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流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书已全部重新写,内容改动之大,完全等同于另开了一本新书,还希望各位兄弟朋友能够从头再看一次!

章节将在明后天陆续解禁免费,所以,为了保护您的财产,本人不建议订阅章节。

现在的李承乾是没有见过隐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的,不过在他的记忆深处,依稀还能想起一点,自己孩提时这两位叔叔的音容笑貌。

虽然在他的记忆力,这两位叔叔带给自己的恐惧,要远远超过血肉亲情。可是逝者已逝,李承乾也没有兴趣去和死人翻以前的旧账。

不过,当他看到两位叔叔的陵寝,杂草重生、满目疮痍的败落景象,心头还是会感到有些不忍。

“那些在这里守灵护陵的驻军,平日都是在干什么?这皇室宗亲的陵寝败落至此,难道就没人来打理一下吗?”说实话,李承乾对于此情此景,多少感到些气愤,便忍不住对随行的护卫发了火。

其实,李承乾这个火发的很没有道理。这隐太子虽说是皇室宗亲,可他头上毕竟还同时顶着一块乱党的牌子。这样一个人的坟,寻常人平时避之都会唯恐不及,又会有那个活着不耐烦的人,跑来给他们的坟头除草。

可是,道理虽说是这个道理,可李承乾毕竟是当朝太子,权势与威严并在。所以,就算那些被训的人心里再怎么不舒服,不服气,也不敢直接顶撞李承乾来为自己辩护。只能选择默默忍受,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好在,李承乾也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在乱发了一通脾气后,也想明白了自己这似乎是在无理取闹,强人所难。所以,除了刚才那些已经训出去的话外,倒也没有落实什么实质性的惩罚办法。

闹过了这一出,待李承乾等人来到陵寝正面的时候,他们却惊奇的发现,虽然坟头的杂草并没有清除,可陵寝四周却被人打扫的一尘不染,石碑前还整齐的摆放着几盘鸡鸭鱼肉。这一切,很明显的在告诉李承乾他们,这里曾经有人来祭祀过隐太子。

到底是什么人这么大胆?竟然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于不顾,视巡守陵寝的卫兵如无物,在邻近清明时节的时候,带着这许多东西赶来祭祀隐太子?

按理说,这隐太子一党,这几年间死的死,抓的抓,几乎也没剩下什么人啊。

“太子殿下,隐太子一党现在逃脱在外的,只剩下一个大将孙达,难不成是他潜回了长安?”跟着李承乾一同前来的长孙无忌,很明白这隐太子一党在长安城附近出现,意味着什么。

虽说这几年下来,大唐帝国先后经历了罗艺和颉利的多次洗礼,可李世民的皇位确是越做越稳。不过,隐太子余党潜伏在暗处,毕竟是一个会让朝堂不稳的x因数。这也是为什么玄武门之变过去了这么久,朝廷中人仍然对隐太子一党莫讳如深的主要原因。

隐太子手下大将孙达可能已经潜回长安的猜测,使得整个长安城一时间风声鹤唳。身为大唐帝国储君的李承乾,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护卫力量,也加强了一倍有余。

有着现代人灵魂的李承乾,平日里其实并不是很喜欢有太多的人跟在自己的身后,虽然他当年也曾羡慕过古惑仔一片中,那几位扛把子带着小弟招摇过市的镜头。不过,现在孙达很有可能已经潜回长安的推断,使得李承乾也不敢再像以前一样,贸然孤身一人的出去瞎逛,他可不想好不容易获得的再活一次的机会,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叫孙达取走。

可是,总这么困守在东宫里,也着实不是一个办法。就算李承乾能够耐得住寂寞,可他也总不能在抓到孙达前,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在家躲着吧。

而且仔细想想,范兴的事情到今天也拖了不少的日子,李承乾前前后后虽说也想了不少的办法,求了不少的人去李世民那里求情,可这些日子下来却一点让人振奋的消息都没有。

李承乾贵为太子,天牢这种非常传统的能够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方,他自然不会闲的蛋疼跑去观光观光。不过,就算他从来都没亲自去过,光用脚趾头去想,也能明白那里绝对不会是一个舒服的地方。

虽说,现在的李承乾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可是以前的所有记忆却并没有丢失。范兴在担任中山郡王长史的那七年时间里,与李承乾结下的身后主仆之情。以及在来长安的路上,范兴拼死护卫李承乾安全的深切记忆,至今想来仍是历历在目,好似就发生在昨天一般。

“恒连,你去带上几个人,和我一起去趟天牢,我想去看望一下范大人。”虽然那个被保护人,并不是现在的自己,可是李承乾对范兴的情谊却依然存在,像来心软的他根本没有办法对范兴现在的境遇视若无睹。而且,在李承乾的心里,也一直都认为范兴是一个有能力,有才干的栋梁之才。

天牢是什么个地方那里绝对不是随便什么人想进便进,想走便走得地方。好在李承乾这个当朝太子并不是随便什么人,他手里的那块东宫太子令牌,虽然在效用上距离李世民身上的那块相差了好多,可是如果只是想要进入天牢探望一下犯人,还是没有什么人敢出来阻拦的。

作为天牢里最重要,同时也是最让人琢磨不定结局的人犯,范兴享受的“待遇”自然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单独的牢区和宽敞的牢房,看上去要比想象中的条件好上一些。不过扑鼻的霉味和仅有一层薄薄的草席铺在地上当床,则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待在这里绝对不是一个舒服的事情。

李承乾走进的牢房的时候,范兴正忙乎着往墙上写画着什么。只不过,以李承乾的那点学识和眼力,他暂时还弄不明白墙上那些条条、框框、点点代表着什么,他也懒得在那上面花费什么时间。

恒连在李承乾的身后跟入牢房后,见范兴还是没有反应,便忍不住喊了一声“范大人,太子殿下他来看您了。”

可能是这个天牢平时也没什么人来和范兴说话,已经习惯了四周始终如一的寂静,并在这种环境下聚精会神思考着什么的范兴,被恒连突如其来的这么一嗓子吓了一跳。好在范兴也算得上是戎马一生,数次经历过生死的人,很快恢复镇定的他,急忙跪倒在地。

“啊,罪臣范兴拜见太子殿下。”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候,李承乾能够亲自到天牢来看他这个罪臣,确实让范兴很感动,也很意外。

考虑到范兴丢了绥州城,现在又被打入天牢,他绥州刺史这个官职自然也就不复存在。此时,称呼范兴为范大人反倒显得有些生疏。所以,李承乾干脆仍用当年在中山郡王府时,对范兴的称呼。

“范长史快快请起,在这种地方就不必这般多礼了。”双手将范兴从地上托起,看着范兴披头散发的模样,虽然身上没有被动过刑的痕迹,可李承乾这心里还是没来由的感到一阵绞痛。

“难道,这就是一个一心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忠臣,所应该落得的下场吗?”想到这里,李承乾也就愈发的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为范兴说上几句公道话,哪怕没有什么作用,至少还能让自己的良心能过得去。

“范长史虽然丢了城池,可那是为了向朝廷示警,避免朝廷中了颉利围点打援的鬼计,不但无过反而有功,怎奈…。”说到这里,李承乾气愤的一甩衣袖,为自己的有力使不上而叹了一口气。

作为东宫的侍卫总管,恒连自然清楚,李承乾为了把范兴从天牢救了出来,付出了多少辛劳,想了多少办法。虽然最终都是无功而返,可这人事毕竟是叫太子殿下都给做尽了。如今太子在范兴面前不愿提那些事情,他这个侍卫总管可不能不提,免得范兴到时候埋怨。

“殿下为了把范大人救出去,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求了多少人,到后来甚至都把安康公主搬了出来,只可恨那些整日空谈的言官,对大人死抓不放,使得皇上就算有心想赦免大人的罪状,现在也开不了口。”

范兴听了恒连的话,刚刚被李承乾扶起的身子,重新又跪倒在地说道“其实,这个下场罪臣在当初主动打开绥州城门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的,无论当初是为了什么目的,罪臣犯下的都是人神共愤叛逆之罪,所以殿下实在是不易为罪臣多方奔走,以免被那些宵小之人有了借此大做文章的机会,罪臣死不足惜,可若因此拖累了太子殿下,那就真的是百死莫赎了。”

范兴跪在那里不停的磕头,李承乾的心里又如何能够好受,眼含着热泪,再一次将范兴从地上扶起来,痛惜地说道“范长史为我大唐的江山、社稷做出了这么多的牺牲和贡献,当初在绥州城那也是范长史为了救我百姓生命,不得已而为之的,父皇的心里肯定都是明白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件事才会一直拖到现在,想必父皇也是打算过段时间,等那些言臣都闹腾累了,再放范长史出去,到时候我再去求父皇,求他恩准能让你重新回到我的身边,做我的东宫长史。”

说道重回太子身边出任长史,范兴的心理也是百感交集,眼前的这位太子殿下,可以说是他看着一天天长大的。七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一段短暂的经历。在中山郡王府的那段时间,现在看来也可以说是范兴一生当中,最值得回忆的,过的最高兴,也是最快乐的一段时间。

而在这七年的时间里,也足够让范兴了解太子殿下的秉性和为人。对于太子的长处和短处,可以说是看得一清二楚。

现在,范兴自知时光无多,为了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自觉也只能在为太子殿下做好最后一件事情了。

“太子殿下,罪臣恐怕是再没有机会太子殿下出力了,太子殿下素来仁孝,就连远在绥州城的百姓,那也是不住的交口称颂,不过殿下的优点同时也是殿下的短处,因为仁孝,太子殿下遇事常常不够雷厉风行,有事属下无心做了错事,殿下也不忍心深责,这些对于将来要继承大唐江山的太子殿下来说,都是需要去努力克服的,长孙大人博学多才多智,平时就深受皇上的信赖,太子殿下今后遇事应先向长孙大人请教。”

虽说现在李承乾的灵魂,早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人,也许是天意弄人,穿越而来的姚兴华,在秉性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上真的和李承乾非常的相识,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李世民、长孙皇后,以及所有身边人并没有发现的主要原因。

看着到这种时候,仍然在为自己担心和出谋划策的范兴,一直都强忍着眼泪的李承乾,还是没能坚持到最后,一行男儿泪最终滑落到脸颊。无奈,自己现在还只是一个太子,而非一言九鼎的皇帝,纵是有心搭救范兴,也是有心无力,无计可施。

“这天牢非太子殿下久待之地,太子还是早些回去吧,臣下求太子帮罪臣给皇上带一句话,就说皇上嘱托罪臣办的事情,罪臣都已经办完了,皇上也不被为罪臣的事情劳心,罪臣不会让皇上为难的。”

而看到李承乾竟然为自己这样一个罪臣,留下眼泪,范兴的心情也很不好受。在感叹自己不能继续为太子、为皇上、为大唐的江山社稷效力的同时,范兴也在默默的向上苍祷告,祈求大唐国运昌隆,太子和皇上万寿无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毒医很倾城

毒医很倾城

一枕红楼
毒医很倾城最新章节,毒医很倾城无弹窗,毒医很倾城全文阅读.
历史 连载 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