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后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家见李云飞决定了救济,就开始议论救济方法了。要接受流民,要有章程,首先是找得到人作保的就直接借给粮食,秋季新稻上市在还,利息只是借1石还1石又1斗,他可不怕得罪那些放高利贷的人。这样的措施就能分流一些流民,免得大量的人员集中在这里。

如果找不到保人也无所谓,那就选择以工代赈,帮助他修路平整路基挖水沟,他每天供应伙食。这样双管齐下的措施是既能得到人力资源,又避免那些人全都聚集在这里,引起上面的误会,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控制住了人口,免得他们到处流动,到处宣传说这里有饭吃。

至于说他们的住处,现在徐家梁只是清理平整出来了,还没有队伍前去施工,因为李云飞还没想好这里到底用来干什么。建居民区的话,金沙梁那两条山梁的顶部和川主庙后面的顶部加上王家梁这里,绝对能修出七八千套以上的别墅,完全够他的长工们住了。所以那里本来是用于保安队人多了后的宿舍和训练的二区。结果现在他发现磨子山那里开分基地更加好,于是,徐家梁就暂时没有了规划,目前只是筑路队进行了硬化,准备实在找不到用处,等下个月双抢当做晒场。如今正好拿来弄成板房区,让这些灾民们住。

接下来是任务分配,建筑队抽100人,加上工程队抽30人,这些人作为骨干,王保长他们财务人事组的人作为管理,加上从这些灾民中抽调壮劳力,先把板房修建起来,争取先让这些人有住的地方。至于吃的,少数后勤队做骨干加上从灾民招收的一些人一起把临时的灾民食堂搭起来。大量的灾民将加入到农业队来进行挖沟,反正他这几条沟的沟田旱地去年只是进行了平整,今年干脆就接着大量灾民作为劳动力,将这几十公里的水沟给挖出来,让他的田地全部变成水浇地。

任务安排妥当,各个队长就负责组织实施了,李云飞就回去主时空,sxm的采购部就开始忙碌了。得亏在512地震之后,大量的板房建设,四川这边许多小厂子都生产过板房,这次虽然订货紧急,但是很快就有厂家把存货给他发了过来,下了后续订单之后,李云飞开始将已经送到的物资赶紧转移到了异时空。

刘明,姓刘名明,是桑枣坝的一个佃户,他家本来去年就受灾减产了,好不容易交了田赋,剩下的稻谷换了红薯玉米,一家人本来刚刚够吃到五月,谁知道田军长居然又征收了一次田赋,这下家里彻底断了粮,全家本来就只有他们两口子和一个没断nai的娃,两口子一商量,就是下个月收获后,一交完田租,基本都没剩下的了。没法子了,逃佃吧。于是他们来到了县城,结果只是在县城门口就被挡住不让进城了,县zhengfu只是在城门口熬了几锅能当镜子的稀粥,而且一人还只有一小碗,多要就要被打。两口子根本吃不饱,媳妇饿的连nai水都没有了。

城门口灾民是越来越多,大家到处乱搭窝棚,那些地痞流氓也混杂其间,非常的混乱。刘明见实在不是个事,两口子商量还是下绵州吧,绵州毕竟要繁华些,看看那里会不会好些。

两口子顺着新修的绵安大道往绵州赶,到了徐家大梁这里,他们见到了李云飞修建的大堤,见到许多人都扶老携幼的挤在这里看着啥东西,刘明也挤了上去,他虽然不认识字,但是他想听听这些人在议论什么。

好半天,刘明才挤出了人群,他找到媳妇:“婆娘,有好事情啊。”

他老婆连忙追问,刘明将他听到的情况说了一下,大意是李云飞在这里贴的告示,介绍他的赈济措施,以工代赈,提供食宿。或者就是找保人借粮。

刘明跟老婆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去绵州了,就在这里做工。如今种田是越来越不划算了,田里收的根本不够缴纳一年几次的田赋,他又不想种那伤天害理的大烟,只能逃佃了。

刘明夫妻沿着坡道好不容易上到大堤顶上,那里已经排起了几行长队,一些跟jing察似的黑se衣服的汉子们拿着木棒,腰里别着手枪或者是挎着冲锋枪在维持次序,所有人都规规矩矩的排着队。队伍行进的很快,很快就轮到他们了,一个像画片上的年轻漂亮的女人坐在一张桌子后面:“请问你的姓名?”

“刘明。”

“呵呵呵”,女人发出一阵笑声,旁边那桌子后坐的另外一个女人的人问她:“彤彤,你在笑什么?”

“这个人叫刘明,卯金刀刘,ri月明。我想到李先生那天听到流民的笑话。”

旁边那座的女人也开始笑起来,另外一面坐着的一个年轻人说:“笑什么,李先生是在外国长大的,生活优裕,不知道流民有什么稀奇。而且先生一家也是四川人,在外国哪里听得到国语,分不清前后鼻音有什么可笑的。快做事,人还有好多呢。”旁边那些正在笑的人也都连忙继续登记。李云飞估计听到这些对话又要哭笑不得了,没法子这种糗事传的是最快的。

那个被叫做彤彤的就是李彤梓,他们这些登记的全是老师。没法子现在会认字的人不少了,但是写字写得可以的还是少数人,只能抓他们这些老师来进行流民登记。

“年龄多少?”

“28了”

“家里还有什么人?”刘明连忙把身后抱着儿子的老婆拉出来“这是我婆娘,张翠花,还有个儿子,才5个月大。”

“那你们是借粮还是做工?”

“我们做工。”

“你可以做工。按照李先生的规定你的老婆现在还在哺ru期,也就是现在孩子还在吃nai,不用上工,我们会免费供应她们的伙食。你们只是需要你一个人需要做工就可以了。”

“好了,你的办妥了。拿着这张单子顺着水泥路到隔离区去吧,记住顺着红se的指示牌往上走就是了,找不到路把单子给路上遇到的治安队看看,他们会指路的。”说完就开始叫下一位了。

旁边那位女人登记的那个人是要借粮的,他听见那个女人要他和保人顺着黄se的指示牌到堤坝另一头的粮仓去领粮食。

真的是大善人啊,带孩子的就不用做工,直接管饭。借粮食的直接和保人去粮仓领,他家以前借高利贷的时候都没怎么顺利啊。

刘明和他老婆拿着领到了一张单子,然后小心的按照红se的指示牌顺着水泥道来到了徐家大梁的隔离区,看着大块的洋灰地面,一排排的板房,刘明觉得这里真好,又干净又漂亮。刘明觉得很新鲜,好奇的到处打量着。

许多带着不同颜se帽子的人,在不停的忙碌着,他们还在搭建一排排的房子,一些轰隆隆做响的机器在运行着,没法子,这里还没有通电,只能用柴油发电机,电力队正在紧张的架设通往这里的电线。

在这里又是排队,一个声音不停的重复着:“男人走左边,女人走右边,小孩在2岁以下的请夫妻抱着小孩直接到队伍最前面来。现在你们要先进行消除寄生虫的处理。”

;

epfys;

免责声明:本文小说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http://www.sanjiangge.com/)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素年错

素年错

清歌奄奄
历史 连载 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