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平三年七月下旬,邓艽来到通山县。通山县离姑藏已不远,看来今年能回家陪妻子过年了。

来到通山县工匠坊,也就是鲁班负责搞研发的地方。邓艽的一些后世的知识,在这里由鲁班带着众学徒研究出来。

当然,这里的东西是整个邓艽势力的心脏。保密与安全是最好的,此坊就建在军营旁边,内部也有士卒精锐把守。

现在鲁班做的是打麦子、青稞的脱粒机。

邓艽来到工匠坊,邓艽记得农村里割麦子,都是用小型的农用收割机。一亩田半个小时就割完了,顺便还完成脱粒装袋,但眼下是一千八多年前的汉朝,别说收割机了,似乎后世用的那种弯月形的,密齿镰刀都还没有发明出来。

鲁班问过普通农夫:“汝等往年怎么收割小麦与脱粒的?”

农夫说:“我们就把麦穗割下来,挑回家晾晒一两天,然后用连枷或者竹竿挨着敲打几遍,再装进带眼儿的藤筐里,摇晃麦子就掉出来了。”

鲁班给邓艽讲过,邓艽听了点点头,这和后世的区别也不大,收割机脱粒之后的麦子弄回家也还得晾晒和过筛,但只割麦穗让他还是有些不能理解,于是好奇的问:“割完麦穗之后麦秆怎么办?”

“麦秆有啥用,喜欢就割一些回来晒干之后烧火做饭,剩下的等到入冬了就放火烧掉接着种麦子!”鲁班的徒弟耸耸肩。

主要还是耕种方法的问题,以前没有牛,没有犁,土地没办法深耕让土壤的营养进行轮作,只能年复一年的在上面随便挖个小坑把种子种下去,加上也无法将地里面的杂草根破坏清除,导致野草年年疯涨,这就导致了庄稼没有营养根本就长不好。

而且邓艽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时候一个人可以种,几十亩上百亩田了。这种原始粗放的种植方式完全就和闹着玩儿差不多,采用小猫盖屎的方法,远不如深耕细作种三五亩田的收获大。

但在这个时代人少地多,而且缺乏大型牲畜和大型农具,农民也只能采用这种原始的种植方法。

现在已不是这种望天收的种田模式,西羌每户几乎都有一二头牛,然后有工匠坊制作出的,曲辕犁、犁耙这些大型的农具。耕种轻松很多,也快很多收成提高不少。

西羌有地域优势,而其它地方,牛在这个时代很少见,而且非常贵重,即便是在后世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牛仍旧是山区农民家庭的重要支柱,后世一千八百多年,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有规定,杀牛是犯法的。

邓艽去过两淮,也只在镇一级地方上看到过几头拉车的牛。

至于犁耙这些农具,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后世农村用的都是曲辕犁,邓艽记得小时候自己家里就有一架,而且还是铁制的,根据记忆大致可以用木头弄出来,经鲁班几次改动非常好用。

如今没有脱粒机(四川叫打谷机),只有把地里的麦穗全部都收割回来。

现在,鲁班正在制作,邓艽设计的脱粒机。

而这只是一种,邓艽见过的脱粒机有两种,一种是收割机上的那种,需要用拖拉机或者电机驱动,还有一种更加小型的脱粒设备,是用脚踩的,像老式缝纫机一样,踩的时候连杆会带动主轴转动,然后把麦秆带穗的一头放进入口。主轴上一些,交错凸起的钢筋就会把麦穗头绞烂。麦粒就会脱掉,然后从出口掉落下来。

眼下连杆和皮带肯定是没有的,但可以做成手摇式的,眼下这个时代,唯独人工最不值钱,人力也不值钱。

设计时邓艽画了擦,擦了又画,反反复复多次,邓艽才大致将设计定格下来。

设计的很粗糙,很多地方完全是凭想象脑补的。但作为一个见识过,后世几千年文明的人来说。这种简单的机械,在原理上没有任何问题。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制作,在这个没电锯,没车床的甚至最简单最原始的木匠工具都不全的时代,要把一个设计出来的东西做出来,那不是一般的困难。

但邓艽有鲁班这祖师级人物,把图纸给鲁班一试就知道行不行,把草图定型之后,各个部位都标上数字。

刚拿到图纸时,很多工匠不知道这是个啥!就问鲁班:“大师傅,你这画的是什么?”

“这个叫脱粒机,是用来给麦子脱粒用的,如果做好之后可以在田地里一边收割一边脱粒,然后把麦子挑回来晒干就行了。”鲁班解释说。

“你是说这玩意儿,能够把麦穗上的麦子直接弄下来?”工匠们激动的问。

“嗯,原理应该没问题,但是要做出来才知道效果,我们先去锯一棵树回来!”鲁班把竹棍丢下站起来,拿上锯子和斧头出发,工匠们也赶紧屁颠儿屁颠儿的跟上去。

半个小时后,几人吭哧吭哧!抬着一根直径超过,四十厘米长度超过两米长的木头回来。

根据邓艽的设计,这个最简单的手摇式脱粒机,最大的问题是旋转时候的稳定性,要保证转动后不至于经常被麦草卡死,所以主轴转动时候的动能要求很大,也就是说要很重,转动之后在主轴自身的旋转动能驱动下高速转动,才能把麦穗的外壳打烂,转子速度越快,脱粒就会越轻松越干净。

鲁班让徒弟们先从,抬回来的木头上选择最笔直的地方。锯下来一截大约八十公分长的木桩,然后用柴刀把外面的树皮刮干净,又用凿子在上面。每隔差不多三寸距离凿一个两寸深的小洞,小洞的位置全部交错开。凿完洞之后就去砍来几根老竹削成五寸长的竹钉,比洞口要粗一些,然后一根一根钉进小洞里面。

木活儿,鲁班是大汉最好的一个木匠。

修房子的时候,鲁班设计制作的榫头获得了全县人的肯定。一致认为榫头,不仅加快了搭建房屋框架的速度。而且也加强了,房屋的安全性。

就在众人处理脱粒机中心转轴的时候,鲁班也用几根小腿粗细的木头搭起了一个简单的木架,高一米,宽大约一米,两边用斧头砍出来一个,u型的支架用来放置徒弟们正在制作的脱粒主轴。

然后是主料斗,必须用木板密封好,鲁班计算了一下,大约需要十多块木板,于是只能再次抄起铜锯开始锯木板。

一天时间一晃而过。

等到太阳快落山的时间后,先前派去帮农夫收麦子的回来,工匠们挑着一担藤筐,一些人背着一筐。

夕阳下,工房前面摆放着一个奇怪的木头盒子。

鲁班与一个徒弟两人,正满头大汗的围着木头盒子忙的不亦乐乎。里面还有一个巨大的,长满了竹钉的木头。

“大师做好了吗?,这是东西叫什么呀?”众人惊奇不已的围着这个奇怪的盒子转了一圈问。

“这是我们做的脱粒机!”徒弟激动的回答。

“脱粒机,好用吗?”众人眼睛睁的大大的。

“经后收割麦子,有了它就不用把麦穗弄回来晒了,在地里就可以把麦子剥出来。”徒弟眉飞色舞的说。

“哎呀,太好了!诸位,快来看,大师将脱粒机做出来了,我们再也不用挑麦穗回来晾晒了!”那工匠虽然似懂非懂,但还是很显摆的大声嚷嚷。

这个看起来奇形怪状的木头盒子,到底是怎样把麦粒脱下来的?

“来,把主轴抬下来,差不多就这样了,把转轴装上就可以转动试验一下了。”鲁班不断的观察和测量之后,用斧头把几个地方挨着敲打几下。感觉差不多了,于是两人把足有五六十斤的巨大主轴抬下来。

接下来必须在主轴两边中央位置,各打一个边长十五厘米的正方形大孔。用这个孔来安装转轴,而为了保证这个孔必须在主轴的最中央。陈旭用一根自己制作的竹尺,反反复复测量了许久之后,才用一根细木炭画出一个方框。

鲁班的学徒一直属于被动的帮忙,鲁班说的主轴、转轴、料斗、摇把、曲轴他什么都听不懂,但却不妨碍,他对这个神奇的东西表现出足够的兴趣。

太神奇了,他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师傅。是从哪里学会的这些,匪夷所思的东西。

方孔必须打的完全垂直,免得主轴转动的时候。重心不稳发生跳动,这件事鲁班不放心让徒弟来做,因此他必须亲手完成。

为了脱粒机足够结实,两边的方孔足足打进去接近二十公分,

喝茶休息了一会儿,鲁班又开始制作主轴,用两根小腿粗细的花梨木,一头削成正方形,一头用刀斧修整成为近乎于正圆柱,把方头小心翼翼的钉进主轴,两端的方孔之中。

“呼,还好,主轴没有裂开!”当两根转轴全部都被钉进去之后,鲁班忍不住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主轴和料斗完成,脱粒机就算完成了百分之九十,最后一步就是安装摇把。

先在长的那头主轴圆柱端锯出一个凸形的榫头,然后把专门锯回来的一根l形木头。打方孔铆合上去,再打入竹钉卡住,最后用麻绳密密匝匝的绑上三四层,将摇把和转轴榫头的结合部。捆扎的如同粽子一样,这样才能让最细最受力的部位免得用力过猛断裂了。

其实主轴和料斗的结合部位,还有摇把的榫头铆合部位。都应该用金属制作,这样才会更加耐磨,可惜眼下没这个条件,去镇上打造也来不及了。

“来,抬上去试试!”鲁班丢下手里的麻绳。

“师傅,这就好了?”徒弟激动不已,刚才一直站在旁边,看的眼睛一眨不眨,对于自己的师傅用榫头,制作如此复杂的东西充满了无限的敬佩。

“嗯,放上去转动看看效果!”鲁班点点头,两人把装好了转轴和把手的主轴抬起来放到料斗的支架上。

“咔嚓~”

随着主轴稳稳的搁在u形支架上,主轴距离支架两边的间隙不到五毫米,完全在邓艽的设计范围内,如果是在后世一个真正的木匠来做,两边的间隙不会超过两毫米,但现在这个条件下这个间隙已经堪称完美了。

最后把准备好的一根老竹筒套在把手上,中国历史上第一台手摇式人工脱粒机宣告正式完成。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窃日偷天

窃日偷天

一夜知冬
师尊,我们有仇吗?为什么你要推倒我,还把我搞穿越了!穿越了也就算了,临走还砸我身上个紫了吧唧的破光!随身B超啊?为了回去揍你,好赖我得活着。幸好我精通窃技,偷灵探宝,偷香窃玉,偷天机造化,偷万古气运,哥就是这么威武,不服你咬我啊?
历史 连载 83万字
回到南宋搞事情

回到南宋搞事情

布衣米豆腐
人到中年的张韵因一起交通事故穿越到了南宋,成为了循王张俊的五世孙! 赵扩:他们说我是昏君!张韵:官家不是昏君! 大金:我们很厉害!张韵:本将喜欢狩猎于辽东! 蒙古:我们是BUG!张韵:老子才是BUG好不好。 欧洲各国:路途太远,我们很穷!张韵: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去看看! 我叫张韵,他们都叫我六郎,“六郎将至,请勿动,动责灭国!”
历史 连载 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