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癌晚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644最新章节!

给官员涨俸禄,其实也是一种投资手段。

以前官员俸禄极低,低到部分官员一边在朝廷任职,一边还得摆摊替人写信题字赚取基本生活费。

就拿一名从九品通事舍人来举例,以前一名从九品通事舍人,每月俸禄为五石大米,之后实施货币改革,按照一石大米一两白银的兑换比例,这名通事舍人的俸禄为每月五两纹银。

这样的俸禄,在粮价低廉的时期,或许还能让其一家子保证温饱,但如今北方生产能力才刚刚恢复,在京城这个物价居高不下的地界,五两纹银最多只能购买三石大米。

这样的情况下,一家三口过日子还勉强,但大多数官员家里,可不仅仅只有三口人,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小孩还有可能不止一个,一家子七八口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个月三石(270斤)大米,家里多几张嘴的话,估计只能喝粥了。

而从九品还不算最少的,那些未入流(没品级)的官员,一个月才三两纹银,甚至还比不上那些工厂的务工人员,至少大部分工厂不仅有基本工资,还有加班工资,甚至有些慷慨的老板,还能管上一顿饭。

这些未入流的朝廷官员,每月的俸禄,真真只够养活一个三口之家

后来,李鸿飞实施全国改革,官员的俸禄也有所增加,但由于李鸿飞更加注重军队,所以军人们的俸禄增加较多(主要是抚恤金与战时津贴),文官虽然也涨了一点,但却十分有限。

未入流的文官,从原本的月俸三两纹银,涨到了五两,从九品通事舍人一类的,也只有七两纹银,相当于每一品级,涨了二两纹银(商业部与科研部因为没有实权,俸禄另算)。

所以,史可法提出给朝廷官员涨俸禄,其实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高薪养廉。

只有俸禄涨上去了,朝廷才有可能明令禁止这些官员的“兼职”行为。

一来,官员迫于生计而“兼职”,朝廷脸上无光。

二来,这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钱权交易。

有些官员的字画确实之前,而有些官员,或许是他身处的地位更值钱吧。

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受贿行为,只有先解决了官员们的生计问题,朝廷才有资格命令禁止。

“马上就准备涨了,这几天我们还在商议,打算将从九品官员俸禄直接提升至1000龙币(十两白银),不出意外,很快就会提交国会讨论了。五年时间,俸禄翻倍,加上如今物价有所回落,再想往上涨那是不可能了。”吴浩说道。

官员俸禄确实要涨,可也得有个极限,如今普通工人每月工资大约在350龙币左右,而一名没有品级的官员,俸禄却达到了600龙币,这已经是极限了。

加上手工业越来越发达,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开始进入市场,各地物价有所回落,官员们的俸禄,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了,再涨,怕是要引发老百姓的不满了。

有了这么高的俸禄,那些还打算以卖字画为副业的官员,朝廷绝对会让这些人,变成以卖字画为主业。

“国库现有多少闲置资金?”李鸿飞忽然问道。

听到现在,李鸿飞算是明白了,恐怕吴浩是将所有能花钱的地方都算进去后,还剩下一大笔资金花不掉,否则吴浩也不会如此犯愁了。

“此次发行龙币,国库总共收到了一亿五千万两白银,除掉还给华夏银行的债务(当初的三千万两白银贷款),以及国库预留的储备金,还剩一亿两白银。”

“这一亿两白银,包括国防军军费,武器研究所经费,教育经费以及朝廷官员的俸禄,最终还有将近六千万两白银花不出去。”吴浩感叹道。

国库的预留储备金有两千万两白银足够了,这在以前,那可是相当于国库半年的税收,有这笔钱在,什么样的意外,朝廷都能轻松应对。

国防军的军费,之前财政困难时,财政部为了保证国防军顺利改革,硬是咬牙支付了将近一大半的军费。

剩余的一小半,也就一千万两白银左右,如今也是一并付清。

教育部是大头,吴浩调拨了足足三千五百万两白银作为教育基金。

历经几十年的战乱之祸,如今大明人口总数仅为8000万左右(算上收编的少数民族也才刚刚破亿),六至十岁的适龄儿童,大约只有800万。

就算寄宿学生占到了一半,每年教育部免费的金额,也不会超过七百万两白银,吴浩等于是预留了足足五年的教育经费。

而朝廷官员的俸禄则只能算是蝇头小利,地方官府的俸禄,一直都由地方财政负责,朝廷只需下达诏令即可。

吴浩拿出五百万两白银,给京城官员发放俸禄完全够了。

所以最终算来算去,国库还有六千万两白银花不出去。

“这还不止,上半年的税收已经统计完毕,总计约为五千万两白银,估计下个月就能陆续运抵京城。”史可法再次补充道。

大明如今的各项税收,皆为半年一次,然而受制于国土面积的庞大,光是统计就得耗费两三个月之久,等到将上半年的税银全部运抵京城,下半年的税银便已经开始征收了。

不过这其中的复杂程序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要不了多久,国库将再次补充进五千万两白银。

“我的天!再来两次,国库都得扩建了!”吴浩感慨道。

钱多到国库装不下,也算是一大烦恼吧。

“传令下去,让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州等地的税银,暂时不用运往京城了。”李鸿飞忽然说道。

“是不运了,还是给他们免税了?”吴浩没听明白。

就算朝廷有钱,但也没必要任性到免税的程度吧!

“李相肯定不是这意思,就算是免税,也不可能单单只有这几个省份吧。”史可法看得比较通透。

“自己先看看地图。”李鸿飞并未解释。

“这些省份都是相连的,从南至北直接贯通了整个大明。”史可法似乎明白了什么。

“没错,如果修一条贯通南北的铁路,还愁钱花不出去吗?”李鸿飞笑着询问道。

北京至天津的铁路早已成功运行,一众朝廷官员,也看到了铁路的便捷及其经济效益。

就在前段时间,还有商会代表请愿,希望能以民间集资的形势,修建跨省铁路线。

不过这种请愿最终被驳回,原因无他,铁路不仅平时能作为民用,赚取大量金钱,更能在战时作为必不可少的军用设施,朝廷岂能将铁路的经营权交由商会管理?

如今李鸿飞重提铁路修建,还是跨省铁路,时机却把握得刚刚好,朝廷现在有钱了,修一条完全由官府经营的铁路,其阻力自然不会太大。

“老李啊,你这下玩得有点大了吧。且不说别的,单修建跨省铁路,桥梁技术就是一大难题,由北向南,一条黄河加一条长江,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之前大家就讨论过的,即使要建,也只能分开建造啊!”吴浩说道。

现在可不是花不花钱的问题了,而是以目前大明的造桥技术,还真无法在长江与黄河之上,建造一座能承载火车运行的桥梁。

“不用造桥,我们用轮渡,火车渡黄河或者长江时,分成几节依次乘蒸汽轮船过河,到对岸后再组装就行了。”李鸿飞说道。

这个思路,还是后世跨海大桥没有出现前,火车渡海使用的方法。

能承载上百吨蒸汽火车重量的轮船,一般木制轮船还真不行,只有排水量超过千吨以上的钢铁轮船,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而恰巧,大明如今有几家造船厂,已经能够生产这种轮船了。

只要重新修改一下设计方案,即使不建造跨江大桥,也能保证蒸汽火车贯通南北。

“这项工程,可堪比修筑长城了,一旦完成,定能千古留名啊!”史可法感慨道。

且不说这条铁路的工程量丝毫不比万里长城差多少,单就它的经济效益与战略意义,同样也丝毫不比万里长城差到哪里去。

有长城横在北方,挡住外敌入侵的同时,极大的保住了北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铁路横贯南北,不仅能加速南北经济流通,在战争时期,也能以最快的时间调集各省军队,无形之中加强了明朝的军事力量。

“干了!我这就去统计这几个省份上半年的税收情况,并请专业人士做工程报价,多退少补,各省同时开工。史大人您也别拖沓,尽快督促国会通过议案,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工建造!”吴浩被这千古留名的功劳吸引,准备放手一搏了。

“其实工程报价我早就让人做了初步统计,财政部准备两千五百万两白银应该差不多了,待会儿我会将报价资料给你。”李鸿飞对吴浩说道。

修建一条横跨南北的铁路,一直是李鸿飞的心愿,哪能不提前做准备。

当初北京至天津的那条铁路,全长125公里,总造价为160万两白银。

当然,这其中拆迁款以及人工费导致了造价有些离谱,谁让这两地属于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又是整个大明的政治中心,地价与人工费用都要比其他城市高出不少。

如果按照李鸿飞方才提出的路线修筑铁路,其成本应该能控制在一公里一万两白银这个水平。

从北京到广东深圳,全长约2300公里左右,朝廷准备2500万两白银应该能完成这条铁路线的修筑。

“才这么点钱?国库可是有六千万两白银啊!不对加上即将入库的税收,哪怕修了这条铁路,还剩将近八千五百万两白银还没花出去呢!”吴浩这会儿回过神了。

他可是在犯愁怎么花钱,如今就算修了一条横跨南北的铁路,也才用掉了五分之一。

其实吴浩还有一笔账没算,那便是修建铁路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修个三五年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这样算下来,每年的花费,也不过五六百万两白银而已。

“不行就多修两条呗,把铁路修到辽东去,顺便再修一条连通东西的铁路。”史可法提议道。

“打住!你以为我不想?修铁路是需要大量人工的,你们算过整个东北地区,如今有多少人口吗?至于连通东西的铁路,西部地势偏高,其修建难度绝非你我能想象得到的,还是务实一点,将这条贯穿南北的铁路先弄出来,累积一点经验再说吧。”李鸿飞毫不留情地打断道。

他不是不想修,而是受制于人口与技术约束。

以辽东地区目前的形势,其实是最应该修建铁路的地段。

然而如今的东三省可谓是地广人稀,哪来的劳动力修筑铁路?

至于连通东西的铁路线就更不必说了,西部地区多崇山峻岭,凿涵洞,架高架桥,哪怕在二十世纪初期,也是一个不小的技术难度,如今的大明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真要嫌钱没地方花,可以在各省范围内修桥铺路,通渠引水,治理河堤,这些工程虽然不大,但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库就算有再多储备,也是经不起消耗的。”李鸿飞指明了一条道路。

这些小工程虽然看似不会给大明带来多少实惠(财政部想要做的是投资,而不是公益事业),但却是凝聚民心的一大善举。

而且修桥铺路并不需要占用太多劳动力,当地老百姓完全可以在农闲之余,通过打零工,赚取生活补贴。

从长远来看,既造福了百姓,还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更高。

老百姓手上有了余钱,消费水平自然会有所提升,整个大明的经济也会步入良性增长。

最关键的是,以大明目前的交通状况,这些琐碎的工程,真要坚持下去,少说也得做个四五十年,到时候吴浩也不会骚包到,抱怨有钱没地方花了。

“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花钱的无底洞,是我太过乐观,有些得意忘形了。”听完李鸿飞的讲述,吴浩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国库,永远不会充盈,只是有时候,掌管国家的决策者们,为了顾及某一方面,从而选择性地忽略了其它方面。

比如为了发展军事,从而忽略公益事业。

为了发展经济,从而忽略环境的恶化。

“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才是治国之根本啊!”史可法也感叹道。

国库拥有再多钱财,如果只知投资获利,而不懂还利于民,造福百姓,这与那些贪官污吏又有何区别?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当然是选男二啊

当然是选男二啊

Lucia露神
某文学城开展超低分小说拯救计划,如果评分不合格,小说将被删除。于是,女主们被作者灌输了全书剧情大纲。她们惊恐发现,自己竟然围着猪一样的男主团团转,虐身虐心,甘愿做他万花丛中的一点红。女主们:???No.1《本宫贵为太后》作为大庸朝最年轻、死得最惨的太后,顾逢锦带着记忆重生了。她发现自己的一生是个笑话,最爱的男人为了皇位将她推下城楼,面不改色和其他女人生十个八个孩子。原男主:我知道你爱我,你助我推
历史 连载 26万字
趁年华

趁年华

耀眼的星火丶
她最好的年华,都在为他鞠躬尽瘁,冲锋陷阵。 但是换来的,却是他稳坐江山,美人在怀。 他挑断她手筋,刺瞎她那一双明亮的双眸。 他用几乎一种残忍的方式为她的爱戴上荆棘冠,加冕为王。 等到她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却又浴火重生,他才发现。 原来,她再也不是那个他可以配得上的人…… 欠你的,我早就已经还清了。 你欠我的,你生生世世都还不清。
历史 连载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