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年关一过,冬天也就快到了尽头,只不过今年的年节,除了蜀中安逸之地以及岭南蛮荒处外,神州大地战火处处,百姓流离失所,此际安禄山据洛阳,安庆绪下淮南,史思明取荆楚,纪若尘出西京,本朝若大疆域,已有过半沦落人手。

就连塞北苦寒之地,也是多事之秋,郭子仪初战失利,痛定思痛,以厚币谦词,自回纥求來二万精骑,虽然寒冬并非用兵之时,但郭子仪倚仗着军中也有数十名修士助战,仍是引浩浩大军杀奔范阳,准备一举端了安禄山老巢,这些回纥铁骑骁勇善战,历经塞外风霜洗礼,平原冲锋勇不可挡,与安禄山的北地精骑恰是棋逢对手。

蜀中百姓虽然未被战火波及,却是另有一样苦,朝庭既然正讨伐叛贼,免不得抓丁派赋,蜀中虽然富庶,然寻常百姓也就是图个勉强温饱而已,这次抓丁加赋又是极重的,几乎将税赋加了一半,乡里壮丁也是逢三抽一,百姓立时苦不堪言,一些年成不太好的地方连來年的种子粮都被征了去,至于他们如何生活,父母官们却是不管的,如果真让安禄山改朝换代,他们恐怕不止是官位不保,妻儿亲友大宅华服都立成泡影,因此在征丁征粮上一个个格外卖力。

岭南百姓所幸沒有人祸,却多了天灾,当此时节,岭南处处或山石崩裂,或泉水干涸,或瘴气大盛,或瘟疫横行,更有许多本该在这季节蛰伏的蛇蝎虫蝥,四处游走,且性情暴戾,时时骤起伤人,岭南本就人烟稀少,遭此天灾,更是时常数十里内不见人烟。

正月十五,安禄山心怀大畅,便在东都宫内大宴群臣。

这一场好宴自午时便开席,到得黄昏时分,殿内一众开国元勋们人人喝得酒酣耳热,兴致浓浓,安禄山更是醉眼迷离,魂魄都似欲飘了出來,放眼望去,殿中都是跟了自己多年的心腹大将,虽然一个个酒虫上头恶形恶状,丑态百出,可这更象是当年一伙兄弟初打江山,这个殿里面自然有不少其实沒啥本事的人,不过占了个追随日久的名份,这点安禄山其实心知肚明,他能够坐在今天的宝座上,怎会连这点识人的本领都沒有。

只不在这大腹胡儿的心中,当年一起喝酒、同锅吃肉的情谊,却怎都是忘不了的,并不因为他今日身登大宝而稍有改变,因此他也乐得看到一帮老兄弟随着自己共富贵。

然而令他稍有不快的,却是手下大将纪若尘的缺席,这个纪若尘横空出世,居然能让济天下倾心辅佐,数月之内便练成精兵,从此战无不胜,潼关一战更是击破哥舒翰三十万大军,名扬天下,其后用兵如电,轻取西京,若单论战功,早已是安禄山麾下第一,史思明虽然仍是号称第一,所部兵马二十万,数量上远远超过纪若尘的六万妖卒,然而战力上却是远远不如,前段时间史思明派了几千精锐部下到纪若尘的地盘上抓丁征粮,结果却被同等数量的妖军斩尽杀绝,还把头颅装筐给送了回來,以史思明的强横凶蛮,吃了这样一个大亏会却就此不了了之,实在是耐人寻味。

这件事,安禄山知道了,也认真地思索过几天。

郭子仪孤军深入,却在纪若尘领地内吃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沒一事,安禄山也是知道的,他本來就此认为郭子仪用兵才能不过尔尔,根本不足为虑,谁知郭子仪借得回纥精骑后,以本部兵马加回纥铁骑共五千人为先锋,杀奔范阳而來,一路上势如破竹,连战连捷,连斩安禄山镇守各地的宿将七员,一时间洛阳满朝震动。

犹为可恨的是,郭子仪显然学了个乖,兜了个大圈,远远绕开了纪若尘视作禁脔的河北道,有时郭子仪先锋与安禄山本部人马大战的地方距离纪若尘妖军驻扎地不过数十里之遥,只因战火未烧进河北道内,妖军上下就全都视若无睹,看着同僚被杀得尸横遍野却按兵不动,也有安军曾派人求救,妖军倒也呼有所应,然而等他慢吞吞点将出兵,到得地头,战事早已结束多时,全然不见当年千里奔袭、杀敌盈里的气势,而那郭子仪竟然也敢挥军直进,这就十分耐人寻味了,他就不怕纪若尘忽然挥军北上,将他大军前后截为两段,若说郭子仪和纪若尘之间沒什么默契,一切纯粹巧合,这解释恐怕实在有些苍白乏力。

前几日便有些素來嫉妒纪若尘的大臣提出了这个问題,献策要给纪若尘派个监军,免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纪若尘动向的确令人生疑,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西京后,却就此按兵不动,听任明皇西逃入川。

安禄山虽然心中也是疑虑难解,对派监军之议却是想都不想,一口回绝,明皇之所以兵败如山倒,监军便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有前车之鉴在前,安禄山岂会笨到重蹈覆辙,而且纪若尘妖军战力强悍,军纪森严,听说他本人更是勇冠三军,潼关一役亲自出手,一路杀破中军,把哥舒倚为长城的修士斩于阵前,军中又有济天下这等国士辅佐,如此人物,如此凶兵,派个监军又能管什么用,纪若尘就算沒有反意,说不定也就把他给逼反了,此刻军中修士大多來自道德宗,纪若尘与道德宗关系密切,真要对付纪若尘,万一道德宗翻脸,那就大事休矣。

而且安禄山自诩精于相人,从纪若尘的眼中,他从未看到过半分帝王之心,这才是他放手让纪若尘建军掠地的根源。

只不过,如今的纪若尘,实是令人捉摸不透,此次大宴,早在半个月前就通知到了各地大将,就连史思明和安庆绪都飞马赶了回來,纪若尘却不但安守西京,竟根本连个回信都沒,如此,实非人臣之道。

安禄山酒意上涌,想得有些头痛了,他刚想喝两口酒润润喉咙,忽然感觉眼前景致有异,他用力擦了擦眼睛,现张目望去,却见手中酒爵仍是变成了奇异的暗红色,安禄山迟疑地向殿中望去,但见廊柱、酒席,甚至是侍酒的宫女们身上都镀着层诡异的暗红,方知不是自己一时眼花。

殿内渐渐地安静了下來,除了几个烂醉如泥的,其它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知所措,然而不知为何,人人都是满身冷汗,无论袖拭绢擦止都止不住,酒意早去得干干净净。

忽然有一员武将离席而起,跑到了殿外,向天上望去,只一眼,他就指着天,如同癫狂般地叫起來:“天,是天,天变了。”

殿中诸臣闻听此言,都再也顾不得君臣之礼,一窝蜂般拥出殿去,望向天空,然后人人呆若木鸡,殿外无论花石树木,还是侍女大臣,如坠血海,红得令人心悸。

在六个侍女的搀扶下,安禄山吃力地站起身來,摇晃着走出殿外,自入主洛阳之后,虽只是短短时间,每日饮宴群臣之余,安禄山肚腹也日见长大,少说也重了五十余斤,但他情急之下,居然步伐轻快许多,三步并做两步冲到殿外,也引颈向天望去。

大殿坐北朝南,在殿中自然看不到天上的异相,然而出殿一望,安禄山登时也如群臣众将一般呆若木鸡,不片刻,甚至双腿都微微颤抖起來。

残阳如血。

无论文臣还是武将,甚至连大字都识不得几个粗人心中都不由自主地闪过这四个字。

此刻时近黄昏,一轮夕阳斜斜挂在天上,久久不愿沉入天际,斜阳艳红,红得浓稠、鲜艳,就如一颗血球,甚至还在一滴滴的滴落,将半边天都染成血色,血色在空中无声无息地蔓延着,蜿蜒向洛阳方向爬來,此情此景,就似天被切开了无数伤口,正在不断向外渗血。

空气中浓得似乎化不开的血腥气似乎阻塞了每一个人的呼吸,口里、鼻中全是苦涩的血气。

就在安禄山面色惨白,一口气几乎喘不上來时,忽有一臣福至心灵,出列拜道:“恭喜圣上,贺喜圣上,正月十五大吉之时,圣上广布恩泽,大宴群臣,此时天现异象,是变天之兆,圣上理当顺应天意,一统乾坤。”

此人生得相貌堂堂,一番话说得有若洪钟,中气十足,实有振聋发馈之意,也的确将安禄山从恐慌中震出。

安禄山闻言大喜,忙张开小眼望去,见面前跪着的小官一表人材,而且很是有些面善,他努力回想,终于想起此人好象姓卢,在自己踏雪进洛阳之日曾经进过一首什么“雪中朝海神”的诗,很是中意,因此提拔他做了个连自己都叫不上名字的小官。

这姓卢的小官既然开了个头,众臣登时恍然大悟,一边在心中痛骂卢言的无耻,一边加紧大拍马屁,好补救一二,阿谀如潮,直拍得安禄山醺醺欲醉,心情大悦之下,便招呼群臣回殿饮宴,此番自然是君臣尽欢,饮到一醉方休。

直至醉到不醒人事,安禄山都以为自己满心欢喜,然而即使在睡梦之中,他眼前也始终飘浮着一轮滴血的残阳。

在寝殿龙床上轰然倒下后,安禄山立时酣声大作,根本未曾听见殿外传來的喧哗。

“什么人在此吵闹,打搅圣上休息,”史思明沉稳的声音自殿外传來,充满威严,他刚才亲自扶了安禄山回宫,此刻还沒有离去。

“西京纪将军发來的紧急军情,是以小的才斗胆惊扰圣驾,”说话的看來是个传令军官,此刻战火未熄,安禄山又是行伍胡人出身,许多规矩还沒立起來,朝庭内外,大多还是依着军中那一套來。

“拿來我看,”史思明取过军情文碟,打开读了起來,文碟内文不过寥寥数行,史思明一扫而过,竟怔在当场。

文碟中言道,纪若尘已无意兵事,更将麾下妖军解散,刻下西京已成空城。

这道文碟如一道惊雷,在史思明脑中炸响,他一直视纪若尘为生死大敌,只因用兵上无法与其匹敌,这才不得不想办法在庙堂上除去纪若尘,结果还未等他有机会动手,纪若尘却已挂印而去,更将麾下妖军解散,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西京。

一想到此刻无兵驻守的千古帝都,史思明心中似有一股邪火悄悄升起,他手持文碟,陷入沉思。

且不说东都洛阳中君臣各怀心思,残阳如血异相现世后,天地间几乎所有略通一二卦象之人都有所感应,埋头掐算,片刻后各有所得,结果不一,有人忧有人喜,有人惊惧有人癫狂。

东海上罡风怒号,恶浪涛天,飞溅的水珠在残阳映照下,如点点飞坠的滴血石,凄丽、妖艳,在迟迟不肯落入西边的残阳映照下,半边东海犹如沸腾的血池。

一排若小山般高的恶浪自海面上掠过,无数岛屿礁石淹沒在血浪下,又逐渐浮出海面。

孤礁上,纪若尘怀抱修罗,坐得如一尊雕像,似与礁石融为一体,排空而來的海浪拍击在他身上,溅起无数水花,再顺着他头发、腮边慢慢流下,在似血染成的天空下,纪若尘若自血海中浮出,从身上流下的海水如浓稠的血浆。

他这般坐着,不知已坐了多久,还不知将坐多久。

夕阳行将西下,他忽然动了一动,抬起头來,向西望去,海面上,一个窈窕青影正踏波行來,虽是血海涛天,生机寂灭,可她所在之处,便是于穷凶极恶处,也生出一线活泼生机來。

“青衣,”纪若尘宛如岩石般的面容慢慢溶化了。

青衣径自踏上孤礁,跪坐在纪若尘面前,将一双纤细的手放在他的膝上,仰面端详着他的面容,片刻后方道:“原來你到了这里,嗯,让我找了好久。”

纪若尘笑了笑,道:“不管我到了哪里,你想找我总是找得到的,我并沒将气息对你瞒着,”不管他心中充积着多少阴悒,只要看到青衣,就总会多出一线阳光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与以往的温柔如水相比,此时的青衣又多了一点从容大气,她道:“现在我也找來了,那你想得清楚了沒有。”

纪若尘怔了一怔,一时竟答不上來,这些时日以來,他心如孤礁枯木,几乎与无知无觉的天地连为一体,哪曾有半丝念想翻起。

青衣见了,也不奇怪,只是柔柔淡淡地道:“你从來都是这样懒的,还得我來告诉你应该想些什么:你该去找她。”

纪若尘的心缓慢跳动起來:“找谁。”

“顾清,”青衣的双眸清澈如水,纯净得令他有些不敢直视。

片刻,他轻轻叹一口气,终于道:“那一天我已经放下了,所以才在这里寻些清静而已。”

青衣凝望着他的面容,轻轻抬手,将他额上一缕乱发理好,浅浅一笑,道:“如果你真的放下,就不会在这里了,你不去找她,难道当真要看着她飞升仙界。”

即使不是因为前世曾颈项交缠肌肤相亲,在这样的青衣面前,纪若尘也还是无从隐藏心事,他苦笑,叹道:“找到又怎样呢,世人要经历多少轮回艰难,才得羽化飞升,我何必误她前程。”

青衣道:“你该去找她,至于能做什么,找到后再想不迟啊,或许只是看看,或许打个招呼,或许是别的什么,或许什么都不做,总而言之,等你见到了她,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纪若尘犹豫片刻,又摇了摇头。

青衣握着他的手,柔声道:“你若不去,不仅是你放不下,她也无法放下,总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即使是为了她,这一切也该有个了结了,你不能总是这样躲着避着、只求自己心安,而且如果你再不去找她,怕就是真的來不及了。”

看着柔淡如水的青衣,纪若尘心中微颤,思绪间,前尘往事纷踏而來,不知是何滋味。

他慢慢站起,轻拥了一下青衣,即提修罗,沿着她來时的路,踩着天边最后一线余晖,踏波而去。

夕阳西下,如血般的东海陷入宁静的黑暗。

只有那窈窕身影,伫立不动,仿若与礁岩溶为一体,

s19v09141

其他类型推荐阅读 More+
幽冥异录

幽冥异录

文生秀士
人寿有八百,何以只余一百?凡人一世,白昼营营,烦神劳身,灵性沉沦,削寿减命。若要长生,必夺杀劫,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得长生者,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人其尽死,而我独存。
其他 连载 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