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横扫六国之始

尉缭子给秦始皇献上了平定天下的策略、姚贾离间诸侯、韩非为秦始皇带来了帝王霸业的理论知识、李斯献上了亡诸侯的方案。那么,接下来就是秦始皇实行兼并六国,一安天下,成就帝王霸业的时候。

秦始皇会朝哪国诸侯挥出亡国的秦剑呢?

按照李斯亡诸侯的方案,首当其冲:亡韩。

至于亡韩,李斯也说了几点:

1、离秦国近。

2、实力弱。

3、试探诸侯。

4、非打不可。

可,有句话说得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关键是东风,迟迟没有吹来。

就在韩非死的这一年,秦始皇以桓齮率军攻打赵国的平阳和武城,击败赵军,杀死扈辄 ,并斩杀赵军十万人。秦国趁势攻打赵国的赤丽和宜安,与赵国在宜安、肥下交战。

赵国名将李牧,出战,歼灭秦军十万。李牧也因为显赫的军功,被封为武安君。导致桓齮叛逃。此时的秦国,国内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因此,亡韩的计划是有的。但,还不到实施的时候,欠一场东风。

秦始皇被赵国打败,丢不起这个脸,自然不会认输。于是,又出兵伐赵,大败赵军,杀死赵军将领,夺取宜安、平阳和武城。

紧接着,秦国对赵国实行穷追猛打,不给赵国喘息的机会:分两路大军进攻赵国。

一路军队抵达邺地,一路军队抵达太原,攻克狼孟和番吾。

由于李牧的存在,秦国又铩羽而归,被击败。

简单说,秦国和赵国在赵王迁继位的时候,打了五次。

秦国赢了三次,输了两次。

秦始皇见赵国有李牧在,暂时停下了对赵国的进攻。

然,上天给了秦始皇吹来了一道东风:赵国发生了地震。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32年,赵国发生了一场地震。这场地震发生在赵国北疆代郡,波及面广,毁坏性很大:从乐徐以西,北到平阴,楼台房屋墙垣大半震毁,土地开裂一条巨缝,东西宽一百三十步。

那么,秦赵两国打了多次,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如今,赵国遭遇地震,国事衰微。秦国会不会落井下石。

面对这个上天赐予的良机,秦始皇立即召集朝臣,召开了一次大型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是否伐赵。

有的人赞成伐赵,他们的理由:

1、趁着赵国这场地震带来的伤害,理应加大对赵国的攻击。

2、这是上天给秦国灭亡赵国的机会。

3、不能给赵国喘息的机会。

有的人不赞成伐赵,他们的理由:

1、赵国遭遇地震,秦国趁虚而入,不仁。

2、与秦国亡诸侯的战略背道而驰。(先灭韩。)

3、赵国有名将李牧,不好打。

那么,面对主张打和主张不打,秦始皇又持什么态度呢?

答案:很矛盾。

秦始皇想趁着赵国发生了大地震,加大对赵国的攻势,一战击垮赵国的有生力量。但,秦始皇又有两个担心。

1、赵国有个能打的名将李牧。

2、赵国的军事力量,并不弱。

就在,秦国君臣尚未对伐赵这个议题讨论出结果,又发生了两件事,最终让秦始皇选择放弃了伐赵。

那么,这两件事是什么呢?竟然,让秦始皇错过了这个消耗赵国国力的战机呢?

1、魏景憨王献地。

公元前243年,魏安釐王甍,魏景憨王继位。不过,这位君王是悲催的君王。他刚继位,就遭到了秦国的军事打击,且丢失了二十座城,失去了大片领土。秦国为了加强这片领土的管辖,设立东郡。

魏景憨王有脾气,号召诸侯伐秦。结果,取得的战果微弱,合纵失败,惹怒了秦国。反而,被秦军夺取魏国的朝歌。

随后,秦国加大攻势,夺取魏国的汲地。

就连秦始皇亲政,剪除吕、嫪之势,还不忘出兵伐魏。秦国又夺取魏国的垣邑、蒲阳 、衍邑。

简单说,魏景憨王继位,年年被秦国打,丢了大片疆土,被打得没有半点脾气。好在,赵悼襄王甍,秦国的注意力在赵国身上。

魏景憨王过了几年安宁的日子,最终又被打破。尤其是秦国与赵国对战,有输有赢,魏景憨王害怕了。

按照秦国的个性,打不赢强的,总会欺负弱小。

魏景憨王为了自保,表明诚意,想了一个办法:送地。

2、韩国南阳郡守献地。

公元前239年,韩恒惠王甍,韩王安继位。但,这个君主对秦国又畏,又恨。外交国策,也是朝令夕改,时而朝秦,时而幕赵。

韩王安特别爱来事,既想联合赵国打秦国,又怕打不赢秦国。当秦国派人来韩国问罪,说了几句话,就吓得韩王安没有脾气。

韩王安只能派韩非入秦,离间秦国君臣,以达到弱秦的目的。

结果:韩非被秦始皇杀了。

韩非死了,最害怕的人莫过于韩王安。

索性,秦国杀了韩非,与赵国扛上了。韩王安,总算心安了。

可,秦国和赵国对战,互有胜负。韩王安又怕秦国朝韩国这个软柿子捏,再加上魏国献地,更让他坐立不安。

害怕的人不仅有韩王安,还有韩国的朝臣。韩国南阳郡守,做了一件事:把南阳献给秦国。

韩王安敢怒不敢言,他不怕南阳郡守,却不敢惹秦国。

魏国献地、韩国献地,这两个突发的因素,让秦始皇没有趁着赵国发生地震之时,兵伐赵国。

毕竟,征战是为了开拓疆土。不打,就有疆土。秦始皇选择了后者。

得了疆土,就要加强管理。于是,秦始皇把魏国献的疆土,设置丽邑。韩国郡守献的南阳,也被秦始皇派去的人前去接收。

公元前231年,秦始皇不仅得到魏国的疆域,设置为丽邑。还得到了韩国的南阳,打开了韩国国都新郑的大门。也可以说,韩国的国都,暴露在秦国的铁骑之下。旦夕之间,韩国就会被灭。

因此,秦国朝臣建议秦始皇实行横扫六国第一步:亡韩。

面对朝臣的提议,秦始皇并没有立马做出亡韩的政令。

那么,秦始皇会接受朝臣的建议,亡韩吗?

答案:没有。

秦始皇得到韩国的南阳,为什么没有着手亡韩呢?

我想有以下原因:

1、巩固新开拓的疆土:丽邑、南阳。

2、时机不成熟。

3、韩国有一定的军事力量,面对亡国之险,韩国君臣会为社稷而战。

4、诸侯的态度。

韩国国都新郑,位于天下之中,牵制利益甚广。一旦发动灭韩之战,秦始皇要考虑很多因素,尤其是诸侯的态度。毕竟,秦国的实力,完全达不到碾压诸侯之势。

秦国要打,就要有充分的准备,且不能让诸侯捏成拳头。

也许,上天总是会青睐有准备且又努力的人。秦始皇又一次得到了上天的照顾,又送来一道东风。

公元前230年,这一年,秦始皇得到了三个好消息:

1、赵国刚发生了地震,又闹上了饥荒。

2、楚幽王病重,楚国内政一团,尤其是楚哀王熊犹(楚幽王同母弟)和楚王负刍(楚幽王异母弟)为王位争夺,越演越烈。

3、齐王建选择偏安,齐相后胜,表态不助中原诸侯。

秦始皇亡韩,最担心的诸侯,唯有楚、赵、齐、魏四国。

如今,赵国先有地震,后闹饥荒,无暇他顾。楚国国内势力,专注夺权。齐国不愿意插手中原战事。魏国没有其他诸侯撑腰,不敢与秦国作对。

国际环境,对秦国有利。也可以说,秦始皇横扫诸侯,兼并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秦始皇剑指韩国,挥出了扫荡诸侯,兼并天下的秦剑。

秦始皇抓住这个机会,趁机实行兼并诸侯的第一步:亡韩。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以内史腾为将,率军十万,东渡黄河,开启了横扫诸侯,兼并天下的第一战:亡韩。

那么,秦始皇灭诸侯的第一战,又会如何?

韩国面对亡国之战,能否挺过危机,也是否韩非说的那样不好打?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妃上龙榻:冷王不要逃

妃上龙榻:冷王不要逃

夏柠溪
著名女演员一招被黑,身败名裂。 狗血穿越竟然变身丑女,说好的主角光环呢?说好的浪漫奇遇呢? 啥都没有,还多了心机继母和两个白莲花姐妹? 我要美男被我撩,可惜美男是变态! 我要师傅带我飞,然而师傅只喜欢睡觉! 继母腹黑,我便让你看看我出于黑而胜于黑! 美男不好撩,我偏要爬上你的床! 人生苦短,及时行欢,我不犯人,挡我者死! &
历史 连载 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