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寒千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荣的出场属于慕寒自己臆想,别当真。因为在网上查了好多,都找不到徐荣这一段时间具体的事迹。

自从举荐公孙康后,徐荣就没有任何记载,再次出场时,就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将,位居高位。那么正常臆想下,徐荣应该是在董卓麾下立了不少功勋,升任中郎将。这里我为了日后高诚招揽徐荣,只好将其安排在这场板盾蛮之乱中。

盖勋、苏则、傅燮等人的生平事迹,在这一段时间内也是找不到,都是为了给咱们主角势力拉人,做铺垫。

结姻姜氏,前面有为书友评论那一章写的不好。这里慕寒也只能苦笑,第一次写书,结姻这一段考虑的不太严谨。但现在走了一路了,也没办法再回头了。再则,慕寒也没打算让主人公这么早结婚。

除了历史人物这一部分外,对于板盾蛮兵的数量,慕寒也没把握好,有点太多了,咳咳。将就一下吧,毕竟蛮人只要是青壮,都能算作兵。诸葛亮平南蛮,孟获也不是拉起好几次十万大军嘛。

此外,历史上的板盾蛮,是为益州兵马平定,只是隔年再次反叛。朝廷欲遣大军南下平定,有人谏言换个太守,对蛮人好一点,就可以安抚。网上的资料也正是这样,所以,别信慕寒写的这一段,这都是为了主角起步,要相信史书啊。蛮人名字都是自己想的,好难起。

江夏黄穰之乱是有的,也的确有十万众,不过跟明末的李自成他们前期一样,挟裹百姓凑出十万大军。黄穰是庐江太守陆康平定的,具体花了几年时间不定。

还有高诚的骤居高位,也是一个诟病,后面只能稍微填坑了。

另外,对于朝堂上的书写很少,因为实在找不到这个时期,朝廷重臣都是谁,换的太快了。主要求181年至184三公九卿的在职人员,若是书友有资源,还请帮下忙。

大纲自己写了,目前也仅仅只到诸侯讨董完毕,再后面的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

第一本书,自己感觉前面几章写的还过得去,后面就有点平平淡淡了,就感觉好像在平白的述说一般。慕寒也不知道这是节奏乱了,还是才尽于此,还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求解惑!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少年帝国

少年帝国

梦中宋韵55
如把整个中国古代史比作一个人的一生的话,我认为可以这样类比:夏商西周是幼年时代、春秋战国是童年时代、秦汉三国是少年时代、两晋南北朝隋唐是青年时代、宋元是中年时代、明清是老年时代……继写完中年帝国的宋史《从陈桥到崖山》之后,我这本书想写的是帝国的少年时代……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写的那样,“少年”的中华帝国在历史舞台上,将少年那朝气蓬勃、欣欣向上的风貌展现的淋漓尽致。此书取名《少年帝国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锻唐

锻唐

流年君
我的妹妹怎么这么可爱!要他嫁给那个老土鳖松赞干布?别想!温香软玉?嘿!这可不如我手里这块乌兹钢!工业落后怎么办?你想想咱可是个铁匠!缺啥?咱们造!且看我李家二郎用这手中的铁锤砸出来一个煌煌的大唐!————————————————————————职业刀匠李子楚在鉴赏一把唐代古刀的时候,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贞观二年的大唐,转生在了一个废柴的宗室子弟身上,且看他能给这大唐带来怎样的变化。
历史 连载 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