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大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国士台里,上百学子云集,那就热闹了,不少学派之间可是有矛盾的,这见面了肯定要是辩论的。

计然、范蠡等人在国士台外面,就听到里面的争吵声。

范蠡还年轻,对于这么热闹的场面十分热衷,一时间有些跃跃欲试,而年长的计然和朱昌对此也有些兴趣,这样的场面确实很少见。

此刻在国士台里的广场上,正是儒生公孙文,他正在台上讲着儒家的道理。

在台上与公孙文相对的便是墨家学派了,他们与儒家之争已然出现了苗头,正在台上激烈争辩。

要说辩论厉害的,那估计就是名家了,他们最出名的就是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这个事情了。

在现在看来,这样的认知是片面的,但是在战国时候,这样的认知却是比较进步的。同一时期的西方也有相似学派。

名家的出现是新政改革的需要,两者相辅相成。在西方,智者派也参与在西方政治运动之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当然名家在对于事物的认知上有其一定错误性,尽管在我们看来这是错的,但不要忘了,我们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看的。

名家的一些错误认知是无法避免的,哪怕是其他学派,也是如此,他们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人类认知自然的先驱。

此刻台上儒墨之争已经到了激烈的时刻,公孙文坚持人应该知礼仪,明道德。

墨家学子田绘则是坚持应该墨家的理论,人更应该关注现实,继承前人的知识,明白自然地规律。

儒家虽然有六艺,但那是属于贵族一派的学识了,孔子本身就是贵族子弟,只不过是家道中落,所以他的学说更倾向于政治人文理念。

而墨家的墨子本就是学于儒家,最后因为质疑,慢慢的搞出了自己的学说,他的学说就偏向于平民,实际一些,比较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的规律,前人的学识继承等等。

范蠡在下方听着,对身边的老师说道:“老师,学生以为田先生说的才对啊。不过公孙先生的言论,虽有道理,但是用错了地方。

治理民生,如果只是德高望重,品德好的人就可以治理,那么如今的周天子为何无法统领天下诸侯呢?”

朱昌点点头,并不多言,计然倒是对旁边的范蠡另眼看待。

恰在这时,突然有人喊道:“徐君来了!”

顿时,广场上立刻安静了下来。

徐骧从大堂里出来,微笑道:“刚刚吾刚到国士台,就听到了诸位的高论,大家不用拘束,吾也是来听听诸位的言论。”

这时有人喊道:“徐君,请问刚刚公孙先生和田先生所说的,徐君可有什么感想?”

徐骧走上高台,点头道:“两位先生的言论十分之精彩,对于吾而言,大有启发,今日之言,只关乎学识,不涉及其他。”

“徐君有何感想?让我等也听听?”

“好!”徐骧点头道,“徐国能有今日,一共两点,第一,吾父忠义,为保护王上而战死,诸多老臣拥戴吾上位,一直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正是因为吾父的忠义,王上感怀,派兵支援徐国对抗外敌,正是臣子们的忠义,吾才得以振兴徐国。”

此言一出,公孙文脸上笑意满满。

“当然,帮助吾的臣子们不仅仅只有忠义,吾的左司马精通兵法,吾的司徒司空等熟知政事。就连吾也知道不少东西,这些不仅仅只是忠义就可以做到的。”

徐骧的话,一波三折,原本很多注重实际的学派有些失望,但是听到这句话,心中立马又有些希望了。

“在吾看来,一个人不仅仅只知道礼法,同时也该有一身的本事,或是会兵法,或是会农事,或是会治理民生,或是会做生意等等。

公孙先生说的不错,没有礼法的世间只会混乱不堪,人心需要礼法去约束。

但是礼法却不能让普通的黔首吃饱肚子,这就需要更好的耕种技术,耕种器具等等。

所以在吾看来,礼法是不可或缺的,其他的事情也是不可或缺的。”

“彩!”

一时间不少人开始拍手叫好。

在台上的田绘出言道:“徐君所言,十分在理!”

公孙文倒是听出来了,儒家在徐国估计只能是教书先生,并且主持祭祀礼法一类的事务了。他有些失落,这与儒家所想要的政治要求不符合。

下方的范蠡却是激动,他对师傅朱昌说道:“老师,学生所言便是如此,经徐君指点,学生更加觉得,徐君所言才是对儒墨两家最好的安排。”

一旁的计然抚须笑道:“你这小儿悟性真不错。”

范蠡腼腆道:“这些先生过奖了。”

这时候田绘出言道:“徐君,我虽然很赞同徐君的说法,但是我这次来是带着老师的交代前来。

老实说,希望徐君可以停止对越人的攻伐,徐君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在侵略他国的领地了。”

徐骧并没有生气,墨家有名的学说里就有兼爱非攻。

他说道:“吾不攻打扬越,他们就回来攻打徐国,不消灭扬越,把他的子民变成吾徐国的子民,战争依旧会存在。

这场兼并战争会死上千人或是上万人,先生觉得残忍,那么持续上百年的战争会死多少人呢?

要想达到贵派的理想世界,这片土地就不应该存在这么多国家,而是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国家了,国家内部的人就不会互相打仗了。”

田绘愣在那里,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了。

下面的人也很震惊,他们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结论。

计然看向徐骧的眼光不一样了,他也觉得徐骧说的很有道理,确实这世间只有一个国家了,战争就会消弭了。

过了一会,田绘拱手道:“徐君今日说的言论,在下现在想传回给老师,让他来评判。”

徐骧点头道:“好,在徐国,不会因言获罪,当然也不可胡言乱语。即不可捕风捉影,说话要讲究实证。其次,不恶言相向,出言威胁。”

“徐君说的对,说话一定要有理有据!”

“徐君,这国家管理只需要礼法就足够了吗?周礼已经在这乱世不管用了!”

田绘也出言道:“亲亲之隐实乃大谬!”

公孙文顿时出言道:“此乃仁孝之举!”

徐骧摆手道:“周礼虽然可以约束人心,但是人心多变,仅靠自觉是难以管理的。所以还需要刑法。

至于亲亲之隐,这固然说是对自家有仁孝之义,但是但是一家一户之小仁小义。

若是当官者,隐匿包庇自家亲人的罪责,那么他如何对得起自己治下的百姓呢?又如何对得起君主对他的信任呢?

更有甚者,君主包庇自己的后代,那他是昏君?仁君?公孙先生,既然贵派讲究君子之风,岂能不注重大仁不义?”

公孙文涨红了脸,他无可反驳,对此他只能拱手道:“在下学识浅薄,此事在下当告诉老师才可解答。”

徐骧微笑着点头道:“可以,道理越辩越明,真正的道理也要经得起争论。”

公孙文拱手道:“徐君的胸怀,在下佩服!”

下面的人也纷纷称赞徐骧。

就连一直作为看客的朱昌也出言道:“这里才是我心中一直期盼的地方啊。”

这时候,徐骧摆手道:“诸位,今日吾前来,还有一事,五天之后,吾将考核各位的才能,量才取士,已经有了把握的可以报名参加了!”

徐骧这一次是为了给即将接手的领地选拔一批官员,当然主要的高官都是徐骧的人,新选的官员都是基础官员。

为了能让各地官府的执行能力提高,徐骧将官府的职权要分隔清楚,同时对朝堂上的职权也要分割清楚。

徐骧设立了大司马之职,华音接任,大司马之位与宰执同位,不受宰执管辖,直接向徐骧负责。

左司马是洪源,右司马是邵舟,邵舟原是华音的副手。

司徒依旧是云庭、司空罗俊、司寇阳旦、司农于定、乐伊徐宏、工伊林寻、商伊吕安、兵伊高泰共九卿。

每一个部们都有左右副官,内部还有几个小部门。

司马内部有兵员登记造册部门,器械后勤部门,作战谋划部门等三个。

司徒掌管徐国内部民众户籍,民生安排。

司空掌管天下土地,不管是封臣的还是百姓的都要登记在册,只要是徐国的土地都归司空管理。每一年都要核实一次,检查有无新增土地。

有耕地部门,林地部门,山地平原部门,水系部门等四个。

司寇掌管刑法,有立法,执法,检察三个部门。

司农监察徐国农事,每到春耕秋收时最忙,有研究农作物,研究农事器械,研究天气情况等三个部门。

乐伊掌管国家乐队,礼法,舞蹈等事情,接待外宾,出使国外,庆典大礼都由其负责。

工伊掌管建设工程,商伊掌管国库,商业,专利保护等。

兵伊是分割司马权力的部门,他主要掌管国家兵源,地方防卫部门,城管防卫,军队器械后勤部门等。

这里兵伊负责分发后勤物资给军队,而司马麾下的后勤部门负责接收。

兵伊握住了军队的命门,直接归徐骧负责,宰执只有了解的权力,并不能掌管。

这是徐骧初步对外朝的权力分割,至于各地城池直接按照六部划分,没有朝廷那么复杂了。

所以徐骧的考核主要是就从六部入手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女神的贴身护卫

女神的贴身护卫

问鼎
历史 连载 1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