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青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暗沉的夜里寒风扬起少女的衣袂,她纤弱的小身子迎风晃动,宛若纸鸢随时能被风吹走。

王实安默默站了半晌还是没敢去惊扰端宜公主。

半个时辰过去,王实安站的脚有些发酸,若再站下去身子怕是会吃不消,他缓缓挪步凑到端宜公主身前:“公主,夜里凉您若不舒服就早些回宫歇息吧,太妃知道了会伤心的。”

端宜公主听得声音娇小的身子微微抖颤,她抹去眼下水泽,偏首朝他露出一个极为勉强的笑,“王实安,我没事的,我就想一个人静静,你不必管我的。”

王实安开口想要安慰却如鲠在喉,向来口齿伶俐的他竟是一字一句的都道不出。

主子的话他还是听的,他没有依言离开而是继续陪她,希望她能好过些。

不知过了多久端宜公主檀唇幽幽的吐了口气,她杏眸中蕴出的盈盈泪珠已被风吹得干涸化为两道浅浅的泪痕。

王实安何曾见过这样的端宜公主,小姑娘娇俏的小脸再无半分喜悦,眉角眼梢尽是惆怅。

那晚过后王实安甚少再见端宜公主了,每回前去问安送些物什,端宜公主都是闭门不见有一次他还被端宜公主贴身的丫鬟给赶了出去。

他私下里曾打听过端宜公主的近况得到的话唯有‘安好’二字,而她到底是不是真的安好他未亲眼见到倒也不敢妄自信了。

另一头太子天天都会问他端宜公主的状况,他只得搪塞。

这样的日子过了足有一年多,两人像是赌气又像是有着隔阂,谁也不肯低下脸去见谁。

终于在永承帝驾崩那天,王实安再次见到了端宜公主。

众人一身缟素跪在冰冷的玉砖上门外大雪肆意狠狠地刮着,怕是要将轩窗都刮下来,殿内檀香袅袅和着和尚们念诵的梵音,缭绕在金殿之中。

端宜公主容颜未改身子愈渐娉婷,不知是何缘故她面容瞧着有些憔悴,从始至终她斗平静的跪在先帝的梓宫前没有丝毫悲喜。

先帝死后,已登基为帝的太子忙着前朝的事,梓宫这儿是由王实安守着的。

晨兴夜寐三日举哀,王实安眼睁睁看着端宜公主连着三夜未合眼。

他不是没前去提醒过,可得到的回答却是。

“为父皇哀守梓宫是身为公主应该做的事,本宫不需要休息。”

王实安皱眉又劝:“公主,您再跪下去身子怕是受不住啊。”

端宜公主倔强的瞥他,眸里猩红一片:“受不住也得受。”

王实安神色郁郁,心知劝不了端宜公主便想着去找宁妃商议,可还没等他迈步出金殿,端宜公主已经昏倒在他眼前。

说也奇怪,端宜公主昏过去的那一幕恰巧被赶来的太子看见。

只见宣和帝瞳孔一缩,抢先冲了过去,他横抱起端宜公主心急如焚的奔出殿外。

王实安被这变故吓得不轻,好在此时金殿里没什么人,他毋须费心神去解释。

端宜公主因连日的疲累生了场大病昏迷了好几天,宣和帝急在心里催促太医署不下百次,叫他们养好端宜公主的病。

那段时间宣和帝一面处理朝政一面常到后宫探望端宜公主。

在太医们的精心照料下端宜公主总算从鬼门关里走了回来,但王实安隐隐觉得病愈后的端宜公主有些不对却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

将养半个月端宜公主的身子才好全,她也肯见宣和帝了。

这还是两年来王实安头一回再见到两人独处。

他有些高兴,他想兄妹两到底还是没有仇的,应该能回到从前。

然而他想的太美好了……

“端宜你身子好些了吧。”

“好些了,三哥你呢?前朝的事忙吗?”

“不怎么忙,倒是你要好好养身子啊。”

“好……”

两人没着没落的说了几句话,四周唯剩下静默。

“三哥,父皇已去没有人能阻挠我们了……”

端宜公主小脸惨白,瘦骨嶙峋的柔荑扯着宣和帝的衣袂,她试探的问且声音极低,还带了些恐惧。

宣和帝缄默了半晌,他沉沉的叹了口气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不留情面的伸手拉开端宜公主的手。

宣和帝眼也不敢抬,只冷冷的说:“端宜,你与朕是不可能的。”

端宜公主噙着泪道:“端宜明白了。”

王实安未料到两人会为此言明并划清界限,踏出永福宫,他听到宣和帝微弱的叹了声。

自这天起端宜公主性子也彻底变了,她不再爱笑,整天阴阴郁郁的满是惆怅。

王实安每回去见她都只能看到一个凄清落寞的背影。

其实他知道宣和帝如此决断回绝端宜公主的理由。

朝堂的波云诡谲王实安虽不懂,可是他也清楚中间的利害关系,宣和帝初登基又是从旁人手里抢来的皇位,坐在皇位亦是如坐针毡,且不说还有余下势力觊觎皇位,宣和帝的今后的路甚是坎坷,万不能有任何错漏。

但他始终没有勇气对端宜公主说出这一切。

毕竟,他只是个奴才。

白驹过隙一晃又是一年过去,宫里迎来头一次选秀。

最终是十几个少女进了最后的殿选,挑挑拣拣的宣和帝只留了七个。

这七个里最受宠的当属宸嫔和端贵人。

宫里所有人都羡慕这两位主子,可只有王实安知道,这两位贵人是像极了端宜公主才得的宠。

宸嫔性子有些像端宜公主,而端贵人则是眉眼像些。

宫里来了新人,本就善妒的秦皇后坐不住了,尤其对两个受宠的嫔妃她格外在意。

王实安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实在不明白秦皇后的意图。

好好当她的皇后不好吗?偏生的要闹腾。

待此时波澜不惊的朝堂上忽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宣和帝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和秦丞相争执起来,只是因为青州闹了洪水,青州百姓赖以生存的田亩全被淹没。

这事儿很好解决,可秦丞相素日嚣张惯了,先帝在世时他是宠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对赈灾一事只是淡淡的一句,开仓放粮。

而宣和帝认为不但要开仓放粮还得找个信得过的钦差带些银两去赈灾,还打算花千两银子让流离失所的百姓有地方住。

于是两人僵持不下,硬是在朝堂上辩驳起来,到最后还是秦丞相赢了。

宣和帝明白现在的他斗不过秦丞相,秦丞相背后的势力牵扯太大,若他不听从秦丞相,以秦丞相的性子怕是会另辅新帝。

他只能伺机而动。

忙于朝堂事的宣和帝,后宫也甚少去了,有什么地方出事了也是命王实安去看看。

期间宸嫔平安诞下一女,被封为宸妃,端贵人也诞下一子,后宫看似平平静静,然则已经似前朝般汹涌。

不过王实安管不了那么多,因为有更重要的事让他担忧。

端宜公主年已十八早过了及笄之年,到了成婚的年岁,只是这些年来端宜公主一直推脱,这事才耽搁了。

而今赵太后却又提及。

赵太后甫一落座就道:“皇帝,端宜年岁也不小了,哀家看不如赐婚吧。”

王实安端着茶碗的手一抖,碗中的茶叶随着清茶晃荡了一下险些倾泻而出。

赵太后狐疑的看他:“王实安,你怎么了?”

王实安搁下茶碗垂首淡淡道:“奴才一时失手还请太后娘娘恕罪。”

赵太后没有怪罪而是继续和宣和帝商议。

王实安脑袋嗡嗡的,后头他们两人的话他听不真切,他只是在想端宜公主会不会愿意。

出乎意料的是,端宜公主答允了婚事,婚事定在次年三月嫁的人是曲国公。

曲国公门楣袭承三代,诚然是算得上门当户对的,只是曲国公府里早有妻妾,端宜公主嫁过去名头是好听,但终归还是缺些什么。

为此王实安觉得端宜公主可怜极了。

宣和三年初春,阖宫大庆,端宜公主即将出宫嫁为人妇。

王实安奉旨前去送行。

“王公公,你一直都知道吧,我喜欢三哥。”端宜公主出上喜轿前,对他这么说。

王实安喏喏道:“公主应该明白……”

端宜公主黛眉蹙起,笑得凄楚:“我当然明白,这辈子,我都不能和三哥在一起,”

王实安垂首有些伤怀:“公主其实不必为此难受的,曲国公是个好人,不会亏待你的。”

端宜公主一声不吭,她掀开轿帘坐了进去。

望着远远离开的仪仗,王实安心突突的莫名不安。

他总觉得端宜公主嫁过去,不是福而是祸。

端宜公主出嫁没几天,宣和帝也忽得转了性子,一心扑在朝政上。

若事情到此为止或许也就罢了,端宜公主与宣和帝各自安好,倒也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可偏生命运作弄人。

宣和帝花了两年的功夫,慢慢的蚕食掉秦丞相身后的党羽,如今的朝堂焕然一新全是宣和帝的心腹。

至于后宫亦是风平浪静。

而在那年入秋,端宜公主传了喜讯。

“陛下,端宜公主有喜了。”王实安揣着手,冷冰冰的吐出这话。

端宜公主和驸马成婚两年才圆房,可见两人情意并不大深厚,有了这孩子不知道会怎样。

宣和帝神色自若,只单单道了句:“是吗?那倒是遂了宁太妃的愿了。”

可王实安清晰的看见,宣和帝说这话时眼底不经意闪过的落寞以及无可奈何。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穿成反派后和影帝假戏真做了

穿成反派后和影帝假戏真做了

水词
【购买本文请慎重考虑】
都市 连载 26万字
第一女婿

第一女婿

吃肉和尚
都市 连载 86万字
曲尽山河

曲尽山河

君顾沉音
都市 连载 67万字
戒嗜

戒嗜

或扉
文案一:据说,凡瘾者皆生恶果,是病,得治。可我固若顽石,偏嗜你如命。文案二:人人各行其道,他却越走越与我重合,循着轨迹一步步到我身边。请注意!!!1、隔天更,晚9点更新。如果9点多没更就不用等,顺延至第二天9点。2、雷点可能比较多,洁党、三观党等不建议观看。3、相互尊重,和谐看文,拒绝语言暴力。谢谢。
都市 连载 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