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寸天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

林三没在意周浪赌钱的问题,他把酒楼的计划提上了日程,资金也有,就是桌上这一百五十两,负责人暂时定着唐龙,反正这时没有别的事情,让他弄酒楼也行。

听众人叫着林三三哥周浪很不乐意,“我是你们老大,你们叫我师傅三哥,不行不行,占我便宜,得改一改!”

于是铁狼帮众人只得改称林三三爷,周浪的威慑力还是很大的,除了林三外周浪的铁棍也不是好惹的。

林三默认了这个称呼,在他看来称呼什么都无所谓,关键是地位一定要在,其实三爷比三哥显得更有分量,林三没纠结这些,叫人散了后与周浪去酿酒坊。

匠人早就到了,周浪在阜阳街混迹这么久,找几个匠人还是很容易的。

这两个匠人是一对父子,周浪称他们王家父子,林三懒得和他们聊家常,直接给他们讲施工要求。

由于周浪事先讲过,王家父子并不质疑林三的要求,尽管一些地方听起来让他们匪夷所思。

两父子手艺娴熟,很快就按林三的要求把房间的通风排水设施弄好。

王老汉抹了抹额头汗水说,“这位小哥的设想让老汉眼界大开,本来觉得有些地方是多余的,现在看来恰到好处,一环一扣都有它的作用,这种水平的通风排水建造,简直是水火不侵。”

林三有些意外的看着老汉,这老汉看来不一般啊,这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他刚才并没有透露其中的作用。

林三是按着现代工程的设计来进行的,因材料场地原因有些删改,但步骤依旧很繁杂,这王老汉刚做完就能想通,林三不得不多看他两眼。

接下来是重中之重,酿酒所需的锅灶,晾台,窖池等等都需要他亲手指导,之前这里是酿酒坊,不过东西搬的搬走了,坏的也坏得差不多了,都需要重新弄才行。

林三的脑中记着很多资料,其中就包括酿酒的方法。北宋时的酒是发酵酒,酿制方法简单,不过存在很多问题。

他自然得改良酿酒法,不然建造这个酒坊就没有意义。

发酵酒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在于制曲和发酵。酒曲的制作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那个时候正是酒发明的开端,到得宋代制曲技术相对成熟,不过林三脑中有更成熟的。

至于拌曲发酵这个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旦有差错,坏了粮食就白费了。不过林三有解决的办法,加上蒸馏器,酸坏的粮食也能再利用。

北宋时还没出现蒸馏酒,这个时代人们喝的都是发酵酒,分为黄酒和白酒两种,度数偏低,在二十度以下。

而烈口烧喉的蒸馏酒在几百年之后才出现,林三掌握着蒸馏烧酒的方法,自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烧酒的酒精浓度高,用途很广。除了喝之外,还能用于其他方面,比如医疗。

古代死于伤口发炎的人很多,尤其是战场上,很多士兵不是被敌人杀死,而是受伤后感染病菌,无法处理,死于各种炎症。有了酒精之后,这个问题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林三不是单纯为了救天下人制造蒸馏酒,主要是蒸馏酒的作用太大了,它的市场将一片广阔。而且林三未雨绸缪,他自己也需要准备一些,以防止将来出现意外。

王老汉知道林三建的是酿酒坊,他似乎对这些很熟,不用林三指导就知道怎么做。小王就手生多了,不过有王老汉带着也做得很快。

一直到天晚,基本上酿酒坊的工事是完成了,除了蒸馏器。

蒸馏器林三自有办法,剩下的事情用不着工匠,他叫周浪付了工钱,王家父子告了谢,欢天喜地回去了。

给周浪交待了一些事,之后林三回到小院。

进了门发现姜歆儿居然做好了晚饭等着他回来。

一时间林三心里有些奇怪的感觉,他嘀咕道:“小丫头越来越懂事了。”

第二天林三把蒸馏器的图纸画好,交给周浪让他去寻匠人制造出来。

周浪看着图纸摸着脑袋尴尬道:“师傅这画的东西太精妙了,恐怕一般匠人也看不懂。”

林三想想也是,光看图纸工匠未必能看懂,就算他现场指导也难说就能造出来。

于是林三道:“这城南手艺最好的工匠,你带我去找他,我亲自和他说。”

周浪想了想说,“西河街有一个老铁匠手艺很好,我这跟棍子就是他打的。”

周浪平时随身带着棍子,因为街面对武器管制,他用长布包着,像是一条布棍。

两人往西河街去,西河街分两面,中间被河隔开,靠近阜阳街这边的叫西河西街,河对面叫西河东街。

周浪说的铁匠住在西河东街,两人需要过河。西河街有一座拱桥,桥上行人不多,林三走近之后才知道也什么行人不多。

这拱桥收过桥费,两面相凶恶的混混立在桥边,每人过桥收一文钱费用。

周浪对此见怪不怪,扛着棍子走过去。

“过桥一文!”

一个混混见人来冷声喊着,另一混混认出周浪,脸上立刻堆上笑容,说:“周爷,您来了!”

周浪昂着头,“我还要交钱吗?”

另一个混混也反应过来,说:“自然不需要,您随便走。”

周浪和林三过了桥,林三发现桥这边也有两名混混守着,他皱起眉头道:“这过桥收费是谁的主意?”

周浪道:“还不是王瘸子和李大胖,这两人俨然把这西河桥据为己有,一人占着一边,不过这油水可不少,一天怎么得有好几百文收入。”

林三知道这个李大胖,路上周浪对他说了西河街的情况。西河街名为一条街,实际上被河分成了两条街,王瘸子占着西河西街,在这边开赌坊做买卖,另一边是李胖子的地盘,此人不可小觑,周浪对其背景讳莫如深。

“与这两人比我算是极好的人,这两人才是真正的恶霸!”

周浪愤愤不平。

林三没再说话,该知道的事他记在心里,不用说的他自然不会去说。

西河街的繁华程度比阜阳街要胜出很多,这里依河而建,来往客商不少。西河街有两个码头,东街西街各一个,分别掌握在李大胖和王瘸子手里。

这年间没有火车汽车,水运的重要性很大,这条穿城而过的河又宽又深,水力很足,很多客商都愿意走这条渠道。

周浪见林三盯着码头看,神秘兮兮道:“别看这里生意很足,其实王瘸子和李大胖也分不到多少油水!”

林三问道:“背后另有其人?”

周浪点头道:“有一次我听王瘸子亲口说,码头的收益九成被县衙抽走了,他连汤都喝不够。不过我知道他暗地里利用码头运私货,这里面的利润不用说了,所以这些年码头被他死死的抓在手里。”

林三明白周浪说的县衙抽走码头收益的意思,这自然不在正当程序内,税肯定另外算的,纯利润县衙居然来插一脚,这些官吏的胃口很大啊!

不过林三知晓北宋的官场风气早已养成了朝堂奸臣当道,地方贪污**的现象,只要不出大乱子,上面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有了上头的宽容,下面的官吏放心大胆的去搜刮,只要没引起民愤,不引起上头注意,一切都是好现象。

林三想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宋江只是郓城县的一名押司,连官都算不上,只能算一名比较有地位的吏人。

宋朝的官员待遇非常好,但只限于朝廷编制内有品级的官员,公吏不在这个范围里。

所以宋江的工资并不高,一月能有三五两就不错了。

可宋江这个人仗义疏财,就是说他出手大方,挥金如土,碰到有困难的江湖好汉,随时掷出银钱帮人解决危难。

而且水浒里说宋江买阎婆惜之后专门为她买了一栋小楼,让她母女住在楼里。

宋江的钱哪里来的,宋家并不是富贵之家,所以宋江的钱都是外来收入。这里可以理解为黑色收入,来源方式可能与阳谷县衙收码头利润相似。

再说大名府的梁中书,每年为老丈人蔡京准备十万贯钱的金珠宝贝贺寿,他再省吃俭用,一年留余的俸禄绝对达不到,哪怕数年的积蓄依然不足为数,所以,他的钱也来自黑色收入。

官越大越好弄钱,古今一个道理。不过无论是哪种方式哪种渠道得来的钱财,都是民脂民膏,是为不义之财。

上头的宽容造成了宋朝这可悲**的官僚体系,尤其是宋徽宗这一朝,皇帝不作为,朝臣粉饰太平,造成内忧外患严重,终于在风霜雪雨里轰然倒塌。

林三的思绪只在一瞬间,周浪仅仅看到他盯着码头若有所思了一会,以为他对西河码头动了心思。

周浪正想说点什么,忽听一声锣响,就看到街上的人都往一个方向跑去。

他脸上涌上兴奋,说:“西河街广场开市!听这声音,只怕是有一批人口到货了!”

林三疑惑,就见周浪不等他,直往人流方向快步走去。

m。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英雄无声

英雄无声

鬼笔子
江城的天气有些湿润,顾卫林已经在车站盯了一个上午了,凌乱的发丝上沾染上了一层气水。
历史 连载 1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