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道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京兆尹郑县接受了一众好客豪大户的热情款待,马钧一行人过刚筑成没多久的“潼关”,便算是进入了古称桃林塞的弘农郡了。

在这里就要多说一句潼关与函谷关的前世今生了,现在的潼关未见于世人,关东和关西之分还是弘农郡的函谷关。令潼关扬名而录于史册的两个主人公,一个在沛国谯县走马斗狗,一个还未出生,其老爹还在马钧身旁以供驱使。

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也就是桃林塞一带,此地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绝对的易守难攻之地,所以秦国在此设置函谷关,也就是弘农郡的弘农县。

从此函谷关一直都是秦国的东大门,是捍卫秦国首都的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条防线,对于秦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到了刘老三建立汉朝,天下一统,函谷关自然失去了原有的防御作用,只剩下划分关内关外的作用了。

所以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因“屡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于是利用武帝让他负责修建新关的机会,把函谷关东移两百里到弘农的新安县,这样他就是“关内人”了。当然到了东汉时期函谷关自然又归于河南尹治下,所以此关所在之地的居民一直都是首都人民。

汉武帝自然是不可能因为手下将军的一句抱怨,就东移函谷关两百里,而移函谷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扩大关中之地,增强京畿实力,扩大关中中央直辖郡县。跟后世为扩大首都撤县划区,省会城市吞并周边城市一个道理。

其实弘农县的函谷关和新安县的函谷关,还有此时刚刚修筑的潼关,之所以能成为控扼关中、关东的原因都一样。潼关与函谷关之间,是一条狭小的通道,中间更是有一段大约长一百四十里的山道,更是险峻,蜿蜒山间,深险如函,因此称为函谷。函谷的东头,叫做函谷关,西头,便是潼关。

本来两关论起险势相差无几,但函谷关已经存在五六百年,留下的大战、逸事、传说数不胜数,自然是是名声更大。

函谷关东邻弘农涧,涧对岸为从雒阳方向来的崤山道,东面只能从崤山这条道和黄河岸边西进,到这里要渡弘农涧。弘农涧水位高,渡过后落脚点少,弘农涧水位下降,渡水到对岸就容易了。函谷关西是稠桑塬,渡过去后要登上稠桑塬,这里面原来植被丰茂,草木丛生,泥泞难行,很难大规模行军。

而到了汉桓帝时期,这里的植被已经被严重破坏,草木少了,土也干燥些,比原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函谷关那不是唯一的选择了。加之黄河水位下降,黄河边也能往西跑了,谁还非要来函谷关这呢。崤函古道过了稠桑塬就是潼关那个位置,因此函谷关作用大为减弱。

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是潼关,潼关之南,有秦岭雄峙,分布着深达数十米乃至上百米、宽数十米的禁沟,同时为增强禁沟的防御功能,设十二连关隘,以防秦岭诸谷之险,此时各关均驻有屯曲把守,潼关则是驻有一部千人兵马,当然此时最主要的还是防备凉州羌人。

潼关附近有渭水汇入黄河东下,是天然屏障;西侧有太华山,重峦叠嶂,高耸入云;城东的金陡关,依托绝壁筑关,用以抵御东来的侵扰。此种形势,确是“三秦锁钥,四镇咽喉”之地。险要的地形、重要的战略地位使潼关越发重要,之所以还不为天下人所知,缺少的就是一场令天下瞩目的大战。

过了潼关,往后的道路虽然难走了许多,但却是靖宴了许多,莫说是成百上千的贼寇,便是三五蟊贼也少了许多,唯一多的却是挟弓带剑,骑马射猎的游侠,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豪桀游侠,结伴搏戏。

而弘农一带虽然物产不丰,山壑纵横,但却不像三辅凉州一般经常被羌人抄掠,而且位于大汉朝心腹重地,倒是算的上安稳平和。

而在出了函谷关,进入河南尹,却是另一般风光,道路宽阔,一马平川,物产丰茂,人口繁多,繁花似锦,随处可见宝车裘服,车马潇潇,士子贵人随处可见。

看着官道之上往来不绝的辎车骏马,填接巷陌。一行十余辆车马、一两百宾客确是平凡无奇,而且越是靠近雒阳,这阵势也是越大,果然应了猗兰那句百十辆车子才能彰显高门巨族之声望。

“果然是大户多如狗,贵人满地走”马钧心中默默吐槽了一句,恐怕随便拉一个都可能是两千石的后人。鞠义、马腾等人各自骑着一匹高头骏马,打量着往来的华车美人啧啧称奇。

其实阳城单论面积仅有西汉长安城的四分之一,论起宫殿的豪华壮丽也远远去长安远矣。当然东汉士人儒生可不这般认为,西汉长安城的穷奢极欲、不合礼制,一直被士族所诟病指责,而雒阳城在天下之中,天地所交,阴阳所等,而且更为符合礼制。

当然那位丝毫不逊色其祖刘邦,从田舍郎一路做到汉室中兴之主、汉光武帝的刘秀之所以选择雒阳,可不是如同儒生一般认为长安不适合作为帝都。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长安还在隗嚣手中,西南还有公孙述。而且刘玄、刘秀兄弟起家是靠了南阳豪族,刘秀建国称帝更是靠了河内、河北士族,无论是南阳大族还是河北、幽州豪族,都不会允许刘秀建都长安,而雒阳北接河内、河北,南接南阳、汝南,作为都城是最合适的。

雒阳城的内城,即帝国权力中心,其实并不大,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有三十六步。

主要包括天子日常居住的北宫也就是后宫所在、天子与公卿办公用的南宫,主要包括御史台、尚书台等,北宫与南宫之间有“复道”相通,以备缓急;内城中还有武库、太仓、三公府(太尉、司徒、司空)、还有其他官寺衙门与其它贵族重臣的“国宅”,所以能够在内城拥有一座宅院基本上是最能看出家族是否传承悠久的,除此之外供养城中居民生活的南市、马市和金市。

当然,这三个市只是小规模市区,只供给皇宫内院、贵族重臣和外国使者消费,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高端商业区了。

南市是一个比较繁华的街市,主要有锦缎行、弓刀行、珠玉行、酒舍等,算的上比较应有尽有,当然这些都是内城贵人才能逛的起的商肆;马市顾名思义,就是卖车骑用品的地方,包括良驹骏马、辎劭宝车还有一些珍惜香木所制的案具等;至于金市,有两个功能:金融街和铸币,金融街是为当时来朝的外国使者兑换钱币之用,而由于此时采用铜钱,钱币也属于金属铸造范畴,故可以铸钱的地方也能铸造其它金属制品,一并拿来交易。

按五行理论“西方属金”,故金市位于西方;而东方苍龙属木,好马被称为“龙”,车驾等属于木制品,所以将马市放在城东。

而内城的巷道,则是称为“闾”,即门内的意思。而“闾”中出生的恶少年,大多属于***富二代,有些难免惹上奢靡恶习,斗鸡走狗、宿娼博戏,惹是生非、浮夸浪荡……乃是寻常事,不用说普通黔首布衣惹不起,一些低阶官员见了都得躲着走,时称为“闾巷少年”。

而此时的袁氏兄弟,还有日后的曹操等人就是闾巷少年的代表,几人一起抢人家新娘子、偷宦官家的东西……结交的人既有张邈这样的富二代、许攸这样的世家子弟,也有何颙这样的街头斗狠之徒……这伙人每天混迹于赌肆酒舍,上演着一出东汉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内城是有城墙的,但却并不是御敌之用,毕竟若是外敌攻到洛阳,城墙坚不坚固已经没什么用处了,所以内城的城墙而是为了区分贵族与老百姓。

外城没有城墙,只有城郭。而“郭”是区分外城与郊区的界限,“郭”没有城墙,只有护城河——其实也起不到守护的作用,只是提供城市用水和水运而已。

内城墙和郭之间的外城,便是“里”了,即平民百姓居住的郭区,内城的“闾”和外城的“里”称为“闾里制”。也就是后世隋唐“里坊”的雏形。

而外城最出名的地方便是“三雍”了,即灵台、明堂辟雍、太学,太学设在内城南门外,洛水边。太学,顾名思义,就是东汉时期的最高学府、学子最多时可达三千余人,日后马钧举了童子郎说不定也要在里面呆一段时日;而灵台是科研机构,张衡就曾经在灵台主持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明堂是国家祭祀的场所,天子进行祭祀、颁布政令、教化、召见四方诸侯、选士尊贤等大典,都在此举行,明堂旁边还有辟雍,乃是明堂建筑的一部分。

马钧一行人自西面进入洛阳城,但却并没有直接穿过外城通过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进入内城,而是绕着外城转了一个小圈,从南边的开阳门进入内城。

毕竟初来乍到,众人都想见识见识洛阳的繁华,再加上南门又是正门,不论官员、外国使者、往来商旅……都从南门进入,南门外街道两旁酒肆商铺林立、市列珠玑、户盈罗绮、醒醉喧哗,……正所谓王公贵胄、膏梁纨绔、书生墨客、才子佳人、商贾走贩。

顺便说一句洛阳所属河南尹辖二十一县,民二十余万户,人丁百余万,参差十万人家。洛阳内外城加郊区便占了一半,可见其繁华鼎盛。

雒阳内城共有十二座城门,南有四门,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和津门,其北门东为谷门,西为夏门,直通北宫。东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西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

这十二座城门向外延伸,即有十二条道路,这十二条道路又被“郭”一分为二,即二十四街。

为了方便行人休息、遮风避雨,这二十四街中,还修有二十四座街亭,可以用来遮风挡雨,不仅比之官道旁边普通的茅亭要大的多的多,而且还设有亭舍,供往来客商休息;还有哨所,供警备防卫之用;而且地方官吏公开审理案件,也在街亭中进行,意为让黔首里民都看到审理过程,以示公正。

马钧一行人从进入外城到内城的津门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其中固然有众人皆是土包子进城,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的缘故,但也有雒阳车马众多,不得不亦步亦趋的因由。

马氏从东汉立国之初,便在洛阳内城之中有一处宅院,而且颇为广大,五进五出,足有三十余亩,乃是光武帝赏赐给马援的,至今已经有百余年了,从马严到马防、马严兄弟,再到马融等从兄弟,直至马日磾,这座宅院同时也是马氏世宦公卿、钟鸣鼎食的象征。

中间马氏虽有衰败,但这处宅院始终不曾被抄没,一直都是扶风马氏在洛阳为官之人所居,但近十余年来,这座宅院无疑是冷清了许多,仅仅由马日磾一家居住。

马钧虽然不识得道路,但身边跟随过马融的几名老仆役却是识得,虽然过去十多年了,但却是记得清清楚楚,所以一众人等很快便到了津门北大街。

…………

“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帝王世纪》

“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馆也。亭亦平也,民有讼事,吏留辨处,勿失其正也。”――《风俗通》

“弘农,故秦函谷关,烛水出,有枯纵山,有桃丘聚,故桃林,有务乡,有曹阳亭。”――《后汉书》十九卷郡国志弘农郡

“穀城,瀍水出,有函谷关。”――《后汉书》十九卷郡国志河南尹

“桃林,在弘农华阴县东,潼关是矣。自函谷至斯,高出云表,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又名云潼关,亦曰冲关。河水自龙门冲激至华山东也。”――西汉无名氏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南北朝

玄幻魔法推荐阅读 More+
缘分仙局

缘分仙局

止笔一念
都说上古仙狐受天地恩宠,天生自带隐匿气息的本事,叫人防不胜防,而天生自带隐匿气息本事的人呢? 这可是好本事,于是乎,被各种大神勾搭,有为了夺舍的,有为了夺宝的,有拿来当宠物养的,最后都被反收入囊中,变成修炼的口粮。 不错,修仙之路快哉快哉! 可是,修仙不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也不是为了得道求仙,就是为了来过逍遥快活日子的,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这……
玄幻 连载 43万字
都市雪凝绿

都市雪凝绿

柳剪霓裳
如果有一天,你还在这个都市里生存着,我落难了,不祈求你能帮我一把,但也请不要落井下石呵,因为我曾经是那么的在乎你!曾经为你的笑,我不惜一切,做过过激的事情,伤过别人,也殃及了自己…… 每当柳小翡望着都市夜晚的红绿灯,总是这般的怜影自顾。有时,她觉得自己身边可以没有追随者,也可以没有任何的朋友,却不能没有坚强的信念——那就是自己养活自己。 想当初,在父母离婚的时候,她的整个人就心寒了,心也变得孤独
玄幻 连载 4万字
开局选择在大唐种田

开局选择在大唐种田

超级土拨鼠
玄幻 连载 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