名帖。”

说完,扬手一抖,直接把书信掷了进去。随后便扬长而去了。

吕用之早被高茹这丫头闹出的阵仗给惊动了。他站在寨门上,打量了高茹几眼。

伸手一摘,便把空中的书信摘回手中。

高茹那点功夫,能吓住那些喽啰,但是却吓不住他一个脑袋开窍的文人。

玄罡之气孕养在天门灵台,最大的好处就是这点,能时刻感知到周遭的玄罡之气的强弱。

武将真本事,能有多少,一眼下来,大致也能看出个端疑来。

看出来了,才让吕用之惊讶,因为一个送名帖的人,都是少见的阴阳跷脉的武者,可见名帖之人的身份。

吕用之不敢怠慢,他只是绿林。这个“吃人“的时代,被人惦记上,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情。

吕用之拆开名帖,名帖没有儒家的繁文缛节式的开头,只有简单的几个字:扬州高桓,前来拜见!

简洁的名帖,无疑给他的主人加了分。

吕用之很重视,在高桓还没有到来之前,就开始命人准备接待,而自己则是下了寨门来到门前迎接高桓。

高桓以对这个时代人物的了解,很顺利的见着了吕用之的人。

高桓下马车,吕用之就开始皱起了眉头。

吕用之年三十有余,脸生八字胡,身着道袍,就是落草为寇,也不能让他忘了自己的“老本行”。

吕用之之所以皱眉,显然是高桓身着的儒士宽衣,让他心生厌恶了。

其实道家和儒家并没有什么仇恨,只不过是学术主张不同而已。

但是吕用之这个人,很喜欢钻牛角尖,把道家先圣庄子当成了自己的偶像,学着庄子四处抨击儒学。

儒家学者会不受吕用之待见,这是很正常的。

高桓先行礼,行的乃本朝之礼,这总不会错的。

吕用之随意摆了摆手,道:“不知阁下来此所谓何事?”

吕用之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高桓微微一笑,用他早已想好的话,应付道:“听闻道人善习道法,在下敬慕,特来拜访!”

吕用之听到这话,显得有些意外。

先惊讶的噢了一声,便请高桓入了营寨。

这是入虎狼窝啊!

高茹紧跟其后,丝毫不敢懈怠。

高桓倒显得很自然,跟着吕用之进了他的聚事堂。

聚事堂是大小当家左右分坐,一副要吃人的模样,吓的高茹更是紧张起来。

吕用之就是头子,主座当然让他来坐。

既然是论道,这些人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吕用之大手一挥,便让他们退下了。

“你今日既然是为寻道而来,可曾读过我道家经典?”吕用之手搭八字胡,问道。

高桓也不敢说什么流传不是特别广的道家著作,项羽的焚书,汉朝的独尊儒术,让很多道家经典难都难被世人得知。

所以,他只好说了流传比较广,也是比较出名的名篇。

“在下曾有幸拜读过先圣的《道德经》!”高桓回道。

“噢?你一儒士,竟然拜读过《道经》、《德经》!?”(《道德经》分为两部分,《道经》和《德经》。)吕用之有些意外,不过高桓这么说,还真是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我是读书人,但并非儒士。天下之学,皆是我该读之书,在我看来并无道、儒之分!”高桓说的这是实话。很客观的说,他既不偏向那一家,也不抨击那一家。

“赐座!快赐座!天下读书人,若能有小兄弟这般见地,我道家何故如此!”吕用之不禁感叹,连忙赐座。

“小兄弟,可读过先圣的《骈姆》、《马蹄》、《胠箧》和《盗跖》?”吕用之接连问了高桓四部庄周的四部著作。

高桓微微点头,谦虚道:“略有耳闻!”

简单的介绍一些这四部著作,这四部著作都是庄子用来抨击先秦儒学的名篇。

第一部的《骈姆》便是说人脚上多出来的第六根指头,是人体多余的东西。借骈姆来和人的关系,来抨击儒学,说儒学便和骈姆一样,是人体多余的东西。

第二篇,说的是管理马的伯乐,修剪马的毛发,在马的马蹄上烙上铁蹄。其实这是在害马,而儒学就像管理马的人,而人就像马一样。

第三篇的《胠箧》则是说了的事,因为田氏代齐,是得到当时儒家学派的承认的。齐国本是太公吕尚的封国,可是田氏取代了,这是盗国,儒家却承认了。再用市井人盗走挂在腰间的铁钩,儒家说要判死罪的事,来对比。于是便有著名的的说法。

第四篇,则是借用盗跖和孔子的对话,来进一步抨击儒家的“虚伪”。

这四篇名作,在当时还是流传得比较广的,、等词,皆是出自这四篇著作之中。

既然是来论道的,高桓也不得不和吕用之谈论百家争鸣的先秦往事。

高桓抱着,不赞同,不否认的态度,乱说了一通,勉强也能应付过去。

毕竟这是先秦的事情了,庄子抨击的也只是先秦的儒学。儒家发展这么多年,学术主张有所变化,高桓也不好发表意见。

若说贴脸,强行赞同,以博得吕用之的认同感。高桓更不会去这样做的,贴脸这种事情,本就不合他的性子。

而且他是来坑吕用之的,又不是来当二当家的,贴脸什么的,糊弄糊弄得了。

可这吕用之像是遇到知己一样,拉着高桓的手,那叫一个相见恨晚啊!

后来吕用之说到了,孟子对道家流派杨朱学派的抨击,让高桓发表看法。

看来这是最后的试探了,高桓硬着头皮也要上啊!

孟子的原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口中的杨子,便是先秦时期的杨朱学派。杨朱学派是道家学派的一个分支。主张、(并不是简单的自私主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了解)。

在战国初期,杨朱学派还是很有名的,和墨翟的墨家学说,并称为显学。只不过没有名篇流传后世,知道的人很少。

孟子话的意思则是说,杨朱为了自己,要是有从他身上拔一根毛而有利天下的事情,他也不会去做。

而墨翟兼爱,若是有让他付出自己生命而有利于天下的事情,他都回去做。

孟子不是在夸赞他们,孟子后面还有一句:“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子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禽兽也!”

这句话不难理解,高桓也是知道其中的意思的。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说,才能不贴脸,还能让吕用之认同自己。

高桓眼珠子转悠,片刻之后笑道:“。”

高桓故作高深,引用了一句《道德经》里的名言,简单粗暴,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说白了一句概括:低调,就是最扭逼的炫耀。

他们说他们的,我们不争,天下人,没有人可以和我们争了!

《道德经》真是一个好东西,高桓不禁暗自庆幸,感谢老子为后世留下了,这么一个提升逼格的道理。

吕用之闻言,深思。良久之后,对高桓夸赞不已。

高桓也笑了,只不过他的笑有些坏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都市超级男神

都市超级男神

光之明夜
一名普通大学生在得到一枚神奇的玉坠,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古武者的修行之路。管你是骑士、吸血鬼、蛊师、忍者、狼人还是何方妖孽,都给我跪着唱征服吧...
历史 连载 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