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光放亮,于禁又指挥大军前来攻打,不过这一次没有了斗将之举,大军一到马上就组织起了强攻,城上城下漫天飞石箭疾。

曹军的投石车、云车等又比昨日多出了许多,攻防比起昨日更加惨烈了几分,城墙也有一处被投石车轰塌了一些,不过汉中军准备充足,还没等曹军攻到坍塌处就已经用碎石麻包将坍塌处加固了。

今日双方交战大多是依赖投石车强弓硬弩进行远程攻击,于禁大军并没有实施几次兵阵冲锋强攻,战斗打得有些不温不火,令人觉得有些奇怪。

张卫断定于禁这是因为手中兵力不足的缘故,按照常理,攻坚战攻方的兵力要倍于防守一方,而现在双方兵力相当,于禁就算是强攻应该也讨不了好去。估计于禁是准备等到曹操大军到了之后再进行强攻,到那时才会是真正的攻坚战。而己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备足箭枝滚木礌石,当然还有粮草,只要能够在阳平关顶住曹操大军的攻击,估计最多不会超过三个月曹操大军就会粮草不济,到时曹军自然会不战而败,如果战事顺利,到时候甚至可以挥动大军追杀曹军,也许可以一举拿下天水,那样汉中就等于打开了通往西凉的通道,进可攻击长安直逼邺城许都,退可固守汉中西凉,在地利上立于了不败之地。

关里关外打得热闹,不过赵岱这支突骑刚刚受过重创,还在休整之中,一时半时倒也没有他们的作战任务,赵昱得了空闲,在问询了白宁之后找到了军中的铁匠。

在这个年代的部队之中,随军铁匠与随军郎中同样重要,各种器械甲胄兵器每次战后都有不少破损,不及时修理好,也许在下一次征战的时候就可能因此丢了小命,因此铁匠在军营中受尊敬的程度绝不亚于一个好的郎中。

赵岱营中就有一位手艺颇为精湛的铁匠,可是如今这位被称为管叔的老铁匠却被赵昱手中那份从未见过的图纸给难住了。

“小将军,这个圆筒和这个箭支倒是不难制作,这个蝴蝶翅的机括小老儿也能打磨出来,可是这个弯曲的铁条在下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制作。”

赵昱对于管叔将弹簧称之为弯曲的铁条也不在意,他扫视了一圈管叔的铁匠工棚和满地堆砌的待修装备,开口询问道:“管叔,你这里可有较细的铁枝?那个弯曲的铁条我自己制作就好。”

赵昱多少也存了一些敝帚自珍的念头,袖箭可是他打造来用于保命的,袖箭的制作工艺简单之极,不过在这个年代也绝对是跨时代的利器,他可不想将制作工艺流传出去,万一哪一天与人争斗被人放了冷箭,那他还不得窝囊死。

听到最麻烦的零件不需要自己动手处理,管叔急忙连声称好,前夜偷营失利,需要修理的甲胄兵刃堆积了一大堆,如果来人不是赵岱的儿子,他才懒得理会他去加工什么其他的东西呢。幸好赵昱需要他加工的东西没有那么复杂,铁筒现在就有现成的,符合赵昱要求的也有几只,按照赵昱需求的大小样式切割改造一番也就行了,至于那个看上去似箭非箭的东西更是好做,斩点铁枝打磨一番也就罢了,最多淬一下火使其刚硬一些而已。

管叔给赵昱安排了一个小炉,打发两个徒弟去修理那些甲胄兵刃,自己亲自动手制作赵昱所需的部件。

上学的时候,赵昱就对古代的这些兵刃器械等有一些兴趣,别说是袖箭这种结构简单的机括,就是八牛弩、搭车、钩撞车这些结构相对复杂的大型器械他也是熟知其原理,只是他一直不太关心这些事情,加之赵岱的这支突骑不需要配备这些器械,他也懒得去帮人做出什么改进之类的,再说,他一个小小的队率,说出来的话也有人听才行,不然的话他早就将现在汉中军使用的强弩改造成射程更远、攻击力更加强悍的八牛弩了。

现在汉中军使用的强弩还需要兵卒坐在地上用双脚踩住弩弓强力拉开弓弦,而且每次只能释放一支弩箭,效率低下,弩箭的射程也只有区区三百步而已,杀伤力并不足以震慑敌军。如果改进成为八牛弩,使用绞盘开弓效率提升最少一倍以上,如果开凿三条箭槽,那么就可以同时发射3支如同长矛一般的弩箭,根据弩机的强度,射程也将会达到五百至八百步,如果有合适的材料,射程达到千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弩箭的力度可以直接射入城墙之内。

这可不是倍率递增那么简单,试想一下,如果汉中军在城墙上装备百架八牛弩,一个齐射那么就是三百支弩箭,以八牛弩发射弩箭的贯穿性,普通的盾牌根本不可能抵御住这样的弩箭,甚至一支弩箭射穿三两个兵卒应该也是很简单的事情,那么也就是说,一轮齐射,敌人最少会有数百名兵卒死于非命,可想而知,这种恐怖的杀伤力带给敌人的心理压力绝对会是震撼性的。

可惜的是,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队率而已,这些事根本就轮不到他操心,他也不想操这个心,他现在所想的不过是如何在这血腥的战争中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已,不然他也不会这样着急八荒的赶制袖箭了。

虽然只是加工小小的一根弹簧,可是却也让赵昱忙活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把铁枝百炼成钢打成火柴杆般的钢条费去了不少时间,主要是因为赵昱从来没有亲手锻造过东西,手法还非常生疏,一边锻造一边还要向管叔请教。随后把到手的钢条缠绕成弹簧的模样倒是简单,寻了一跟合适的铁枝把烧红的钢条缠绕在上面就好了,关键就在淬火上了,淬火时间总是掌握不好,制作出来的弹簧不是软弱无力就是硬度太高经不起挤压。

赵昱为了制作弹簧浪费的上好铁料让管叔都觉得肉疼了,到最后赵昱还是采用了双液淬火法才侥幸得到了令他满意的两根弹簧。

这期间白宁过来张望过几回,看半天还是没搞明白他到底在制作什么东西,干脆也不来了。

终于大功告成,赵昱兴冲冲的拿着管叔为他制作好的两支铁筒和二十支袖箭返回了自己的营帐,那张在白绢上绘制的草图自然被他投进炉火之中化为了灰烬。

组装好两套袖箭,赵昱独自在帐内试射了两下,心里YY了半天。自己制作的这两套袖箭在这个年代可是跨时代的高科技产品,万一哪天被后人们挖掘出来,这两套袖箭应该足以改写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了吧。

寻来两张软牛皮将袖箭绑缚在自己两只手臂内侧,赵昱偷偷潜出了营地,寻找无人之处测试袖箭的杀伤力去了,测试结果让赵昱大为满意,袖箭的有效射程达到了二十步,五步之内威力最大,可以轻易射穿轻甲,如果以后条件得宜再改进一下的话,估计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十步的射程也就是十米左右,射程要是跟现代武器比起来相去甚远。当然了,袖箭又不是手枪,能有这个威力就已经超出赵昱的预料了。使用袖箭关键就在于出其不意,试想一下,如果在近身搏战的时候,猛然从自己袖中射出一支利剑,又有几个人能够躲得过去?而且赵昱又特意嘱咐管叔将箭头打磨成了三棱形状,还有三条小小的血槽,这种结构变化看上去微乎其微,可是却使得袖箭的穿透力倍增,造成的伤害也更大。

测试完毕,赵昱心满意足的返回了大营,迎头遇到了赵岱,又被赵岱呵斥了一番,无非是游手好闲不抓紧时间练功之类的,不过赵昱也从赵岱口中得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曹操大军已经开拔到阳平关外五十里处,最晚明天曹操大军就会兵临城下,那么就意味着这场实力悬殊的血腥厮杀即将拉开帷幕了。

曹军五倍于汉中军,汉中军唯一的优势是阳平关的地形使曹操不可能将十万大军完全展开,那么他们面临的压力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按照张卫的预计,这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汉中这两万守军将会面临曹操十万大军的轮番攻击而得不到休整,那么对于汉中军来说,战斗必将是残酷的,只要能够坚持下来才有获胜的希望。

可是,汉中军真的能够坚持下来么?连赵岱这些中高级将领都是忧心忡忡,从心里并不看好这场战事,除非,曹军内部发生突变,或者是有什么外因促使曹军不得不兼顾,可是这种几率实在是微乎其微,而且也不是赵岱这样的将领能够左右的,他只是希望自己仅存的唯一一点骨血不要再丧生于这场战斗之中,不过他在面对赵昱的时候还是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他总不能鼓励赵昱临阵脱逃吧。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楚枫穆晚晴

楚枫穆晚晴

公子天策
历史 连载 6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