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江阁网www.sanjiangg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韩非入秦

姚贾高调出使诸侯,并做为一名谍者,离间诸侯的关系。

姚贾出身不高,也没背景,拿了秦始皇的钱去秦国,也做了很多事?

1、成功离间了四国诸侯之间的关系

2、结交豪臣,以乱诸侯。

3、暗杀反抗秦国的人

姚贾出使诸侯,出色地完成了秦始皇交代的任务。但,又一个人的出现,拓宽了秦始皇的眼界,也得到了一套法学知识,帝王霸业的理论。

这个人是谁呢?

答案:韩非子。

那么,韩非子是如何出现在秦始皇的视线之中的呢?

现在,来讲解一下,战国后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法家:韩非子。

生卒: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

姓氏:姬姓韩氏。

公元前280年,韩非出生了。对于韩非出生地在那个地方,以及他的父亲是谁,都没有记载。史料,只是留下了几个字:韩非出身于韩国宗室,于韩厘王十五年。

对于韩非的父亲是谁,有三个人:

1、韩厘王。

2、韩恒惠王。

3、韩国公子虮虱(与韩厘王是兄弟)。

对于,这三种观点,更多人的支持韩非的父亲是公子虮虱。

那么,公子虮虱是谁呢?

这就要从韩襄王说起。

公元前300年,韩襄王十二年,太子婴去世。韩襄王的两个儿子,公子咎和公子虮虱争夺储君之位。

公子咎在韩国,公子虮虱在楚国为质。再加上,公子咎又是嫡子,韩国的储君之位,非他莫属。

然,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

公子虮虱有楚顷襄王的支持,且被楚国大军送回韩国。眼见,新的一场大仗,即刻触发,在所难免。

因为很多种原因,公子虮虱不能回到韩国,只能在楚国流亡,并与一个女人结婚,生了一个儿子,这个人就是韩非。

据残存的史料和野史记载,韩非长得不好看,说话结巴,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韩非是相当的聪明。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上帝,为你开了一扇门,就会关闭一扇窗。

后来,公子虮虱死在了楚国。至于,公子虮虱临死前,有没有告诉韩非真实的身份,这也是个疑问。

也许,有。

毕竟,韩非也算出生在韩氏宗族,应该告知儿子真相,让他认祖归宗。

也许,没有。

毕竟,韩非生活在楚国十几年,且过惯了平民的生活。怎能打破儿子,平静又安逸的生活呢?

暂且,不论公子虮虱是否告诉了韩非的身份。

但,韩非被楚顷襄王发现,并被送回韩国。

此时,韩厘王已经甍逝,韩国的国君是韩恒惠王。

韩非的存在,对韩国没有任何威胁。

韩恒惠王在张开地、张平父子以及臣子的有说下,从楚国接回了韩非,并赐给他封地和爵号。

流亡诸侯多年的韩非,总算回到了韩国,并认祖归宗。

韩非命运,一波三折。他虽回到韩国,却没得到韩恒惠王的重用。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韩,占据野王,割据上党,十八岁的韩非以书,劝谏韩恒惠王。然,韩恒惠王根本就没采纳。也有种说法,韩恒惠王早年推行术治,就是采纳了韩非的主张。

韩非多次劝谏无果,心灰意冷,放弃了仕途,认真读书、写书,并找了一个好老师学习。

这个老师就是荀子,还有一个同学李斯。

韩非跟着荀子,学习了帝王之术。

由于韩非天性聪慧,又爱学习,还有一个优秀的老师荀子。他不但博览群书,专研法学,还写了两本书:《孤愤》、《五蠹》。

韩非也因为,这两本书名声大噪。

这两本书,归结成为一句话:倡导君主专制、富国强兵。

因为书中倡导的理论和思想,深符合秦始皇所想。因此,秦始皇看了这两本书后,发出了一句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秦始皇看到了好书,就问了李斯。

正巧,秦始皇读的书,是他的师兄所著。因此,李斯将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说了出来。

秦始皇有没有问:你的才华与韩非相比如何?

李斯有没有回答:我不如他?

君臣之间的对话是怎样的,也不知道。

但,秦始皇读了韩非的著作,很喜欢,并让人去把韩非找出来,送到咸阳。

再加上,四国商议伐秦之事,秦始皇也准备找韩国出气。

此时的韩国国君是韩王安,于公元前238年继位,对于韩非这个叔叔,虽说不是弃之不用,但也没重用。

韩王安对秦国既怕又恨,怕的是秦国的强大,恨的是秦国的骄横。

就在这时,秦国趁着赵国和燕国打起来了,出兵伐赵。秦始皇也没时间关注韩非这个人。

韩王安密切注视着秦、赵两国的战争。此时的他,内心也充满矛盾:既希望秦军战败,又担心赵军难敌秦军。

公元前234年,秦将桓齮(樊於期)攻占赵国的平阳、武城两城,赵军被斩首十万人,赵将扈辄死于战阵。

韩王安畏惧秦国之势,秦始皇要韩非,他让韩非上书。

然,又一个情况发生了。

公元前233年,赵王迁从北方边防调回了率兵防御匈奴的大将李牧,几乎使秦军全军覆灭,只有桓齮率领少数护卫兵士突出重围。桓齮唯恐获罪,不敢回秦,逃往燕国,改名为樊於期。

韩王安心境发生了转变:原来,秦国也不过如此。

韩王安与赵国结盟,准备共同对付秦国。

韩王安为什么要和赵国结盟呢?

我想有以下原因:

1、赵国打败了秦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

2、韩国和赵国同出晋国,渊源深厚。

3、韩王安不想跟秦国混。

当然,韩王安是想恢复先祖的荣耀,携手三晋,共同对秦。

当赵国打败了秦国。韩王安得到这个消息,说了三句话:

1、秦军并非百战百胜之师。

2、韩与赵同为晋地,理应联合为一,共同对付强秦。

3、再现祖先的辉煌,让秦国不敢东进。

可,韩王安意志力薄弱,做事情也只有三分热度。当他准备联合赵国,对付秦国的时候。

姚贾的作用,开始展现出来。

至于,姚贾说了什么,没有记载。但,改变了韩王安的想法。

脑回大,可以联想一下,姚贾用了什么手段:

1、姚贾贿赂了豪臣,离间了韩、赵。

2、威胁、恐吓。

秦始皇见赵、韩有结盟的倾向,便以索要韩非为借口,出兵伐韩。

韩王安自知,孱弱的韩国,不是秦国的对手。秦始皇要韩非,他也不敢不送。

于是,为了韩国的安危,为了韩国的江山社稷。韩王安让韩非西入秦国,与之交好。

那么,韩非去了秦国,又会做什么事呢?

对于韩非入秦,也有不同的观点:

1、秦始皇霸道要人,韩王安卑躬屈膝送人。

2、韩非入秦是为了削弱秦国,离间秦国君臣的关系。

3、韩非的个人考虑:韩国不能施展他的才华,那就去秦国发展。

那么,韩非西入秦国,去了咸阳,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六宫盛宠:庶女为后

六宫盛宠:庶女为后

兜没糖
身为庶女,亲父嫡母满怀心机,云绾容唯有靠自己。一朝进宫,誓要摆脱控制活的精彩!后宫阴私不断,四妃九嫔手段层出不同,云绾容见招拆招其乐无穷。谁说帝王无情?她偏要成皇上心尖尖里的人!且看她斗宫妃、俘君心,万千宠爱于一身,步步风华问鼎后位!
历史 连载 152万字
鬼道三国

鬼道三国

楚铁衣
忘川河上,奈何桥头,彼岸花开,暗香依旧。 四百余年的大汉天下,已步入迟暮之年行将就木,乱世降临人间,连带着亘古未变已然散发出腐朽气味的幽冥界,亦陷入了三教逐鹿的战场。 燕云,一个天道指缝间遗漏出来的砂砾,在人界辚辚乱世车轮的碾压下;在异界会猎者的觊觎下,终于拿起自己的戈矛,整理起自己的甲兵,会同自己的袍泽发出了最强劲的反击。 岂曰无衣?与亮懿瑜嘉诩同衣! 岂曰无衣?与吕赵典关马同裳!
历史 连载 11万字
叫我如何不心动

叫我如何不心动

三月棠墨
宁家和井家是世交,宁苏意只比井迟大两个月。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其实称不上姐弟。但宁苏意日常逗井迟的时候,总是仗着自己比他早出生那么几十天,常常以姐姐自居,弟弟弟弟叫个不停。“弟弟,要吃蛋黄吗?我不吃。”“弟弟,还不找女朋友啊?”“弟弟,我发现你身上没有药味了……”(井迟小时候经常生病,身上有股很好闻的中草药味)井迟每每听到宁苏意的称呼都要气个半死,心道谁要当你弟弟啊,我想当的是你男朋友!……后来,
历史 连载 5万字