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孝成王篇,总算完结了。因为,这个时期,有很多贤君、名臣、名将,还有战国时代,最大的两场战争: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

当然呢?

悲催的赵孝成王又遇上了麻烦:北击燕国之战、北破匈奴之战。

也可以说,赵孝成王时期,一直都在周旋诸侯,金戈铁马。

所以,用了三十四个章节,来描述这段波澜壮阔的战国历史。

那么,这个时期,有哪些君主呢?

1、赵国:赵威后、赵孝成王。

赵威后留下了两个有名的故事: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说齐使。在她的主政下,齐国和赵国的破冰之旅,还实现了齐、赵结盟先抗秦,后伐燕。

赵孝成王这里就不多说呢?

2、秦国: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政(秦王政)

这里呢?就重点简单介绍一下,秦昭襄王这位君主。

秦昭襄王在战国后期,活跃最强的君主。如果说,他前四十年的执政生涯,是大秦宣太后的功绩。那么,驱逐四贵、囚禁宣太后,这就是他独断朝纲的标志。

当然,在他后期执政十五年,他干了三件事:

a、欺负韩国、恫吓魏国。

b、秦赵长平、邯郸之战。

c、逼死白起。

这里值得提一下:秦昭襄王继位,是得到了赵武灵王和燕昭王的帮助。

3、燕国:燕武成王、燕王喜。

燕武成王北击东胡,也是可圈可点。燕王喜不干别的事情,就喜欢找赵国的麻烦。至于,燕王喜为什么干上了赵国,我在章节中讲过。

4、楚国:楚顷襄王、楚考烈王。

我在《赵武灵王英雄传》,讲解了楚顷襄王悲剧的质子人生。早期在位的时候,也过得屈辱:父(楚怀王)死秦国、郢都被破、王陵被掘、被迫迁都、屈原跳江。这个人后期还是比较贤明,任用贤臣,光复疆土,成为由倾覆之君,变成了挽救楚国江山社稷之人。楚考烈王的时代,也很丰富:黄歇的偷梁换柱归国继位、助赵伐秦(邯郸之战)、灭亡鲁国。也是这个男人,让楚国国力短暂的恢复。

5、齐国:齐襄王、君太后、齐王建。

齐襄王、君太后、齐王建,这三位齐国的掌权者,为什么选择偏安,为什么不参与中原战事,这是因为五国伐齐之战,齐国从鼎盛,走了下坡路。也因为此战,和平两个字,深入齐国君臣、百姓之心。

6、韩国:韩恒惠王。

韩恒惠王留下的事迹,也很丰富:继位之初,合纵诸侯伐燕;单独和秦国打了三年;秦祸移赵(献上党);合纵诸侯收复疆土(邯郸之战)。他还来想了一个办法:让秦国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以达到疲秦的目的。当然呢?他还有一个厉害的儿子:韩非子。

7、魏安僖王。

对于魏安僖王,对他的评价都是不好的:被秦国恫吓,没有胆色(邯郸之战时);打压自己的弟弟信陵君。那么,魏安僖王是个怎样的人呢?他的弟弟如此能干,他就这么弱?

那么,这个时期,名将也不少。

赵国:廉颇(勇冠诸侯,后被封君,流落诸侯)、马服君赵奢(阏与,一战成名。)、都长君田单(齐国的社稷之臣,却流落赵国)、乐乘(伐燕被封为武襄君)、赵括(被骂了上千年,纸上谈兵的赵括)、庞暖(这个成名很早,出山却是相当老,击败燕国,合纵诸侯伐秦)、李牧(赵国最后的社稷之名将)

秦国:武安君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王龁(三朝宿将)、蒙骜(后起之秀)

燕国:栗腹(燕武成王伐东胡名将)、乐间(燕国昌国君,赵国望诸君乐毅之子)

魏国:晋鄙(嚄唶宿将)、信陵君公子无忌(助赵伐秦、合纵诸侯伐秦)

韩国:冯亭(献上党)

齐国:安平君田单(流亡赵国)

这个时期的名人,就更多了。

赵国的游说家触龙、战略家虞卿、纵横家苏厉(长平之战出场)、毛遂自荐、侠义侯李谈;秦国的范雎励志人生、王氏的崛起、蒙氏登场;韩国的五世相韩张开平;齐国的外交家鲁仲连;燕国的将渠、剧辛。

当然呢?

最有名的是战国四公子之三: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

总之呢?这个时代,贤君、名臣、将相、诸子百家,为我们留下了精彩又令人难忘的历史。

那么,赵孝成王时代,结束了。

下一章,将会开启怎样的篇章呢?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这届父皇不好带呀

这届父皇不好带呀

记棠
历史 连载 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