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三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说前几人,都在洛阳,还好说。郭璞此人竟也在,司马炽就有点愕然。

因为他知道历史中记载,郭璞在永嘉早年,就卜筮得到“中原将乱”的预兆。于是,带头一些亲族,早早去了江南。到达时,司马睿也正好刚移镇建邺。

按这个时间推断,这个点即使没到,也已经该在路上了。

虽然疑惑这些高人为何亲自下场应试,但司马炽并不打算在这个场合下,与其等私自交谈。

很快,第一关合格的七十二人就全部入场坐定。

吏部属衙的房子没有大的足以一下子装满,于是七十二人分成三个屋子列座,一屋二十四人。

司马炽一一进屋,亲自现身同他们见了面,又宣讲了一些注意事项。便有府吏鱼贯而入,将准备好的简牍、刻刀,以及笔墨纸砚等用具一一摆上。

之所以提供两套用具,是顾全所有人的习惯。因为这时候纸张虽已流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已经抛掉竹简记书的习惯。再加上上好纸张太贵,一般人真用不起,低廉的纸张则做工差,容易为墨晕染浸透。

这次提供的笔墨纸砚则用的是王延主持的匠坊自我研制成的。纸张雪白平整,纹理细腻,厚度也经过检验,足够,不会让墨浸透。

这样一来,一方面也顺便给匠坊的纸张产业打个广告。

等所有人的工具都发放完毕,并经考核本人检验可用后,司马炽站在堂前高阶处,从缪播手里接过一大包绢布包裹。

绢布包裹四周被缝制住,并没有被拆封的迹象。

司马炽朝堂下众人示意了一下包裹,“诸位高才,请注意朕手中此包裹,并无拆封迹象。”

一屋二十四人目光尽皆被司马炽话语吸引,纷纷看向绢布包裹。

“这里面放的就是汝等今日考核的考题。皆是朕亲手所拟,并由朕、两位尚书及各府吏所誊写。除朕与两位尚书外,其余参与誊写的府吏如今尚锁在房中。从誊写开始到如今,从未有可能外出。”

“誊写完毕的试题迅速封入绢布,后交由两位尚书保管至今。”

“这是朕为了保证这次考核的公平性所想的措施,不希望有心思不净者行投机取巧之举。”

“朕统共出了二十五道题,但并不需要诸位全部作答,汝等只需择其中十题来写出所思所想即可。”

“考试时间从此时计起,直至黄昏日落。中午将由府吏提供餐饭,汝等可以选择进食,也可以选择一直做下去。”

“考后,各位所作答案将由朕与两位尚书亲自批阅审理,或许还有有温司徒、高尚书令等参与。”

“明言说,朕十分重视这次考核,朕希望这是以后国家抡才大典的开端!”

“诸君既已来参加,又顺利通过第一关考核,说明诸位都是大才。也请诸君正视这次考核,拿出平时勤奋所学,仔细作答。方不辜负汝等之苦学!”

说完,屋内众人立马嗡嗡而起。纷纷交头接耳,表示自己的好奇。

阻止曹官要众人噤声的动作,司马炽亲自拆开包裹,从中拿出一叠厚厚的纸张。

众人见此,立马静了下来。纷纷正襟危坐,缓解自己忐忑、紧张又新奇的情绪。

二十五题共誊写了四张大纸。

司马炽拿出一份四张大纸的试题,走到屋内第一位考生面前。

考生是个中年文士,眉眼略有风霜,看着生活条件并不会太好,但端坐笔直,肩不斜腰不弯,读书气质仍在。见皇帝走过来,立马站起,就要行大礼参拜。

司马炽连忙止住,“考场上不必多礼。”

又将试题递过去,“这是你的试题。”

接着,拍了拍其肩膀,勉励道:“好好考!朕希望以后能在朝堂上看到你!”

中年文士闻言,瞬间激动万分,嘴唇张着,嗫嚅几次没能说出话来,只一个劲儿的连忙点头。

司马炽示意他坐下,又宽慰道:“别激动,平复心情,好好答题!”

见皇帝亲自勉励,众人都有点眼热,恨不得换成自己。又见皇帝这么亲切,紧张的心也慢慢放松起来。

司马炽随即挥手,示意府吏等将试题发放下去。

“作答试题时,若遇到不解之事,可举手示意。每个考场皆有数名府吏和一名尚书或者朕坐镇。汝等有何需求尽管禀明。”

司马炽说完,留下曹官在这里监督着,便带着缪播、傅宣又来到第二间考场,如法炮制。

很快,三个考场共七十二名考生都成功拿到试题。

司马炽便与缪播、傅宣一人一个考场,带着数名府吏,坐镇监督巡视。

……

卢志拿到试题后,匆匆扫过,便愣住了。左右顾盼,见周围与自己同样神情的不在少数。

目光与不远处坐的稍前方的儿子扭头看过来的视线相撞,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惊讶、难以相信。

接着,他便收敛心思,开始仔细翻看所有试题。

只见首页纸张第一行赫然用朱色写着:题二十五,择其十答之即可。答题可刻于简上,亦可写于纸张。答何题,请将问题一并抄写于前,后写一“解”字,再接己之作答内容。

接下来便是开篇第一题:

“忠孝不能两全时,取忠耶?取孝耶?”

开宗明义,第一题竟是考忠孝之论的。这让卢志有点恍惚。

他是清楚知道的。本朝历来只敢言孝,不敢轻言忠义。

何故?

就是因为司马晋是篡曹魏而立。司马为魏臣,挟天子、弑君、篡君这些大逆不道之事,尽皆做了个遍。

但立国又不能无忠义,所以就极言与之并行的另一种美德:孝。武帝在朝时,连皇帝隔三差五都要亲自出面为百官、为太学等讲解《孝经》,以示对孝的重视和宣传。

国策上更是对此极其讲究。孝子贤孙因此为官者不可计数,而为官者也争先恐后言孝,甚至身体力行,做出很多瞠目结舌、不可思议的孝行。如琅琊王氏的“卧冰求鲤”“王览争鸩”以及“和峤生孝”“王戎死孝”等。

多少真心,多少只是做出来看的,卢志对这种现象自然心知肚明。

卢志再看下去。第二三题分别是:

“法行则人从法,法败则法从人。试论之。”涉及的是法。

“五谷丰登,粮价低廉,治民之好也,然丰年适以成灾,谷贱反致伤农。其症何在?可解?”讲的是农事,是一个很常见却又自相矛盾的现象。

卢志只是略做思考,没有多停留,便继续往下看去。

接下来数题无一简单之言,微言大义,触人思考。

等看到第十二题,他眼前又是一亮。

这题是这样的:“周行封建秦行郡县,汉、本朝则封建、郡县二制并行,其动机为何,结果如何。”

读完这道题的叙述,卢志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好像发现了新世界一样,以前从来没有从这种思路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本朝分封诸王,这是一件大事,甚至诸王之乱后,他时常就会思虑这个问题。

但,他一直为以前的旧认知所遮蔽:晋武帝分封诸王是有鉴于曹魏因王室孤立而亡。

曹魏时,宗室曹囧上书言需重用宗室,而不被魏帝采纳。所以曹魏被司马篡位时,没有宗室在外屏藩帝位,因此而亡。

但以此题的叙述来看,这分明是一个历史轮转的大问题。郡县、封建,孰好孰坏?如何取舍?如何避免坏结果?最好怎么做?等等。

他一连想了很多。

好不容易拉回思绪,他没有整理自己的所想所思,而是选择继续看下去。

很快,又接连有两题进入他的视线,驻留:

“前朝魏蜀吴三国何以鼎立,何以先后灭亡,与其地域分布又有何关系。”

“秦以法,两汉尚儒,魏以降则崇玄虚,何以至此。”

卢志继续陷入思考。

他是一个经历过宦海沉浮的智谋之士,年届不惑,近达知天命。所以他的想法十分务实,又兼具看透本质的毒辣。

这些题,他不光只是看题,他是本能地透过题去揣摩出题人也就是皇帝的心思。他也是因此才选择亲临考场,一试这新奇之举的原因所在。

自新皇登基以后,这逐渐发生的事情,他一一看在眼里。以前他选择了成都王颖作为主公辅佐,尽心尽力,直到他功成不听自己言,最终落败身死。

本以为至此再也不会产生为政的兴趣,但新皇的种种神奇表现,又勾起了他心底“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个家传儒经中优则仕的理念。

作为成都王颖的第一智囊,并协助过他掌握过朝政。卢志对上位者的心思自以为能做到很好的揣测,但现在看到这些题,他有点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从这些题中透出的点点新皇帝的心意,完全是颠覆他所能想象的。他感觉到新皇心里埋藏着一股魄力,这魄力似要掀翻如今整个晋朝的立国之根本,重新造出来一个新的一样。

他隐隐约约摸到了新皇的雄心,这让他既兴奋,又有点恐惧、不敢再想下去。

因为他知道,这立国之基是什么!

他出生于范阳卢氏,曾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大儒卢植,蜀汉烈祖刘备、白马将军公孙瓒都是其弟子门人。

父祖两辈也尽皆是曹魏、司马晋的高官,三公、尚书这种。是世代家传儒学,著名的经学世家。

他的姻亲则是清河崔氏。并州刺史刘琨刘越石是他的连襟。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三国之最强皇帝

三国之最强皇帝

我是阿四
刘哲意外穿越到三国,无意中捡到一名女婴,二十岁的他当上了最溺爱妹妹的哥哥,秉持着女孩要富养的原则,于是刘哲开始了制霸三国的帝王之路 “我们的口号是:只做生意,不卷入争霸” “主公,我们攻下了幽州城!” “卧槽” “我们的宗旨是:三国所有美女都是我的” “主公,貂蝉、大小乔等人已经被我们抢来了!” (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a&
历史 连载 3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