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尉缭子献计:横扫六国

秦始皇做为君王,无疑是幸运的。在他犯错误的时候,总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指出他的错误。

因此,历史上也留下了敢于指摘千古一帝犯错的名字:茅焦、李斯。

茅焦,为秦始皇保留了一个孝子的美名,凝聚人心。也成为了千古一帝身边的亢直之臣,留下千古美名。

李斯,为秦始皇留住了人才,也改变了自己被驱逐的命运,进而成为了千古一帝身边的能臣,也是秦始皇兼并六国,称帝之后,身边为相的第一人。

如果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大一统,功勋超越三皇五帝,自称皇帝的男人。那么,李斯就是第一个封建王朝,叫丞相的男人。

李斯、秦始皇,这对君臣,无疑是最好的搭档。

当然呢?

臣子敢于指摘皇帝的错误,有一个前提条件:皇帝要有容人的雅量,听得进去下属的意见,是一位明君、贤君、仁君。

如果皇帝是一位残暴、昏聩的君主,你去指摘他的错误。那么,恭喜你。等待你的不是飞黄腾达,千古美名。而是,飞来横祸。

被贬、流放、罢官,这是轻的;被杀,甚至会祸延子孙,被灭族。

所以,忠言逆耳,劝谏要小心。

秦始皇的幸运,是犯错有人敢于指出,加以改正。

茅焦、李斯的幸运,是秦始皇听得进去。

也可以说秦始皇造就了茅焦、李斯的美名;李斯、茅焦成就了秦始皇的千古伟业。

那么,茅焦、李斯之后,秦始皇会遇见谁?

谁的出现,又会给秦始皇带来帝王霸业?

秦始皇敢于承认错误,废止逐客令,善待异国他帮的人才,并让敢于说话的李斯,担任廷尉。

秦始皇此举,释放出一个信号:只要你们敢于指出我的错误,我会改正,并加以重用。同时,秦始皇也表明国内人才,不分异国他邦,一律平等对待。进而,彰显了秦始皇博大的胸襟和知错能改的贤君、明君风范。

秦始皇之举,收到了显著的功效:不仅展示了不会排挤、打压外来的人才,还安定了来自异国他帮的人才之心。

这时,秦国又来了两个重量级别的人物:尉缭子。

那么,尉缭子和姚贾的出现,给秦始皇的帝王霸业,带来了什么?

先来介绍一下尉缭子的基本情况。

因为史料的缺乏,他的真实姓氏是什么,没有记载。但,留下了一个名缭。

尉缭子劝谏秦始皇,且被秦始皇看重,被封为国尉。他也为秦始皇的帝王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后人称为尉缭子。他写了一部兵书《尉缭子》,与《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在宋代并称为《武经七书》。

尉缭子的生卒时间也没有记载,什么时候入秦,入秦时候的年龄有多大,也没记载。据推算,尉缭子入秦的时候,应该在秦始皇废除驱逐令之后。

那么,尉缭子留下了什么?

对秦始皇的形象和评价。

先来看一下,尉缭子的对秦始皇的形象:蜂准、长目、挚鸟鹰、豺声、虎狼心。

尉缭子对秦始皇的评价: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简单说,秦始皇落魄的时候,会善待人才,不拘一格。但,得志的时候,就会轻视人才,不把他们当回事。

这就是典型的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尉缭子得出一个结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秦王得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久居矣。

那么,尉缭子为什么会对秦始皇有这样的评价,还得出这样的结论?

1、据说,尉缭子会善相,看人准。

2、根据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对待吕不韦、生母赵姬。

这就有一个问题:尉缭子对秦始皇的评价不高,为何还选择辅佐秦始皇?

1、尉缭子想要建立功业。

2、秦始皇是七国之中最合适的君主。

3、释放生母、废黜逐客令带来的积极影响。

4、尉缭子想要结束乱世,安定天下。只有秦国,才能安定天下。

因此,尉缭子是个很矛盾的人,对秦始皇的印象和评价不高,却最终选择了秦始皇。

当然,尉缭子来秦国找工作,过程并不是很顺利,相反,充满了波折。

秦始皇虽废黜了逐客令,但,本地人才与异国他邦的人才,明争暗斗,还是有的。

此时的尉缭子,没有显赫的功绩,也没有名声。拿着简历,来秦国找工作,碰壁也很正常。

尉缭子出生在魏国、成长在魏国、求学也在魏国。按理说,他是魏国人,应该为母国出一份力。可,魏安釐王、信陵君去后,魏景憨王不思进取,也不注重人才。

也导致了大量,有才学的人离散。其中,尉缭子、姚贾两个为代表的人物,来,秦国谋发展。

尉缭子在咸阳喝点酒,打算再呆几日,就周游诸侯。

可,他的一篇文章,进入了秦始皇的眼球:平天下之策。

也可以说,尉缭子给秦始皇献上了一篇:平天下的策论。

秦始皇看了这篇文章,召见了尉缭子,并与之深入交谈,燃起了他帝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由于秦昭襄王时期,有短暂的称帝(西帝)之名。虽很短暂,但,那也是秦国的辉煌。

秦国称帝,被以齐国为首的齐、韩、赵、魏、燕、楚六国诸侯联起手来,被逼去掉了帝王。

如果秦始皇能够拾起曾祖父未竟的伟业,那么,他的功业,高于秦国历代先君。同时,他逼杀吕不韦、囚禁生母、怒杀大臣的事情,就会掩盖过。

因此,秦始皇看到了尉缭子的文章,秦国的帝霸天下的大梦觉醒。

尤其是现在,秦国国力足以碾压任何诸侯,再加上山东六国,又无远大的君主,也没贤能的名臣。

那么,发挥脑洞想象一下,秦始皇看了尉缭子的文章,会与之有什么样的对话?

秦始皇看后,不仅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同时,也激起了他帝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秦始皇先客套几句,进入主题,开始发问:

秦国能够兼并天下?

秦国如何荡平诸侯?

尉缭子开始替秦始皇解答疑惑:

秦国有实力兼并天下:从疆域、人口、战力以及山东六国无远大之君。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尉缭子说了一句大气磅礴的话: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

秦始皇听了这句话,振奋人心。诸侯犹如郡县之君,完全没被人当回事。

但,尉缭子又说了下一句,也是秦始皇担心: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的确,以秦国的实力,碾压任何一个诸侯都不用担心。但,诸侯合纵,秦国是不能敌的。再加上,信陵君、庞暖合纵诸侯抗秦的声势,秦始皇是经历了的。

接着,尉缭子又给秦始皇想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荡平诸侯:原秦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当,最后几个字‘诸侯可尽’,传到秦始皇的耳朵里,说了一个字:善。

简单说,尉缭子的出现给秦始皇带来了两件东西:

1、帝霸天下的美梦。(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

2、如何帝霸天下。(以武力为主;辅之毋爱财物,贿赂各国的权臣,让其自耗)

也就是说,尉缭子给秦始皇献上了:兼并六国,安定天下的大计。

而,这条大计,符合年轻的秦始皇所想。于是,尉缭子得到了秦始皇高规格的待遇。

不仅对尉缭子礼遇有加,还与他同食,同衣。这种待遇,绝无仅有。

这就好像,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的隆中对,符合刘备之心。因此,诸葛亮享受了刘备高规格的待遇,还说了一句: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至于秦始皇有没有说:我得尉缭,犹如鱼得水。

但,尉缭子得到了极高的待遇。

按理说,臣子受到君王高规格的待遇,应该很开心。

可,尉缭子高兴不起来。

因为,尉缭子明白一个道理:君王现在有多喜欢你,以后就会有多恨你。

毕竟,秦始皇囚禁生母、逼杀吕不韦,他的个性,尉缭子岂能不知。

君子总会在祸难来临之前,善全自身。于是,尉缭子想要逃离秦国,远离秦始皇。

可,秦始皇得到了这样的人才,是不会让尉缭子如愿以偿,并用自己的诚意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尉缭子。并,把国尉的这个官职,交给了他。

秦始皇亲政之后,又收获了一个能臣:尉缭子。

那么,姚贾的出现,又能替秦始皇带来什么呢?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花千骨同人文之自升衙石玉青葱

花千骨同人文之自升衙石玉青葱

饭桶家的小厨娘
这是一个有关画骨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故事。白子画在失去花千骨以后,发疯癫狂,即使花千骨转世复生,两人恩爱得携,他仍难免患得患失。如此,若是花千骨有失,他该如何自处?是倾覆天下还是牺牲小我?花千骨事事轻信于人、常常爱心泛滥,她是否能洞察世事,成长为堪配白子画的贤妻?这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不立樊墙天广大,自升衙石玉青葱,这将成为画骨夫妇今后共同的持修之道。
历史 连载 39万字
雪的厚度

雪的厚度

冷子桑
有心后者有血,故厚。有雨后者有雪,故厚。有人后者有情,故厚。有阑后者有愈,故厚。你于林海听涛声滚滚,我于崖畔听雪语绵绵。
历史 连载 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