邘十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五九章:新衣

“好一手簪花小楷!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人儿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照浮霞!”

“是是,线条清秀,姿态婉丽,和这首词很配呃。”

我写的字被一位又一位自诩雅士的夫人赞赏,加永玛笑的见牙不见眼,由内心向面容绽放光芒,如少女般灿烂。

“夫人谬赞”,“我这妹妹呀,自小就爱咱们梁国的书法,天天就是写啊写的,不知道用去了多少的纸墨,才写的这一手的好字……”

她开心我便开心,我为我能为她所用而开心。

我不认识在场的夫人都是谁,发自内心的感谢她们。在为柳眉相开的赏花会上,她们能公道的站出来为加永玛捧场,我很欣慰。

我知道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尤其是在权贵面前,就算是我写的字再好,如果说在场的夫人们看国公夫人的脸色行事不捧场,不给加永玛做脸,不附和赞扬我的字,加永玛也是没辙,拉我出来只会是给她找更大的尴尬。

喊我出来写字加永玛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也是间接的是在赌国公夫人对她的态度。

好在是国公夫人没让她寒心,哪怕是在众人明知道是为柳眉相举办的赏花会,国公夫人也给足了加永玛面子。

望着国公夫人侧容,精致的眉眼,雍容华贵的服饰,我深深的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国公夫人和加永玛现在就是在博弈,一个比一个聪明。

且不说我写的字好坏,假设国公夫人不给加永玛脸面,在场的夫人们看她的脸色行事不捧场,加永玛势必丢脸。

可让加永玛丢脸,国公夫人就有脸了吗?

答案显然是“不是”!

加永玛是沈书印的正室夫人,从国公府大门抬进来的,是国公夫人正经儿媳妇。本着梁人“家丑不可外扬”“以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家族观念,国公夫人打了加永玛的脸就是打容国公府的脸,也是打国公夫人自己的脸。让外人知道她这个夫家母亲不慈,对她的名声也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容国公府还有一位小儿子,若是在外有了一位不慈的母亲名声,容国公府的衙内们就甭想再娶到什么好媳妇了。试想好人家的父母,谁愿意把女儿嫁进“母亲不慈”的火坑呢。

加永玛赌的就是这一条!

梁人的文风越来越严重,社会风气严重受到文人思维方式的影响,“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人都为了所谓的名声兢兢业业,努力维护贤良的外衣。在这种氛围下的容国公府,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容国公府在梁城不能说是顶级的权贵人家,也是能和顶级权贵人家比肩的府邸。这样家族的当家主母,做事必定事事以家族利益为主,绝不会任性的我行我素。

国公夫人可以借开赏花会的名义为柳眉相挣脸,同样也会在赏花会上顾全加永玛的脸面,绝不会让外人说她不慈,说她儿子家妻妾不和。

那么,我的字势必为加永玛挣了名声,让梁人也知道知道,草原来的人不都是只会挽弓射大雕的莽汉,还有舞文弄墨的雅士。

同样是书法写字,今天就是我写的不好,也会被传出去“才女”的名声,因为我是草原人。自然和从小练习书法的梁人不一个标准。我不太好的字也会被差别对待的扬名,比梁人写的好的字有名声。

更何况我的字真的差不多。我自恃比顶级的书法家不如,比一般的文人还是能比比的。我才女的名声经过赏花会,注定远播梁城书法圈。

这个不去说它了,因为对于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波澜,我被拉出去的意义只是作为博弈的砝码,这点我很清楚。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我院子里的几位婢女和婆子在没日没夜的做衣服。她们做了春装做夏装,白日黑夜的不得闲,究其原因是容国公府的针线房忙不过来,只能把布料剪裁后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做。

这不是容国公府虐待我,而是府里的针线房实在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帮我做衣服。

沈书印虽然得了开国侯的爵位,容国公府也没有分家。没有分家的一个大家里只能有一处针线房。

针线房在主院,加永玛这边的东院没有。

加永玛从草原带过来的人有会做针线的,可是只会做草原袍子,不会做梁人这边穿的衣服,更不会汴绣。加永玛现在是在梁城生活,她和她带的人自然也要入乡随俗,改变生活习惯,改穿梁人的衣服,大量做衣服的任务就压到了针线房。

容国公府娶加永玛之前府里的女人少,针线房除了做几位男主人的衣物外,就只做国公夫人一位女主人的刺绣活,(容国公妾室的衣服是她们自己做的)。

需求量少,府里不养闲人,针线房的绣娘和做针线活儿的婆子就只有几位。

风云突变,沈书印有了俩媳妇。不说加永玛单说柳眉相,柳眉相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长大,做做诗喝喝茶,偶尔的描龙绣凤,指望她像容国公的妾室那样自己做衣服,压根就是不可能的,所以她的衣服也在针线房做。

针线房的压力倍增。

现在又多出来了我的衣服,针线房实在是顶不住了,管事的悄悄来和石榴商量,问问能不能她们剪裁好我们自己做,刺绣图案不要了。

都来问了,还有什么不能的。

石榴可怜巴巴的说:“大头嫂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她们实在是忙的做不出来了。她拉我去看了,光剪裁好的布料就整整堆了一架子,仨绣娘这几天绣花绣的脖子都抬不起来了,更别说眼睛花的分不清针脚了。”

“大头嫂跟国公夫人说了缺人的事。二衙内不在家,府里庶事没人管,国公夫人也是急的没办法。一般的针线活还好说,府里随便找个人都能行,刺绣的活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去牙侩处问了买绣娘的事,牙侩说绣娘都是各府自小培养的,现在又没有抄家杀头的大案,一时半会还真没地方买好的绣娘,他能做的就是介绍一些绣活好的婆子帮着府里绣。府里要绣花的都是女眷衣服,哪能随便给不知底细的外人乱绣。这绣花的衣服一时半会只能慢慢搁着做了。”

“买不到合适的绣娘,又不能随便给外人绣,国公夫人想着把绣活放到绣庄里去做。派人去问了问价格,啧啧,贵的吓人,不是婚丧嫁娶的大事,一般还真不能去找她们,太坑人了啊!巴掌大的绣活就上百文的要,根本不是过日子人能用得起的。不要说咱国公府了,就是皇亲国戚我看也买不起。”

我嘿嘿暗笑起来,问道:“大头媳妇是不是给你东西了?”

石榴顿时脸红到耳后,迟疑着从袖笼里掏出来一个缠花,递给我道:“给了我一个这个,我看着挺好看的,翁主你戴正合适。”

粉粉的花,绿绿的叶,还有蜻蜓立上头。

我夸赞:“大头媳妇做缠花的技术水平这是赶上铺子里卖的了。好了,你收下吧。”

和石榴猜想的一样,她兴奋的拉个凳子坐我身边。

“谢翁主。”

“翁主,大头媳妇的手真的是太巧了。我看她就那样一抿一捏,蜡烛就贴在绸布上了,可支架了。我见过不少人做缠花,我自己也做过,用绸布做的没有绵布做的支棱,没有几个不是塌的。可大头媳妇做的缠花就是支棱的,你看看,和真的一样支棱,就是铺子里卖的那样。”

哈哈哈哈,开心就好!

反正做衣服也不是我做的,只要她们几个愿意,我也懒得去管这种事。大头媳妇用好处让她们自愿做活,我也没必要做恶人坏这种事。

按照我的原意我是不用再做衣服的。我箱子里装满了四季的衣服,我穿过的只是其中的几件,绝大部分的衣服都没有穿,根本不用再做新衣服了。

然加永玛不同意,说啥也要给我做几身春装和夏装。

凡妮莎大声哈哈笑着说:“纳姆,你不知道,你现在的名声比柳氏还响,你写的字可出名了。赏花会上你的字传出去被很多人赞扬,有人甚至托了君侯来要你的字。哈哈哈……”

“纳姆,你放心,翁主是不会给你惹麻烦的。翁主顾及你的闺名没有同意,你写的两首词至今还在翁主手里放着呢,最多是君侯邀请人时让他们欣赏下,绝不会送人收藏。”

“纳姆,赏花会你给翁主涨脸了,翁主记住你这份情的。衣服是翁主的心意,你一定要多做几件。”

多做几件,说的容易做的难,国公府针线房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再加上我的衣服。她们能剪裁好拿过来让石榴几人做,没有仍在墙角落灰,已经是很宅心仁厚了。

其实我认为我几年不做新衣服也有的穿,我箱子里的衣服都是铺子里做的,哪怕是紧身了,拆开放个边就是了,完全没必要重新做。

铺子里的衣服为了招揽生意,做的衣服缝都有藏布。

我箱子里的衣服有林翰林给的嫁妆衣服,还有美髯公给我添置的,他们应该都是让人去铺子里做的衣服,没有量我的尺寸,俱是大差不差的不合身,修改是必然的。

既然都要修改,那还做什么新衣服,直接改了箱子里衣服不是更省事。可盛情难却,我总不能拒绝加永玛的好意,拂了她的一片好心。

况且针线房送来的都是上好丝绸,据说都是南方来的布料,比北方幽州那边丝绸好的太多了。

据说当年打天下的时候,梁国开国皇帝为了南蛮子生产出来的丝绸,最先开拓的疆土就是南方,以至于后来的梁国皇帝延续这种祖宗遗风,对南边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北方,致使很多武将都是建功于南方,比如容国公;很多文臣也是出身南方,比如二爷的姨丈。

梁人一边骂着南人为“南蛮子”,一边使用他们生产出来的丝绸。

唉,梁人真是矛盾的个体,他们不仅称南人为“蛮子”,也叫北人为“鞑子”,就是不知道他们喊自己为什么。

宿主就属于“鞑子”一类,为此我可没少听他们背后这样称呼我。

我这个鞑子经梁人之手享受着蛮子的丝绸,美中不足的就是新做的衣服上没有刺绣。

石榴在新做的衣服上给我简单的缝了几朵小花瓣,看着挺美的。

我臭美的穿上新襦裙,又让石榴帮我梳了双丫髻,插上缠花,轻飘的转了一圈。

询问石榴:“怎么样?是不是比深颜色的好看些?”

南蛮子丝绸漂染的颜色比幽州那边丝绸颜色浅,牙白色提花上衣搭配浅绿色提花长裙,搭配一条长长的浅绿色披帛,我自感比之前穿的襦裙生动活泼婀娜多姿。

酒儿不吝啬的赞美:“漂亮,真漂亮,比其他衣服漂亮多了!”

“是吧?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穿上漂亮的衣服是为了出门。我要去杨府,去看看小王氏。

这是我大半年来头一次出门逛街,自从我被林翰林圈禁在四夷馆,就再没有像之前自由的出入过街市,哪怕是也有出门坐车的时候,也是在黑乎乎的车厢里闷着,哪有像这样自由自在的四处张望。

我从赏花会上见了国公夫人,算是在国公府过了明路,出门不用再躲躲藏藏掩人耳目,现在是正正经经从容国公府东院的偏门出去的。

注,这不是加永玛不重视我,而是官宦世家的大门只有婚丧嫁娶或者过年过节和重大事件才会开启,就是当家的主人平日里也是走偏门的。

这一点千万不要误会,容国公府的人现在对我是十分的客气,并没有因为我和杞王的过节而轻视我,我不能昧着良心说国公府人的不好。

我也是知恩图报的人,容国公府能够允许加永玛收留我,我是十分的感谢。这份恩情不仅仅是加永玛给我的,也是容国公府的人给我的。如果当初没有容国公发话,沈书印不可能带着加永玛去杨府邀请我,这个必须强调。不管当时容国公是出于什么动机,至少现在让我能维持体面的生活,出入于梁国顶端的交际圈,我要知足感恩。

其他类型推荐阅读 More+
二次元大混乱

二次元大混乱

我身凡尘
无处不在,存乎于万物万事之间的次元壁垒啊!你隔绝诸天万界,断离万法之门。今以孤洛河之名,破碎吧!<>
其他 连载 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